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湖南舞蹈创作叙事

2009-12-01陶景杜

创作与评论 2009年5期
关键词:舞剧编导湖南

陶景杜 林 凤

放眼“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湖南舞蹈”,深感其“点”的络绎交辉,其“线”的纵横维系,其“面”的浩瀚厚实,实在让人难以做到纤悉无遗?从“面”的广度而言,它包括了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理论、评论的“四大方面”;从“点”的角度放眼,湖南三十年的舞蹈进程中,其每一时期的“节点”上总是布满难以尽取的星光亮色;从“线”的纵横观照,“群文线”、“专业线”、“少儿线”,它亦涵盖着职业舞蹈院团、艺术院校和非职业性的舞蹈院团、培训中心(学校)、青少年美育教育、社区舞蹈活动等等或独立、或交叉的运行脉络,其成就、其成果,实在是难以一一捋清。如此看来,惟一的途径,仅能从“宏观”的、“总结性”、抑或“抽象性”的层面来表述,方可防范因“挂一漏万”造成的唯恐唯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湖南舞蹈工作者在“与时俱进”中,德艺并重地开创了湖南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理论、评论,前所未有、充满生机的繁荣局面。窃以为,“在开放中繁荣,在繁荣中发展”,不但概括了湖南舞蹈事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一个总体的发展状况,亦说明了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建设促进、成就下的社会繁荣,使湖南舞蹈事业的发展获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先决条件”。换言之,没有“改革、开放”成就的社会繁荣,湖南舞蹈事业的发展不可能获得如此快速的进步、亦不可能获得如此骄人的硕果……从湖南“舞蹈创作”单一的面向来进行其“创作成果”的追寻及“创作点”、“创作线”的探研,它是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湖南舞蹈”的“宏大叙事”、特指“湖南舞蹈创作”层面的“节点性”回顾。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回顾与梳理中,我们对湖南舞蹈创作的“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能作出更为理性的认识与开掘。

泛泛而论,舞蹈创作,是一种承上启下且紧密联系着文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的“综合性”的文化创造行为。这种创造性的文化行为的最终结果,以“活体”的“作品”呈现的方式,将舞蹈创作、编导者个人的发现与创新予以社会传播。换言之,舞蹈创作是舞蹈创作、编导者立足舞蹈“本体”的坚守,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审美主体(观众)的审美心理的研究中,在其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公共崇尚、审美规范和舞蹈编导、创作者个人文化素养、艺术品味、艺术判断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决定下,从生活——创作——传播的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过程。因此,其创造成果可否成为“经典”百世流芳,它必将经过历史性的取舍扬弃,方可能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世代承传。从具体的创作层面而言,由于舞蹈艺术的综合性、表演性等特征的决定,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就,往往是以舞蹈创作、编导者为创作主体统帅下的集表演(演员)和灯(光)、服(装)、道(具)、效(果)等部门为一体的团队性的创造行为,其中,亦包含着“项目策划”、“艺术管理”、“艺术评论”等部门的智慧和创造。显然,针对这样一个纵横交错、相互联系且彼此相对独立运行的“创作”体系,“湖南舞蹈创作叙事”一文,立足以创作主体(舞蹈创作者、编导者)及其创作成果为“叙说”对象,而将“舞蹈表演”、“舞蹈音乐”、“舞蹈服装”、“舞美设计”等方面的详情概论、给予不同门类的研究者们,另作专题性的探究。

