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中原乡村社会联宗现象探析

2009-12-01李留文

中州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清代

李留文

摘 要:联宗现象在中原地区十分普遍。虽然同其他地区的联宗现象一样,它是通过拟制的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地缘系统,但它有着鲜明的中原特色。它在清代中期和宗族相伴而生,是在下层民众构建宗族历史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它首先是宗族历史信息共享的平台。联宗之间关系非常松散,更多的是一种族源认同,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组织。宗族之间逢年过节,往来拜望,带有浓郁的中原民俗特色。

关键词:联宗;中原地区;清代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5—0181—05

在豫西北流传着一个“七爷分袂”的故事。故事讲道:明洪武二年迁民令下,有兄弟七人结伴而行,跨太行,越王屋,来到济源地界。在一个叫“栲栳”的古老村庄停留。但后来只有老大在这里定居,其余六人又流落他方。临别之时,兄弟七人在村边山岭脚下执手相望,洒泪而别。李氏后人为了纪念先祖,就把村边山岭称作“七爷岭”。嘉庆二十一年(1816)清明节,李氏族人又在山岭上立碑一通,上书“七爷分袂处”五个大字。①据栲栳村《李氏家谱》记载:兄弟六人离开栲栳后,各奔东西,寻找安身立命之处。后来,“有家县东十五里之马头村者,有家县东北二十里之休昌村者,其余几人不知所往”②。根据“七爷分袂”的传说,栲栳等村李氏建立起了一个涉及到济源三个宗族的同姓联宗。

联宗是同宗族密切相关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日本学者牧野巽较早对联宗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联宗不同于实体性的宗族,它不是建立在真实的血缘关系之上的,而是对血缘关系的彻底拟制,所以其实质不是宗族。③弗里德曼运用“世系群”概念对华南联宗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Higher-order lineage④概念,也基本把联宗排除在实体性宗族之外。钱杭对联宗进行了功能性的系统研究,把同姓联宗分为以重建宗族历史为目标和以宗族合作为目标两种类型,指出联宗组织介于血缘和地缘之间,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同姓功能性地缘联盟。⑤这些研究卓有成效,但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对华南、江南等南方地区宗族的分析之上,广大北方地区的联宗现象尚缺乏研究。其实,联宗在中原地区是非常普遍的。那么,中原地区的联宗是一种什么状态,它们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被构建出来的?具有什么样不同于南方联宗的特点?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将依据地方宗族史料,在区域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对联宗现象进行探讨。

一、普遍存在的联宗现象

联宗在中原地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笔者在豫北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了大量联宗现象的存在。在那里,几乎每一个大的宗族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广泛的宗族联系,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宗族网络。无数个宗族的联系网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宗族网络。

豫北任氏是一个较大的联宗组织。据济源薛庄任氏祠堂乾隆三十二年(1767)碑刻记载:明朝洪武初年,任氏五兄弟从山西洪洞迁来豫北,散居各地。沁阳紫陵村任氏为长门,济源留养村任氏为二门,孟县西虢任氏为三门,孟津霞院村任氏为四门,薛庄任氏为五门。⑥但撰写于清乾隆十七年的温县南张羌村《任氏家谱•序》却有着与此不同的记载:沁阳紫陵村任氏为长门,温县南张羌任氏为二门,卫辉任氏为三门,孟津霞院村任氏为四门,薛庄任氏为五门。⑦双方的记载都认同紫陵任氏为长门,孟津霞院为四门,薛庄为五门,关于任氏二门和三门,则存在明显的矛盾之处。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任氏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到1993年,全国各地修谱大潮激荡之时,豫北各地任氏族人聚集一处,正本清源,厘正任氏各派根源。最后,任氏各族达成一致:沁阳紫陵村任氏为长门,温县南张羌为二门,温县西虢为三门,济源留养为四门,济源薛庄任氏为五门,孟津霞院任氏则确定是从济源留养任氏迁出的一支,为留养任氏的分支。⑧可以发现,豫北任氏拥有一个涉及焦作、济源和洛阳孟津三个地区的巨大的联宗网络。

