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训练之探究

2009-12-01王友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人文语文

王友君

训练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张志公先生曾经把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四线并进,分线合击”,也就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四条线各有自己的训练体系,最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识字从“三百千”开始,写字从“上大人”开始,读书从韵文到骈散的吟咏背诵,作文从对对子到八股,都是有很强的训练成分的。国外的母语教育也普遍重视通过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法国1995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应该将语言训练和课文学习结合起来,必须具有语文训练、精神陶冶及艺术欣赏之价值”。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有类似的表述。

一、训练之现状

在新课改的今天,翻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众多新名词、新概念的缝隙中找不到“训练”二字。再翻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第四条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篇仅此一处提到“训练”,而且还是捎带提及的。可以说不是新课标研制组的专家们刻意回避“训练”,便是“训练”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

毫不夸张地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似乎可以说成是潜藏在绝大多数国人灵魂深处的思维规律。人们的思维在权威性的导向下也似乎一夜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纷纷将目光瞄向游离于训练之外的所谓的提升学生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之上,“训练”一下子成了千古罪人,直接导致的是“训练”被打入了冷宫。表现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便是凌空蹈虚式的语文课越来越多,所谓“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早已置之不顾,在一些公开课上这种倾向尤其明显,日常的语文课由于还有考试这道关紧紧“卡”着,才使老师们不敢太荒腔走板了。

为什么“训练”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会跌落到如此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境地?原因也许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训练”的理解有误。比如有人认为“训练”就是习题演练,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有人即使不排斥“训练”,但也感到只有在要求学生掌握某些最进步的技能的时候才需要训练,高层次的能力如“感悟”“创新”是训练不出来的,尤其在“人文性”被抬到了超越一切的高度的当下,“训练”往往被当作“人文性”的对立面而受到“谨慎对待”。

二、训练之释义

其实“训练”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来看训练的释义。小篆“训”,从言川声,本义作“说解”解(见许慎《说文解字》),乃以名言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因“川”本作“贯穿通流水”解,为河渠之通称,又疏导水流使通意,“说教”乃导人通于义理,故“训”从川声。小篆“练”,从糸,柬声,本义作“煮缣而熟之”解(见《急就篇》颜师古注),乃煮丝使熟之义,故从糸;又以柬本作“分别择之”解,煮丝使熟,须分别择之,以防其过熟或不熟,故“练”从柬声。“贯穿通流水”,“煮缣而熟之”实为训练之要义:使融会贯通,犹流水之贯穿,具穿透与通透之精神;并使臻于纯熟,熟则巩固,不熟则择之使熟。

《现代汉语词典》说,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更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

叶圣陶老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说过:“什么叫训练呢?为使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里,叶老虽然没有揭示“训练”的内涵,但却道出了“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训练的基本观点。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谈到训练,从构词的角度看,“训”和“练”其实各有所指,“训”指教师的指导、辅导,是教师一方的行为;“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是学生一方的行为。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看,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学生又是不成熟的学习者,还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于是形成了教学中教师“导”,学生“学”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就是“训练”①。

笔者认为钱老师的解释更为实用,可见,训练不是什么习题演练,也不是语文课上那种刻板烦琐的字、词、句操练,与“题海”“应试”更是完全不搭界。语文课只要有师生互动,就必定呈现训练的形态。取消训练,等于取消师生互动,这样的语文课还怎么上?

三、训练之必要性

训练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叶圣陶老先生生前与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常常强调训练的重要性,他的很多话对我们理解训练的要义很有启发。例如他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育之成功”②。朴朴素素的语言,却道出了“训练”的真谛,学校之所以设置语文课程,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使之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终目的。换言之,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靠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实实在在的作文训练,舍此而外,别无他途。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语文教育既包括工具教育,又包括人文教育,这一点在当前的语文界已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却偏偏有人死盯着人文性不放,过分夸大人文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并且他们以此为据振振有词:学生的人文品格应通过浸润渐染,积累感悟的方式来培养,而不是训练,语文教学应该淡化甚至摒弃训练。其实,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论调,只要稍加分析,便知道是站不住脚的。

语文是一个整体,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经脉互连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二者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工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发展,人文教育也会相应地取得一定进步。而我们知道,要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说,语文训练不仅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相悖,而且它还是推动人文教育的一个间接手段。并且,在语文新课标中对“两性”的表述中,将“工具性”置于“人文性”之前,笔者认为不是一种任意的排序,因为“工具性”毕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同样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实现。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语文这门工具,就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就为他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正是对教育者最大的人文关怀吗?