哪里有生命,哪里便有舞蹈,哪里有舞蹈,哪里便离不开舞蹈创作。亦然,哪里有了舞蹈创作,哪里便有了舞蹈的纷纭赛事。面对着这个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繁荣,由于社会繁荣带来的“万民同舞”和接连不断的舞蹈赛事,本文在“职业”/“非职业”、“专业”/“业余”的划定上,回归“原点”,即:谓之“职业性”的“舞蹈创作”,特指原“专业性”概念的企事业歌舞、艺术团体的舞蹈创作,而所谓“非职业性”的“舞蹈创作”,特指原“群文”概念的舞蹈创作。对其“赛事”的认定,以由中宣部、中央两办所批准、认可的“国家级”各类舞蹈比赛为记录依据,如:文化部“中国文华奖”系列的“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舞剧观摩演出”、“群星奖”;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荷花奖”系列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比赛”、“校园舞蹈大赛”等专业奖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主办的“孔雀杯”少数民族舞蹈比赛等。

本文瞩目1978-2008湖南舞蹈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赛事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编导成果,在“事典”与“点评”的“综述”中,企望形成有关“湖南舞蹈创作”方面的“文本文献”,以供舞蹈艺术研究者、舞蹈艺术教育者、舞蹈艺术理论、评论者及爱好者们参阅。

一、节点的亮色

1978年5月,湖南省部分专业文艺团体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在省会长沙举行。参加调演的117个节目中,舞蹈29个。舞蹈有《长绸舞》,大头舞《笑颜开》、《赛鼓》,车门灯舞《丰收乐》、《山花迎春》,板凳龙舞《总任务放光明》,苗族舞《欢乐歌》、《阿雅跳苗庆丰年》,瑶族长鼓舞《欢庆胜利》,土家族舞《棉花姑娘》等。参加调演的舞蹈节目正如《新中国舞蹈事典》所评述:“基本保持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绝大部分节目反映了现实和时代精神”(茅慧编著:《新中国舞蹈事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1978年5月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漫溢着冲破“禁锢”、砸碎“枷锁”后的放纵,红火、闹热、喜悦溢于言表,缤纷多彩的民族服饰取代了曾多年强占舞台的“国防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伴随着五月的鲜花在古城长沙激荡飞旋。群舞群情、欢乐欢庆,构成了参加这次调演的舞蹈剧(节)目那腾腾燃烧的红色基调,正是这象征着湖南人生命本色的“红色基调”,一脉相承地造就湖南舞蹈创作中的一种“传统基因”,火辣、煽情且冲动。同年,《舞蹈》第1、2期分别发表了一组题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民间舞蹈》的文章。铿锵馈耳的激情言说,推动着舞蹈工作者踏向“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新长征”之途。继后,《舞蹈》第4期重版推出湖南省文化局长王庆章《大力发展民族民间舞蹈——1978年5-6月湖南省部分专业文艺团体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会上的总结发言》;湖南省著名舞蹈家、理论家高地安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舞蹈理论、评论文章。该期页面选载的《狮跃龙腾》、《笑颜开》、《山花迎春》等五幅剧照和封底刊载的大幅《阿雅跳苗庆丰年》的彩照,使这期的中国《舞蹈》期刊,漫溢着浓郁的“湘味”。

1980年8月,由文化部、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在辽宁大连举行。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猴儿鼓》(编导:古经南、张正豪)获编导二等奖;《农夫与蛇》(编导:潘运云)获鼓励奖(《当代中国舞蹈》;《新中国舞蹈事典》)。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全国舞蹈比赛”中的首次亮相,便一举夺取了这次大赛较高等级的奖项。在这次赛事中,舞目相同的《农夫与蛇》产生了较为激烈的竞争,对应外省代表队的《农夫与蛇》,湖南的“蛇”多了些许的创新意味,“霹雳舞”、“柔姿舞”等流行元素粘合,使湖南的“蛇”颇具“新舞蹈”的特色。“鼓励奖”的颁发,一定程度上褒奖的正是湖南人“敢为人先”的这份勇气、这份气概。同年9月,由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在北京举行。湖南省代表团的土家族独舞《巴人》(编导:龙庭波)又一次成为瞩目的亮点,屹立盘鼓的“巴人”,英武、壮烈,舞蹈家龙庭波雄健张扬的英姿在与“巴人”的感应、融会中,成为湖湘舞人永远的图像记忆。“如何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舞蹈传统/如何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成为紧接汇演后“座谈会”中理论探讨的重要论题。“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理论探讨,为全国民族民间舞蹈工作者确定了方向、增添了勇气和信心。同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湖南省舞协分会成立,选出理事17名。主席:高地安,副主席:贾肇翼、陈家烈、李继宗、刘湘陵(各地舞讯,《舞蹈》1980年第1期),新中国第一代舞者,在他/她们历经“十年磨难”后,满怀信念地率领着湖南舞蹈工作者们走进春天。