而“十八牛打锅”传说所联缀起来的牛氏联宗则是一个更大、涉及地区更广的联宗组织。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蒙元时期,开封府尉氏县人牛川因军功任山西洪洞县令,清正廉洁。病故后,三个儿子无钱扶柩归里,于是落籍洪洞。兄弟三人各生六子,人口渐繁。元明鼎革,堂兄弟十八人被迫迁移到河南汜水县十里亭居住,有地百顷,牛千具,也是当地大户。突然地方不靖,“红军作乱”。牛氏兄弟十八人各持利刃,同乱军作战,大战三天三夜,最后寡不敌众,被迫逃亡。兄弟十八人各奔东西,临别前,把家里的一口大锅打碎,各带一片,以作将来相认的信物。动乱结束后,兄弟辗转取得了联系,定于每年十月一日在汜水县十里亭聚会。后来,子孙繁衍,聚会规模也越来越大,引起了官府的不安。官府恐吓说他们是白莲教聚会,要严厉查拿。牛氏后人就不敢再来聚会,于是开始纂修家谱,注明各支各派确切住处,以作纪念。⑨

从现有资料看,通过这个故事联系起来的联宗网络十分巨大。济源西石露头村牛氏祠堂中有立于1922年的牛氏《十八祖居址歌》碑刻,其中记载:“楷济源,柄洛阳,固始有来鹿邑杭,捷居郑州地,铨在西华乡,六祖洪爷后,子孙记莫忘。青祥符,健临川,郁居密邑秦夏县,颖居完县地,堡在盱眙安,六祖裨爷后,子孙记心间。鹏温邑,子鄢陵,园居上蔡翼洪洞,乐在太康南,迁居冠华东,六祖超爷后,子孙记心中。”⑩牛氏十八兄弟散居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地,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分布在数个省份的巨大的联宗组织。十八个支派中每一个可能都是涉及到若干州县、若干村庄的联宗组织。十八弟兄中牛楷是老大,定居于济源。后来,子孙繁衍,人丁旺盛,又有迁居其他地方的。济源官庄《牛氏家谱》有关于牛楷后代的分布记载:“祥居汜水林牛湾,春住河南在元山,谌住南官庄,广居石露头把家安。五祖楷爷后,子孙长思念。祥春迁居远,谌广住县川,林把锅片代(带?)西山,上至(直?)边,下有尖,八寸长,六寸宽,重壹斤贰钱叁。”这段文字之后,是一幅图,画着一个锅片,是即为传说中兄弟及其子孙日后相认的依据。(11)从这段文字看,居住在汜水县以及济源县石露头村、南官庄、牛湾以及现在无法考证的元山这些地方的牛氏后人都奉牛楷为始祖。这已是涉及二县五地的不小的联宗系统。

不但有同姓联宗,异姓之间也存在联宗现象。如河南永城古城村崔、谢、张、陈四姓人家依据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所形成的联宗。根据1993年版河南《内黄县志•氏族》调查,内黄一县之内,异姓联宗现象竟达七宗之多。(12)

可见,联宗在中原地区是非常普遍的。那么,这些联宗组织是在什么时间、又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呢?在构建过程中它同宗族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二、联宗的构建