总而言之,“训练”还不该退出历史的舞台。相反,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训练是应该有的,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本色。训练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基石,只有基石坚固,搭建在其之上的能力大厦才能安稳;训练是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方式,要想开阔学生的视野,首先必须以学习和运用为前提,再以多种内容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为途径,说穿了,学习和运用,内容和方法,实则也指的是“训练”;训练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第一性的,“人文素养”是第二性的,训练是人文素养的基础,是人文素养的载体,人文素养蕴涵于科学合理的训练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也就不可能有人文素养的积淀和厚重③。

谈了这么多,皆是因为训练并非可有可无,并非就该退出历史舞台。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学生习字,教学生读书,教学生作文,是训练其习字、读书、作文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课程是过程,教学是过程一样,训练也是伴随学习始终的一个过程,训练是学习主体间的多元互动。

四、训练之合理性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语文教学中训练的合理性。首先,语文教师要树立“训练”的观念,这很重要,我们以阅读训练为例来作说明,即要有明确的“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意识,那么,阅读教学也必然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格局: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就要老老实实地遵循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逐步深入文本,进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因素,然后再回过头来思考文章是怎样表现这样的思想内容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表现而不是那样表现。这种让学生的思维在文章中走几个来回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又由里返表,表里多次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本,至于“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只有在正确解读以后才有可能进行。如果连文章都没有读懂便奢谈“创造性”“个性化”,都不过是不着边际的空谈而已。这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阅读实践——立体的、综合的、科学的阅读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有关课文的知识,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悟出了阅读的方法和过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必然受到范文所蕴涵的人文因素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可以这样说,只有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三维目标”也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

那么,训练又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呢?简单归纳如下:

1.目的性原则

语文是一个大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逐级构建而成。相应地,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也是由不同层次上的子目标组成的。有“教书”目标、“育人”目标,有阅读教学目标、写作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等等。因此,进行语文训练,必须要切合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和教学规律,确定明确的训练目的,教者和学者只有懂得“为何而训练”,减少训练的盲目性、随意性,才能少走弯路,直奔主题,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2.量力性原则

训练的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训练内容的多寡,二是指训练时间的长短。语文训练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生理、心理等特点去确定训练的量。量太小,学生会“吃不饱”,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量太大,学生会不堪重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更大的危害。过去,语文训练一味强调“大运动量”,把语文训练等同于体育训练,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论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于语文教学都是有害的,在语文训练的量上,教师一定要掌握“火候”,量力而行。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决定了训练必须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就是单一、僵化的训练只能扼杀语文的灵光和学生的个性。训练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或课内训练、或课外训练,或单独训练、或集体讨论,或以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或以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我们方能有章可循,不是一味地搞什么题海战术,使训练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综上我们可以说,训练存在于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中,那种以为训练就是作业、训练就是练习的看法,是狭隘的认识。“学而时习之”在孔夫子那里被认为是很愉快很温馨的事,多少年来一直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读书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更是道出了训练的无时无处不在,以及强调着训练的韧性与执著。对语文来说,小到识字写字,大到读书为文,无不是由训练一步步做起,如流水之贯穿,如煮缣之使熟。训练,是学习的法门。

————————

注释:

①钱梦龙:《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

②叶圣陶:《语文教学书简》,教育科学出版社,1961年。

③张爱民:《合理训练:语文教学的生命本色》,《辽宁教育》,2005年第5期。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人文语文
人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