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
2009-12-01张青民
张青民
一、引言
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影像、网络等视觉信息铺天盖地地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成为我们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不可否认,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视觉文化”时代,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面对这样一个以图像为主要认知方式的时代,研究视觉素养以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显然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意义
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的概念最早由John Debes于1969年提出。他指出,视觉素养是“一个人通过看所获得的一系列视觉能力,并同时将看与其它感觉经验相整合。发展这些能力对人类正常学习来说是根本的。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能力,他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①这个定义一直为国际视觉素养协会(IVLA)所沿用,目前得到了学界的公认。
在欧美一些国家,视觉素养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正式的教学科目已经覆盖到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过程,研究生培养中有视觉文化的专业,课程涵盖了视觉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学生可在综合的理论学科和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实践层面上进行学习和研究。我国香港和台湾在视觉素养的教育上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在内地,视觉素养的教育和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对视觉素养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处在译介和初步探讨的阶段。对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几篇学术论文主要观点都是主张将视觉素养教育与美术欣赏课相结合或者是单独开课,培养学生去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和创作视觉图像、图片的能力。这固然是视觉素养教育的一种途径,但这种培养方式把视觉素养教育的价值仅仅限制在了提高学生对视觉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之内,而没有体现出视觉素养的提高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从而限制了视觉素养教育的价值。
视觉素养教育的真正价值应体现在视觉素养的提高对学习的促进和帮助上,使学生能够在这个读图的时代,不仅学会欣赏和评价各种视觉图像,而且能够把这种欣赏和评价视觉图像的能力运用在学习中。对于中小学生来讲,视觉素养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利用视觉语言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一样也是他们学习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因此,应该把视觉素养教育和各门课程的学习相结合。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科目,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所占课时较多,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利用文字语言这一思维工具的同时,也学会利用视觉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将两种思维形式加以整合,体现出视觉素养教育的真正意义。
三、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学手段信息化的需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语文教学手段不再只是传统的语言讲授。在印刷时代,文字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与写的素养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素养。信息时代来临了,网络为学生获取图形、图像等视觉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图形图像等在与文本的交互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使素养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释和创作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变得和读与写同样的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成为熟练的视觉语言的编码者和解码者,使他们具备处理不断增加的大量的基于计算机信息的能力,能批判性地思考和操作视觉信息,能正确解释其含义,并能运用视觉材料进行交流。就视觉图像本身的特性而言,“一画胜千言”,视觉图像里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视觉材料,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
(二)语文教育中文字与图像整合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②语言文字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文字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奇异的体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者可以通过有效的阅读从各个角度把深埋在文字中的形象激活。但文字的抽象性使得它在传播信息时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图像则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会使用课文插图、图形、图片及影音资料辅助教学。但这也可能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学生对图像的过分依赖。例如有些学生不愿看书,而愿意看根据小说拍成的电视剧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所以,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应恰当利用课文插图及影音资料对学生进行视觉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够把图像和文字完美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有力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夯实学生语文根基的需要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右脑主要负责形象、经验、情感等信息的处理,因此,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而视觉素养训练主要包括视觉观察、视觉感受、视觉思维、视觉理解、视觉沟通与传达等内容。所以视觉素养训练能帮助激活右脑细胞,促进右脑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帮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尤其对写作训练。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们的作文教学逐渐形成一种僵化、机械的训练模式。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学生视觉素养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基。学生的作文只有创造出自己的内容,才能洋溢个性,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将视觉素养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中,将对视觉符号表达意义的理解与经验的学习联系起来。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并不是要取代语言素养的教育,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设计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用视觉媒介,提供有效的视觉形象支持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语言表达,同时提高其对图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教师可以选用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编说故事、做文字游戏、说笑话、提出问题、阐述意见,选用词语进行创造性想象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采用涂鸦、绘画、陶艺、摄影、拼贴画、剪纸等形式将视觉表达学习活动和语言学习活动相整合。如学生阅读书面信息后,要求学生先思考如何用视觉艺术形式或视觉化方式建构这些主要内容,并在纸上设计视觉化表达方式,创作视觉图像组织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口语表达的目的和内容,运用视觉化图像作为口语表达的说明和支持,同时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解释视觉化图像的含义,以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并发展学生的视觉学习能力。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
视觉素养的培养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创设一些良好的视觉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视觉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如可以结合单元学习主题组织开展DV节、动漫节、摄影展、简笔画比赛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与视觉素养的培养有机的整合起来。此外,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大量优质的视觉资源,教师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视觉资源。如可以建设语文学习网站,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创作、交流、互动中既学习了语文又提高了视觉素质。
(三)加强教师视觉素养的培训
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视觉素养。所以,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视觉素养。国外一些国家很重视教师视觉素养的培养,无论是职前学习,还是继续教育。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师范生的视觉素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为师范生普遍开设视觉文化方面的课程,只有在少数学校某些专业开设,并没有形成规模。所以目前培养与提高教师的视觉素养显得尤为迫切。那么, 如何提高任课教师的视觉素养呢?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学校组织进行相关的培训, 系统学习基础美学原理, 欣赏优秀教学资源; 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 不断进行有关视觉文化、图像设计等视觉课程的自学; 各高等院校把视觉素养作为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
[作者通联:河南新乡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