上述豫北任氏、牛氏两个联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始祖都是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同迁的兄弟数人不是聚居一处,而是散居各地。经过若干代的繁衍生息,形成一个个的聚居的血缘群体。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从时间上来说,任氏宗族最早的资料是乾隆十七年的祠堂碑刻,牛氏宗族的资料则是清嘉庆年间的《十八祖居址歌》。清乾嘉时期距离大移民时代的明初已经是四百多年,所谓的兄弟数人从洪洞迁来这种说法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其实,这正是北方宗族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清代乾嘉年间北方乡村社会出现一股构建宗族的热潮,一个个祠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村庄。但在此之前,宗族文化基本上是不为民众所认同的,除了少数仕宦家庭之外,很少有人去刻意记载家族的历史。而且,经过长期的战乱,明朝建立后的中原乡村是一个没有文字传统的社会。《明史》中说“北方丧乱之余,人鲜知学”(13)。所以,到清代中期当人们为构建宗族去追溯家族历史时,就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他们对早期家族历史基本上一无所知。但要建设宗族,就必须说清楚家族历史。那么,这一难题是如何解决的呢?联宗和宗族的建设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以孟县岳师村李氏联宗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岳师村位于孟县北部,李姓是村中大姓。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族人在创制家谱之初,对家族的历史茫然无知。但他们听说李氏为陇西大姓,于是一个叫李宜瑄的人决心到陇西去寻祖追源。他收拾行囊,告别族人,踏上了去往陇西的道路。在“陇西城内东街党部巷”,李宜瑄得到了当地一个叫李华荣的热情接待。李华荣为他介绍了所谓的李氏迁移的情况:“族中有福禄寿三祖是同胞,祺祥二祖是同胞,五人是叔伯兄弟,祺祖(行四)居陇西正北乡三十里铺,由明至今可考者百有余家。四祖于明洪武二年由陇西至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挂号,迁居河南省怀庆府。福祖(行一)居孟县东北乡十五里岳师村,禄祖(行二)居洛阳南三十里槐树头村,寿祖(行三)居温县西三十里谢村,祥祖(行五)居孟县东三里韩村。又云:颜、曾、思、孟四祖为同胞兄弟,哲、贤二祖是同胞,与颜祖为叔伯兄弟,亦居陇西正北乡三十里铺,由明至今可考者百有余家,六祖于明洪武二年由陇西至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挂号迁居河南怀庆府,颜祖(行一)居温县西三十里藩田村,曾祖(行二)居孟县西秋庄村,思祖(行三)居河内县东堡封村,孟祖(行四)居孟县东北十里姚村,贤祖(行五)居孟县正北乡孙村,哲祖(行六)居怀庆府城内宗子(行一猛,行二强),强祖(行二)又迁居河内县南金乡村。”(14)

在建设宗族的过程中,岳师村李氏族人也是面临着构建宗族历史的难题。为此,李宜瑄走出家门,寻找自己家族的历史。因为他们认定陇西为李姓的地望,又认为唐代大诗人李贺是其始祖,因此他就到了陇西。根据李华荣的介绍,岳师李氏创制出了家族的历史:明初其始祖由陇西至洪洞挂号,然后再由洪洞迁到了怀庆府。同样根据李华荣的介绍,岳师李氏确认了同孟县韩村、洛阳槐树头村、温县谢村以及陇西的各个李氏宗族共同的族源认同,建立起了联宗的关系。

可见,联宗与宗族构建是同一个过程。人们在走出家门、追寻家族历史的时候,往往根据“天下同姓是一家”的原则,广泛联系,相互援引,充分利用同姓之间的文化资源,从而构建自己的家族历史。这样,岳师李氏不但创造出家族的历史,而且同时也建立起了共同祖先认同的联宗网络。正因为如此,所以一般说来,联宗各族塑造的始迁祖都非一人,而是散居各地的兄弟数人。比如,“七爷分袂”、“十八牛打锅”等。

通过这类故事,无数个联宗系统建立起来。这类故事为联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这类故事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可以不断地收纳茫然于家族历史的新的宗族加入。咸丰八年栲栳《李氏家谱•序》中说兄弟七人中有四人不知所往,但后来又续修的家谱中称有弟兄三人迁居于孟县东韩村。(15)这说明后来孟县东韩村李氏认同了“七爷分袂”的传说,由这一故事联缀起来的联宗进一步扩大。

三、联宗的特点

联宗是中原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国家大历史同乡村社会小历史相互激荡的产物,带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其特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宗族历史信息的共享

在中原地区,联宗同宗族是共生的,联宗是为构建家族历史这一宗族建设难题而被创造出来的。清代中期宗族的普遍发展的表现首先就是大量下层民众开始关注宗族,建设宗族。但他们没有从祖辈那里获得任何的信息。所以他们不能不走出家门,从同姓那里获得一些蛛丝马迹。在这个过程中,“七爷分袂”之类的故事被发明出来,联宗产生了,问题就此解决,宗族也被顺利构建出来。所以联宗本身就是要为宗族历史信息共享提供一个框架,一个平台。