1982年11月,湖南首届舞蹈观摩演出在长沙举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腊尔山歌》(编导:谢晓泳);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双人舞《薅秧鼓舞》(编导:王小元);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独舞《试嫁衣》(编导:王端仪)获得一等奖(《新中国舞蹈事典》,200页)。作为“舞蹈专场”性质的“观摩演出”,是号称“戏剧之乡”的湖南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次舞蹈盛宴,历经较量与竞争,原汁原味的《腊尔山歌》,原生原态的《薅秧鼓舞》,着重人情渲染、细节表现的《试嫁衣》脱颖而出。这次较大规模的湘舞云集,进一步促进了湖南舞蹈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新作的出现,为湖南舞蹈创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民族民间舞蹈继承/发展的探索样式和思考;新人的现身,为湖南舞蹈创作的“自我超越”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若干年后,当谢晓泳、王端仪、王小元会合一起、集体打造湖南大型舞剧《边城》时,1982的记忆,成为他/她们“传奇”的“故事”和绝非轻而易举可刻镌的“里程碑”。

1985年10月,文化部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在南京联合召开全国舞蹈创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女子群舞《笑哈哈》(编导:古经南、张正豪)、双人舞《侗乡明月夜》(编导:莫梓材)和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双人舞《薅秧鼓舞》(编导:王小元),特邀大会作现场演出。前者,代表了一种为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从生活出发来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改革的“新样式”,后者,立足承传,以收集、整理、再现民族民间舞蹈“活样式”为己任。湖南参演的舞蹈作品,引起大会代表极大的兴趣,为会议“如何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舞蹈创作,促进舞蹈艺术风格流派的多样化”议题,给予了“实证性”的演绎。

1986年10月,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在北京举行。群舞《笑哈哈》、双人舞《侗乡明月夜》,分别获得编导二等奖和三等奖。

同年11月,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后归纳为“群星奖”)在北京举行。湖南代表团创作、演出的《漂布》(编导:方青松、杨菊英)、《踩花鞋》(编导:吴金球、胡明珠)荣登一等奖和二等奖榜首。两个获奖作品的辅导者曾岚、李万生,同获相等名次的辅导奖。

曾岚(1932年出生,女)、李万生(1933年出生、男),夫妻伉俪,在此提及二位先生,皆因为在建国数十年来湖南舞蹈事业的进程中,他们既为湖南舞蹈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又是推动湖南舞蹈事业朝向自身规律、健康发展的先驱者。

作为教育家的曾岚、李万生先生,他们开创了湖南职业舞蹈教育的先河,培养出湖南省第一代“院校系统”的“科班”舞者。这批舞者历经数十年的艺术实践,逐已成为舞蹈界的创作、编导家,表演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或艺术管理者的栋梁之材。作为舞蹈创作、编导家的曾岚、李万生先生,他们不但参入了《风雷颂》、《湘黔战歌》、《民族之光》等具有代表湖南最高水准的大型歌舞剧目的创作,并在悉心辅导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同时,以其博爱、敞亮的胸怀,培养出一大批植根于湖南民族土壤且成果显著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导人才。作为舞蹈理论家的曾岚、李万生先生,一生执着理性思考、勤勉舞蹈理论的探寻和研究,先后书写了《最古老的八卦舞谱》、《巫舞与“九歌”初探》、《土家族舞蹈探源》、《民族习俗与舞蹈》等极具学术价值的文论,在双双承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的编委、副主编后,穷尽毕生的精力引领着湖南各地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了这部浩瀚、经世的巨作。这一部多册的《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由于其“品种全、题材广、质量高”,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有关部门的好评与表彰。纵观20世纪1986年后的几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群星奖),湖南代表队相继创作、演出的《搓麻线》(编导:王小元)、《簸谷》(编导:胡明珠)、《踏水谣》(编导:熊玉辉)因其鲜明的人物个性和地域性特色,屡屡摘取该项大赛的金桂,它使我们不能不再次念想起曾经辅导这些作品“连冠”地走向大赛奖台的奠基人——曾岚、李万生先生。

