50年代的“韩剧”爱情
2009-12-01朱晖
朱 晖
1953年,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在满腔报国热情的驱动下,前往偏远荒凉的湘西南安江农校支教。他多才多艺,踢足球、打篮球、拉小提琴,样样在行。在教学岗位上,更是形式新颖,方法独到,全校青年教师无人能出其右。
那段时间,他生活得充实快乐,无忧无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猛然发觉,年龄相仿的同事全都陆续结了婚,一丝寂寞不禁悄悄袭来。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热心的同事开始为他张罗相亲。可谁知,他率性随意的打扮竟成了姑娘们眼中的缺点,人家一见面就不满意,原因很简单:这人也太不注重穿戴了。同事都替他着急,他却很坦然,说 :“专门琢磨衣着的人,也不是我所要追求的对象。”
转眼三年过去了,他被组织委派到邻近的一所中学代课。办公室里有位女老师,温婉和气,气质动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但他并未特意改变自己,仍旧穿戴随意,我行我素。夏天,他留着板寸头,和同学们一起下河游泳;冬天,他穿着破旧的棉衣去上课,有时找不到黑板刷子,干脆就用衣袖代劳,袖口经常蹭得白花花的。他以为她一定也不会喜欢上自己。一天黄昏,他们在鲜绿的草坪上相遇,她嫣然一笑地说 :“我向来很喜欢那些有抱负、重事业、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他呵呵地傻笑。她又说 :“我觉得你就是这样的人。”他顿时心花怒放。从此,教研室里,他们共同切磋教案;实验室里,他们并肩操作实验 ;花前月下,刻印着他们亲密的身影;香樟树旁,飘满了他们欢乐的笑声……
他和她相爱了,这是他的初恋,他非常珍惜,用心地呵护,希望能双宿双飞,修得百年之好。然而,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爱情就好像透明的琉璃,晶莹剔透却经不住风浪的冲洗。
正当两人热恋之中,“反右派”政治运动席卷全国。他平时忙于教学,不太关心政治,因为思想活跃,又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顿时引得批判他的大字报满天飞。她向来是个“要求进步”的女教师,她的出身不好且有海外关系,她一直希望通过出色的工作来淡化“不良记录”,可这一次,问题牵涉到他,真叫她左右为难了。如果坚定站在他一边,意味着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离开他,又怎么舍得呢?
学校领导见她摇摆不定,找她谈话。她咬着嘴唇,默不作声。领导见状,面色铁青。此后几天,她把自己封闭在幽暗的宿舍里,日不思食,夜不能寐,进行着激烈而苦涩的思想斗争。终于,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她说出一句痛彻心扉的话:“我们断了吧。”对于付出全部感情的他来说,痛苦可想而知,但他能够理解她的艰难抉择,没有流露半点埋怨和责备,相反,他祝福她,希望她今后能够一切顺利。
他们从此很少见面,虽然彼此思念,却又刻意躲避。没多久,她找了一位“根正苗红”的大学老师,并很快准备结婚。婚礼前的那个晚上,同事担心对他刺激太大,有意地将他支去看电影,希望借此淡化他心中的苦闷。然而,这个善意的举动却给他和她的一生留下了淡淡的遗憾。他后来才知道,那天夜里,她一个人悄悄地跑去找他,去之前,她暗暗发誓:只要见到他,便不顾一切地选择和他在一起,哪怕再苦再难,也无所畏惧。她没有见到他,当冰冷的铁锁横亘在她眼前的时候,他们的爱情结局就此定格。
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不幸福,她隔三差五地给他写信,诉说对他的思念和爱慕。他的感情极其复杂,唯一能做的,就是回信安慰她。她仍然不断地来信,信纸沾满悔恨的泪水。善良的他百感纠结,想起往昔美好的点点滴滴,下了一个痴情的决定:等她。
这一等,就是三年。没有人知道,这三年,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或许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们无缘。三年以后,她生了孩子。他终于明白,一切都过去了,她将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段回忆和历史。
此后,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到学习、教学和科研当中。他的才华和品格,打动了一位贤惠的姑娘,名字叫邓哲,后来成为他的终身伴侣。他长年扎根在试验田里,最艰苦的岁月,除了雨雪风霜,还有滚滚而来的质疑和嘲讽。邓哲始终坚定地支持理解他,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恩恩爱爱直到今天。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它还有一个典型的“韩剧”结尾。几十年过去了,他成为了声名显赫的大人物,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竟然与她不期而遇。此时的他,已年过古稀,而她,也已是白发苍苍。多年的风风雨雨,并没有冲淡她的爱意,她神情落寞地说,这一生,她都生活在自责和悔恨之中,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他的思念。他不禁感叹唏嘘,面对眼前这个身形拘偻的老太太,他又像若干年前那样,和善地安慰她,耐心地劝导她,祝愿她的晚年能够幸福安康……
他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因为爱过,他没有怨恨;如今,因为爱过,他心怀慈悲。这便是一代科学巨匠袁隆平对一段过往爱情的诠释。
摘自《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