钱杭研究发现,有部分联宗是以重构宗族历史为目的的。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南方联宗现象。中原地区的联宗在这方面与南方的联宗有相似之处,但又有着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联宗同家的历史信息的共享、从而同宗族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与洪洞移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特点是基于中原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因而是南方的联宗所没有的。

2.松散的地缘联系

同时我们发现,中原地区的联宗非常松散,甚至很多联宗还不能算作组织,他们之间缺乏相互的合作,更没有共同的事业,所以最多只能算作是各族之间的一种认同。钱杭讲到南方联宗所拥有的联宗祠、合族谱在中原都十分罕见。而且这里的联宗不像南方,联宗各族都供奉同一个祖先,这里的联宗各族各自供奉各自的始祖,虽然大家都认同始祖们为同胞兄弟,但各族并不供奉始祖之父——这个把各族联系在一起的人物的神位。也就是说,大家虽然都认同始祖为同胞兄弟,但并没有共同供奉的始祖。

前文讲到的牛氏宗族涉及地域就十分辽阔,但从现有资料看,相距较远的牛氏宗族之间并没有联系。根据南官庄《牛氏家谱》记载,十八兄弟之一的牛颍“居北直隶保定府完县牛家大场,一作顺天府宛平县”。完县即今保定市顺平县。从这条史料看,他们搞不清楚所谓十八牛之一的牛颍的后人是住在宛平县还是完县。这说明他们之间基本上没有联系。上文提到的怀庆任氏虽然地理空间上相距并不遥远,但他们之间似乎也往来不多。如上文所述,关于任氏五派的构成,济源薛庄任氏祠堂碑刻的记载同温县南张羌村任氏族谱的记载相左,长期以来都没有达成一致。一直到1995年,任氏各族代表在沁阳紫陵召开正本清源大会,最后才把五门的构成确定下来。这也充分说明,任氏联宗各宗族相互之间并没有密切的往来。

当然,联宗宗族之间并非除了族源认同外没有任何联系。尽管没有合族祠之类的联结体,但中原联宗宗族之间往往会保持着一定的来往。孟县仇庄李氏族人珍藏着1926年的一张发黄的棉纸。上面记录着当年春节仇庄李氏和东曹坡以及孟津县李家庄、济源县洛峪等各村李氏在孟县坡底村李氏祠堂的大聚会,上面写有参加聚会的各族的始祖以及族长、族正的名字,最后一行写道:“民国十六年正月初十日邱(仇)庄起,按启次序轮流拜节”。各族之间像走亲戚一样,轮流拜节,祭拜各族始祖,畅叙骨肉亲情,其中渗透着浓郁的民俗气息。栲栳村李氏联宗也是这样,据李氏族人讲,每年春节,栲栳村、休昌村、马头村三村族人都要相互拜节。遇有丧葬之事,各宗族都会派代表参加,表达哀思,到今天仍然是这样。

3.文化、权力资源的共享

中原联宗虽然松散,但各宗族对于文化、权力资源的尽力争取还是十分明显的,所以联宗也是各种社会资源共享的平台。在西石露头牛氏祠堂,大门外八字墙上写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落款署名是“瑄敬书”,祠堂正殿,悬挂着“状元及第”、“金殿传胪”两幅金字匾额,落款分别是“十六世孙凤山”、“十七世孙瑄”。牛凤山为牛瑄的父亲,他们父子是河南汜水县人(今属荥阳)。牛凤山在汜水、巩县一代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其子牛瑄考中同治四年进士。(16)尽管他们不是济源人,但通过“打锅牛”的传说故事,济源牛氏同汜水牛氏建立起了联宗关系。汜水牛氏所获得的功名、权力就成为济源牛氏共享的资源,他们邀请牛瑄题写匾额、楹联,俨然缙绅大族。南官庄《牛氏家谱》中也有牛瑄的记载:“同治四年,有汜水县十三世凤山者,因其子名瑄身入翰院,来此荣祖。见族众毫无规矩,爰立族规数条,俾族众遵而行之。”因其子考中进士,又入翰林为庶吉士,牛凤山来此祭祖。官庄牛氏精英们突然感觉族人不懂规矩,并批评族人“伐坟内梨果之树,卖村中莲池之土,家庙作为柴园,阴宅竟成牧地”(17),不够一个仕宦大族的风范,于是重整族规,力求使族人行止同牛瑄的翰林地位相称,抬升宗族地位。