1987年,《舞蹈》第1期插页刊登了一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演出剧照,舞蹈《鼓舞》、《铜铃舞》、《捞虾》,被期刊标签为“风情舞蹈”。显然,源于民间舞蹈形式的“再创造”,成为上年度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晋京演出的主体风格。同年,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于9月5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艺术节期间,在乌鲁木齐、大连、天津、成都、武汉、兰州、上海设立了分会场,历时2个月。中国艺术节“大连之夏”于8月15日至23日在大连举行,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群众舞蹈研究会及大连、北京、上海、重庆、武汉、西安、哈尔滨、苏州、温州、长沙等十个城市的群艺馆共同举办的“十大城市优秀舞蹈交流演出”的舞蹈专场,受到观众的欢迎(《新中国舞蹈事典》288页)。

二、成熟的走向

1990年12月,首届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在昆明举行。由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双人舞《苗鼓咚咚》(编导:刘永尧、王端仪)荣登专业组编导二等奖榜首。由湖南湘西群艺馆创作、演出的《夏夜》(编导:胡明珠、吴金球)荣获业余组编导二等奖。(《新中国舞蹈事典》,364页)

1991年12月25日,湖南省歌舞团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大型歌舞《三湘杜鹃红》,“该作表现了湖南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革命经历”。编导:王端仪、刘永尧、潘运云、王小元、冯代华、莫梓材等。(《新中国舞蹈事典》,373页)

1992年,文化部“群星奖”年底揭晓,湖南代表队创作、演出的三人舞《簸谷》荣获金奖。(《新中国舞蹈事典》,394页)

1994年10月,94湖南新剧目会演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边城》(编剧:盛和煜;编导:谢晓泳、王端仪、王小元)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组舞《四季花儿开》(编导:胡明珠、黄国强)获得优秀剧目奖;株洲市几家剧团合演的歌舞《炎帝陵》获剧目奖;涟原钢铁总公司艺术团创作、演出的工业题材大型舞剧《涟河的太阳》(编导:莫梓材)获得特别剧目奖。(《新中国舞蹈事典》,426页)同年,《舞蹈》第6期刊登了欧阳振砥的《她从边城走来——看大型舞剧〈边城〉》的舞剧评论。同年,全国第四届群星奖评奖工作于12月圆满结束。1995年1月5日举行了颁奖仪式和文艺演出。《长鼓风韵》(湖南)获银奖。(《新中国舞蹈事典》,427页)同年,由湖南省艺术学校创作、演出的群舞《湖乡春汛》(编导:陶景杜、林凤)获第四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教学剧(节)目创作奖。

1995年,湖南省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于12月初在长沙举行。获得金奖的节目有:《踏水谣》、《梦之恋》、《山•水•人》等。(《新中国舞蹈事典》,496页)

