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把握长文短教短文长教中的“度”

2009-12-01张朝昌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张朝昌

语文阅读教学要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为不易,丰富多彩的文本内容,或长篇大论,或短小精悍,教师何从下手?学生又何从解读?读者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又怎能得以全面提高?这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及自身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呈现与驾驭能力。无论是长文短教还是短文长教,都要把握好一个关键词——“度”。

笔者认为,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度”,显然指的是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需要实事求是而量体裁衣。如:教材的特点不同,实施教学的“度”就有所别;课文的特点不同,教师传授知识的“度”就有所异;学生个体的情况不同,导学方法的“度”就须不同;课标的要求不同,教学的“限度”与“程度”就判若两然。因此,要想把握好“短教”与“长教”的“度”,应从以下诸方面理思。

一、联系实际,尊重学生

信息论的观点告诉人们,教学中的对话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是极其有限的,教材应当或必须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每篇文章的知识内涵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意义的层面而言,都有一个相对集中反映的“点”,这个“点”正是统领全文的精神所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应当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及其个性人格等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适度教学,目标达到即可。譬如,我们在教学《简笔与繁笔》时,就应紧紧抓住“简繁”二字,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短教进行教学设计。而我们在教学《爱莲说》时,文章虽篇幅短小,但字字精炼,句句传神,意味深远。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教学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拓展,丰富文本内涵。为了让学生理解到位,可从情趣和文趣等方面引导学生拓展文意深入探讨,可采用“质疑点拔法”设计教学过程:一是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质疑,二是理解具体语句意思质疑,三是深层理解文章主题意蕴质疑。然后层层深入,直面生活,揭示旨义。这样就能实事求是、张弛有度,有效实现“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之教学目标。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可接受性及独特体验。

二、联系实际,尊重课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可见,“课标”是教师研究和进行语文教学“短教”与“长教”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针,它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提出了学习该门学科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等。教学中,我们应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遵照课标的各项规定,完成课标对每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和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例如,我们教学《阿房宫赋》,就可以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短教”课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赏结构;其次,品语言;最后,作评价。立足于“结构”和“语言”两方面层层深入,揭示主题,透视课文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生命底色和思想情怀。若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篇幅短小,但意旨深远。它妙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一些看似平常的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组意向词,如第一句三个景物组合,显示出毫无生机的萧瑟气象,使人深感悲凉而抑郁。第二句三个景物的连接,却景色明净,一派生机,可见“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之写照。第三句的景物组合,反映游子在客途之中孤苦寂寞的心情。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最后两句则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整曲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付与众多朴实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将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不愧后人称之曰“秋思之祖”。对此文的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在“课标”的指引下联系实际作适当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三、联系实际,尊重文本

文本是作者灵魂的载体,是作者真诚人格、鲜活个性、独特体验及奇妙的创造力之反映。文本的内在意涵须通过教学过程授之于学生。语文教育者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媒体,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短教”与“长教”的“度”,尽可能将文本所透视出来的文字信息呈现和传达给读者。譬如,教学《药》,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夏康阿义助纣为虐→无名看客观杀取→华家三人以血为药→一群茶客幸灾乐祸→亲戚本家疏远避祸→夏四奶奶悲羞交错→夏瑜战友献花于墓→控诉统治罪恶,唤醒民众必要透过黑暗现实显示光明前景。而教学《陋室铭》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①名山(仙);②灵水(龙);③陋室(德馨)。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高尚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如此设计正是建立在“短教”与“长教”的基础之上,尽可能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尊重文本,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厘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从而提升其审美境界。

当然,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读者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只要我们正确领悟“短教”与“长教”的“度”,联系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构建学生开放的语文学习视界,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飘溢着生命的诗意,流淌着生活的温情。

[作者通联: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