宗族网络不但是人们权力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也是文化资源共享的手段与方式。栲栳村李氏先祖李拱,明弘治二年(1489)举人,任晋王府审理,济源县城南街有专门为他建的“奎光坊”,正德《怀庆府志•街坊》有记载。(18)道光年间,奎光坊倒塌,李氏族人又予以重建,并于第二年刻石留念。值得注意的是,碑刻中有“休昌村捐钱二十七千文,马头村捐钱二十七千文”(19)的字样。捐钱人不但来自栲栳村,还有休昌、东马头等处的李氏族人。前文提及,休昌、东马头李氏是通过“七爷分袂”的移民故事同栲栳李氏建立起联宗关系的。源于栲栳李氏的“奎光坊”同样也成为休昌、马头等村族人的荣耀,成为他们可以共享的文化资源,所以他们也积极参与到奎光坊的重建中。通过这一活动,他们也拥有了令人自豪的诗书传统。

综上所述,中原联宗同其他地域的联宗一样,是通过拟制的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地缘联系。但它又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联宗,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是清代中期宗族普遍兴起的产物。面对构建家族历史的难题,人们依据“天下同姓是一家”的原则,相互借用历史信息,构建出家族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大槐树移民的故事传播开来,并且由此生发出很多的“七爷分袂”之类的故事。联宗建立起来的同时,宗族也建立了起来,在明清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宗族和联宗互动而生。依据传说建立起来的联宗十分松散,没有合族祠,没有共同的事业,很多时候是一种族源认同。只有距离较近的联宗宗族之间,才会有较多的联系,共享难得的文化、权力资源。每当逢年过节,宗族之间会相互来往,遇到大事,相互之间也会到场相助,带有浓郁的中原民俗特色。

注释

①《七爷分袂碑》,嘉庆二十一年,碑存济源栲栳村西。

②济源栲栳村《李氏家谱》卷首,1993年。

③⑤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44、280—349页。

④Maurice Freedman: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London,Athlone,1966,Page21。

⑥《任氏祠堂碑》,乾隆三十二年,碑存济源薛庄任氏祠堂。

⑦温县南张羌村《任氏族谱》卷首,年代不详。

⑧任湘:《覃怀任氏五宗洪洞迁徙源流考》,济源西留养村《任氏家谱》(八修),2001年,第521—536页。

⑨济源西石露头村《牛氏家谱》卷首,1915年。

⑩牛旭:《十八祖居址歌》,1922年,碑存济源石露头村牛氏祠堂内。

(11)济源南官庄《牛氏(四门)家谱》,光绪二十六年,第13页。

(12)傅辉:《华北移民后裔异姓同宗现象探微》,《寻根》2006年第5期。

(13)张廷玉:《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学校》,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9页。

(14)李宜瑄:孟县岳师村《李氏家谱》卷首,1935年。

(15)济源栲栳村《李氏家谱》卷首,1993年。

(16)田金祺:《汜水县志》卷五,《教育志》,民国1928年。

(17)牛梦麒:《重修族谱序》,济源南官庄《牛氏(四门)家谱》,光绪二十六年,第10页。

(18)周举:《怀庆府志》卷二,《国都•街坊》,正德十三年。

(19)《重修奎光坊记》,道光三十年,碑存济源栲栳村李氏祠堂内。

责任编辑:王 轲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清代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中原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开发研究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晚霜冻防御及霜后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