1996年5月,第六届文华奖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湖南省歌舞团的舞剧《边城》获文华大奖(《新中国舞蹈事典》,506页)。盛和煜获文华编剧奖,谢晓泳、王端仪、王小元获文华编导奖。同年,《舞蹈》1996年第4期发表了舞剧《边城》编导谢晓泳、王端仪、王小元共同书写的《舞诗弄情——漫谈编导舞剧〈边城〉》一文。舞剧《边城》是湖南舞蹈本土舞蹈创作、编导家们受益于湖湘文化底蕴的浸漫,以对湖湘生活形态的熟知和多年创作、编导经验的积累,所完成的一部已载入新中国舞剧发展史的优秀巨作。其浓郁的湘土生活氛围的营造和拙朴的舞蹈语言的表述,成就了舞剧《边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审美魅力。

1997年10月,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在四川成都举行。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边城》参加演出。(《新中国舞蹈事典》,525-526页)

1998年,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揭晓。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诗《扎花女》获得戏剧类奖。(《新中国舞蹈事典》,539页)

2002年6月,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古汉伊人》(编剧:刘永尧、李安仁;编导:刘永尧、张弋、刘小荷)在长沙公演。同年11月,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在福州、厦门、泉州举行,舞剧《古汉伊人》荣获演出大奖;刘永尧、张弋刘、小荷获得优秀编导奖。

2003年8月,第七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在四川成都举行。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创作、演出的《长长的花头帕》(编导:谢晓勇)获民间舞类群舞创作优秀奖、表演三等奖;《冬季花儿开》(编导:林凤、陶景杜)获民间舞类群舞创作、表演优秀奖。

同年11月,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在福建福州、厦门、泉州举行。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古汉伊人》荣获演出大奖,刘永尧、张弋刘小荷荣获优秀编导奖。

同年11月,湖南省首届艺术节调演在长沙举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远山古谣》(总编导:何为、编导:李姹娜),永州市与江华民族歌舞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大型瑶族舞蹈诗《盘王之女》(编剧、编导:钱继明、王一冰)获得演出金奖。这是湖南本土“年轻代”舞蹈编导首次独立创作的大型舞剧、舞蹈诗。

2005年11月,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在贵州花溪举行。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群舞《红苗伞》获作品三等奖。刘永尧、张弋、刘小荷荣获优秀编导奖。

2006年8月,第八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在北京举行。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创作、演出的《火塘边》(编导:王端仪)获得民间舞类创作三等奖和表演三等奖。

同年,湖南省歌舞剧院特邀赵明为该院创作、导演大型舞剧《大爱千秋》(编剧:潘一尘;总导演:赵明)。7月,该剧在长沙首次公演,历经修改后更名为《南风》)。12月,舞剧《南风》进京公演。

2007年12月,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在四川成都举行。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空巢的孩子》(编导:马波)获群舞组创作二等奖;《袁隆平的梦》(编导:李姹娜)获群舞组创作三等奖;《家》(编导:危婉)获创作优秀奖。这是湖南代表队继1986年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后,在该项大赛的再度亮相。

2008年9月,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湖南代表队参赛舞蹈《求职圆舞曲》(编导:马亮、王印英)获普通院校组作品银奖;《孩子,抓住老师的手》(编导:刘小标、颜聪)获普通院校组作品铜奖;《别巢》(编导:吴志强、胡莉莉)获普通院校组特别奖。

