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与启示

2009-12-01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朱熹语文课程读书

何 宇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年又号晦翁、云古老人等。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生于福建,长于福建。朱熹不仅在哲学、经济、科学等领域建树辉煌,独领风骚,而且还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熹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一生都与教育活动分不开,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诗歌创作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宝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评论者言,在中国教育史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最有影响力的杰出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教育的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从中挖掘出对当代教育有价值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更好地服务。笔者认为,在当代深化语文教育的改革中,朱熹语文教育思想仍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启发诱导,释放语文学习原动力

朱熹《小学集注》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①朱熹认为,兴趣对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恰当地挖掘学生的本能,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释放他们来自于内心的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呢?朱熹认为,贯彻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是关键,因为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朱熹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②“愤”和“悱”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空白”心理状态,目的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处于“愤”、“悱”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能否发现或提出疑问。朱熹认为疑问越多,进步就越快、越大,“大疑则可大进”③。朱熹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索、积极思维。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④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正是启发诱导教学的奥妙所在。朱熹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⑤他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学问要靠学生自己,应该让他们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学、践履上;当他们有疑问时,教师应与他们一起商量,给他们作引路人和证明人。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⑥教师不做填鸭人,不要将现成的结论硬塞硬灌给学生,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践履、体察、思索、消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

朱熹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合作,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思想内涵与今天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是相一致的。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最引人注目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认识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原动力,培养了语文兴趣就是释放了语文学习原动力。

学生学习,兴趣为先。魏书生说:“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有的教师只能捣毁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⑦学生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语文学习兴趣。只要教师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们就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语文,从而释放出其学习语文的原动力。

二、书声琅琅,课文不厌百回读

朱熹关于读书的认识颇多,后人多知其影响深远的“朱子读书法”。其实朱熹早已有论述,主张要多读书,强调朗诵的重要性。朱熹很推崇“古人读书,亦记遍数”的做法,认为“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遍数读够了,未能成诵,要读至成诵;若已成诵,但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⑧他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他认为“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⑨显然, 朱熹把诵读当作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加以推介。他很赞赏古人关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他认为“谓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⑩朱熹这些关于熟读精思的论述,同苏东坡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观点一样,都是深有体会的经验之谈。

朱熹的“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11}一语道破了读书特别是咏诵文章的奥妙。他认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不要“贪多务广,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12}。朱熹认为“涵泳”是以虚静的接受心理为先决条件的,最强调的是接受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读者只有忘我地投入到作品中,完全与作品融为一体后,深入地体察与玩味,才能感受和领悟作品的妙处。朱熹把这生动地比喻为“须踏翻了船,通身在那水中,方看得出。”{13}而朱熹认为“涵泳”的解读方法和途径是读者对作品的有声“讽诵”和“熟读”。朱熹强调“讽诵”和“熟读”是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情趣和韵味的领悟和把握,对此,他有过精彩的论述:“读《诗》,惟是讽诵之功”,“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之,方有意思。又如今诗曲,若只读过,也无意思,须是歌起来方见好处。”{14}古人也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古代私塾教育是非常重视“讽诵”和“熟读”的。

朱熹不仅要求读书要“成诵”,还要求在成诵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而且是遍数越多越好。有研究者批评他这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机械读书法,但是,我们常说语文学习须“要死要活”,在精读方面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的确非常需要这种“死”,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材料,而目前我们语文教学中“半死不活”、“走马观花”的读书方法是不利于语文学习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15}可见诵读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依然重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读是写的基础。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诵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语感,加深体验。但由于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精神,或落实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讲得多、读得少的层次上,把意蕴深厚的语文课上成“析题课”,课堂上几无琅琅书声,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改的一大缺憾。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中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应该提倡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语文课必须回到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来。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语文课程特点,这样才能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发扬光大诵读的优良教学传统,让诵读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书声琅琅,声震屋宇,“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16}。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也是语文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当在新的阅读理念下,让诵读这道古老而又美丽的风景线返璞归真。

三、开源导流,轻松作文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7}在这首诗里作者自问自答:这池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朱熹的这首哲理诗对于今天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依然意义深远。它形象地说明了“源”与“流”的关系。如果把作文教学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泼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曾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如何积累这源源不断的活水呢?朱熹《观书有感》其二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18}朱熹并没有讲读书有多大好处的道理,而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场景,说明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就能自由自在地做事行笔。作文犹如行船,读书就像春水东流。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厚,积累越广博,智慧就越圆通周密,那么,写起文章来就越自在、越轻松,就能“中流自在行”,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了。可见,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写作的一大源头活水。朱熹一生学富五车,写下好文章无数,是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营养。他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19}言外之意就是,文章读得非常熟了,就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大脑里,不必分析也能懂得它的意思。这样写起作文来,心里想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精美的词句随笔而出,像泉水一样不断涌出来。张志公也说:“只有多读,仔细认真地读,才能保证打好写的基础。”{20}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使其浸润在书香之中,采摘前人思想的果实,潜移默化,则其作文素质必能有所提高。

写好作文的另一大新鲜活水来源于生活。作文写作必须避免读死书,只在纸面上做功夫,而要切己体察,学以致用。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朱熹说:“读书不可只在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21}读书要联系实际,写作离不开生活。有实践才会有生活体验,有生活经历才会有作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要想学好作文就得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失去生活之“源”,作文之“流”同样会渐渐枯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开自己的“生活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2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确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朱熹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类认识过程的直观理解,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某些普遍规律。当然,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为封建教育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评价,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于指导当代语文教育实践。

————————

注释:

①{16}{17}{18}[宋]朱熹:《朱文公文集》。

②⑧[宋]朱熹:《朱子大全》。

③[宋]朱熹:《晦翁学案》。

④⑩{21}[宋]朱熹:《学规类编》。

⑤⑥{11}{12}{13}{14}{19}[宋]朱熹:《朱子语类》。

⑦{15}{2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⑨[宋]朱熹:《朱子童蒙须知》。

{2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通联: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朱熹语文课程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我们一起读书吧
“朱子深衣”与朱熹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