2008年11月,湖南省歌舞剧院应文化部邀请,进京为“奥运会”期间的中外来宾演出舞剧《南风》。

三、舞情舞律满湖湘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舞蹈创作事典,每一个历史节点上显著地焕发出湖南舞蹈创作进程中,那具有承上启下、点睛聚焦意义的星光亮色;铭记、镌刻着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们寻舞三湘、蹈舞四水的舞情舞律、舞智舞理。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舞蹈创作的纪实中,我们可感受到前期10年,由于“开放”,给予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们“走进春天”的喜悦,“复苏”中,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成为这个时期引导舞蹈创作、编导者们“回归自我”的关键词。“冲破题材禁区”、“舞蹈要有舞蹈”和对“舞蹈形式美”的美学探寻,亦成为这个时期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们一种理性认知。职业舞蹈工作者创作、编导的《猴儿鼓》、《农夫与蛇》、《腊尔山歌》、《试嫁衣》、《笑哈哈》、《侗乡明月夜》、《薅秧鼓舞》等,非职业性舞蹈工作者创作、编导的《漂布》、《踏花鞋》、《醉了苗乡》、《搓麻线》等,反映了这个时期舞蹈题材多样化的走向。中期10年,是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崛起”的10年。对“舞蹈艺术最高形式”的舞剧与舞蹈诗的涉及和投入,一举便使由本土自主创作的舞剧《边城》和舞蹈诗《扎花女》,夺取了“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两项国家级最高奖励。与此同时,小型类舞蹈作品《苗鼓咚咚》、《湖乡春汛》各自朝着全国“孔雀杯”、“桃李杯”舞蹈比赛的首次迈进和获奖;《簸谷》、《踏水谣》在“群星奖”连冠金奖的取得,挥洒、洋溢了湖南职业与非职业舞蹈创作、编导者们“崛起”后的豪情与气量。中期的10年,也是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们探索、进军“电视歌舞”创作、编导的鼎盛时期。用舞蹈创作的观念、方法、手法来编排“电视歌舞”,使这个时期的湖南电视文艺晚会的歌舞作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1998-2008年是湖南舞蹈创作走向“成熟”的10年。舞剧《古汉伊人》,在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中“演出大奖”和“编导优秀奖”的获得;由湖南“年轻代”舞蹈编导独立完成的舞剧《远山古谣》、舞蹈诗《盘王之女》的闪亮登场和省级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得;舞蹈《空巢的孩子》、《袁隆平的梦》、《家》在22年后再次进军“全国舞蹈比赛”这一奖项的赛台,追赶、平了“1986全国舞蹈比赛”赛事记录的成绩;舞蹈《火塘边》在“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中创作奖上的等次突破;舞蹈《红苗伞》、校园舞蹈《求职圆舞曲》、《孩子,抓住老师的手》、《别巢》,分别在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校园舞蹈比赛上铜奖、银奖的获得;舞剧《南风》进京为“奥运喝彩”……不但彰显了湖南舞蹈创作的新世纪辉煌,亦体现了湖南舞蹈创作、编导者们与“改革、开放”同步俱进的成熟走向与“自主创新”意识的觉醒。正如中国舞蹈理论、评论家,博士生导师资华筠先生在首届全国舞蹈大师班所言:“新时期以来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从‘演艺中心向‘创作中心转化……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以创作为中心,无疑是舞蹈理念的进步”。从生活-创作,正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创作、编导者们的执着与坚守,使新时期湖南舞蹈创作形成“滴水成溪、溪流成河、河涌大海”的波澜壮观。

为促进湖南舞蹈艺术研究者和舞蹈创作、编导者,对湖南舞蹈创作的总体风格走向、形式规范和美学追求等的发展形态,获得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在此特将我们近几年来对湖南舞蹈创作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做出“索引”,以供参阅:1.湖南新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于2003年入选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编辑发行的论文集《守望民间》,2004年获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理论、评论奖:评论类二等奖);2.潇湘舞人(载《舞蹈》2004年第4期);3.站在另种角度的批评(载《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J5《舞台艺术》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4.“大都市化”后的“地域意识”(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5.怀化采风随笔两则(载《舞蹈》2006年第2期;湖南省文联《文坛艺苑》2005年第4期);6.又一种可能——舞剧《大爱千秋》追求“好看”的启示(载2006年7月13日《湘声报》);7.舞蹈“怪才”钱继明(载湖南《艺海》2005年第1期);8.花溪观舞随笔三则(载湖南《艺海》2006年第2期);9.“学院制造”可否“质变”?——盘点“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创作”(载《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J5《舞台艺术》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猜你喜欢

舞剧编导湖南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冯双白
湖南童谣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
浅谈电视编导能力与艺术修养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