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即兴采访
2009-11-30张效景
张效景
即兴采访是记者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时,临时发生兴致而进行的采访。即兴采访作为采访形式的一种,常被记者所采用,并不断显示出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笔者并不否认采访前进行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否认有些采访必须提前查找资料、拟定话题,但未雨绸缪和觅景生情决不能互相代替,只能相互补充。因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那些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场面、氛围、景物都是影响记者思维的外部环境,这样的环境会唤发记者的灵感,使记者产生一种兴致,提出超出准备范围的、高于拟定话题的话题。这也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道理,也应了“急中生智”这句名言。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屡屡采用即兴采访这一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即景生情,及时出击
采访的主体对象是人,而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记者把自己放置在某种情景之中,并与其中的采访对象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这时及时出击,最能采访到真实的东西。1998年8月,针对很多读者来信指出南阳市电信部门服务质量不好的问题,笔者到工业路电信大厅进行采访,接连问了几个群众,大家都说“不清楚”。正当记者一筹莫展之时,突然发现有几十个人在营业大厅内排成长队等待交费,而工作人员却不知去向。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依旧不见工作人员的身影。拥挤的队伍开始嘈杂起来,人们七嘴八舌,纷纷讨论着。记者抓住这个时机,开始进行现场采访。笔者说:“我原来以为大家都是用户。不会太直接地批评工作人员,没想到大家这么厌烦这种行为。”听了笔者的话,一位公务员非常气愤地说:“我前两天来交手机费,被告知电脑坏了,让过两天再来。等了两天,这不,才刚刚19日,手机就停了,耽误了很多事情,没办法。只好抽空来交,都排半个小时了还没见人。你说这多耽误事啊!”一位大爷也接口说:“就是!排队不说吧,交钱也交得怪恼火哩,老是不找零钱,就算是一个人5分钱,10万人就是5000元,你说这全市多少用户,等于黑了大伙儿多少钱啊。”用户们七嘴八舌,不用记者提问。便把他们的焦急和不满统统地溢于言表,他们的语言生动、质朴、深刻。文章出来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电信部门立即改善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次采访的成功,得益于我的临时应变,而这种应变又是受群众的情绪所感染。可以说是情景感染了我。便能与被采访者的情感融为一体,采访出这活脱脱、真切切的语言。
迂回采访,寻找契机
人物活动的音响是一切实况音响中最富于思想性的。而人物谈话又是一切人物活动音响中最直接、最初的反映采访对象思想和感情的音响,所以人物的谈话,是做好报道的重要基础,而被采访者和采访者大多是陌生的一对,被采访者又往往是千人千面、万人万心,他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是不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如果我们在采访中单凭事先掌握的一些情况、单凭一连串的提问是难以让人吐露心曲的。记者必须寻找多个切入点,从采访对象的方方面面来调动他的谈话欲望。使他忘记你是记者、是一个陌生人,从而把你当成朋友。把心里的话一吐为快。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活生生的人物语言。为你的报道增色。笔者在撰写《感天动地好军嫂——张荣》中,就对此感触颇深。荣获“1999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这一光荣称号的军嫂张荣,以柔弱之躯毅然承担着全家的重担,照顾着3个患病的老人。抚养3个痴呆兄弟,其爱家孝亲的行为令人称赞不已。文中采访到张荣的婆婆——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当记者问及“您觉得您的媳妇怎么样”时,老太太只是嗫嚅着说:“好……好……”再问“怎么好”时,还是一个字:“好!”记者只好转换话题。与她拉起了家常。当老太太谈到老伴不在时就沉默不语了。记者灵机一动,认为这就是切入点,便直奔主题:“您老伴不在时。您心里很难受吧?”老太太一听。眼圈顿时红了,哽咽着说:“难受得很。我又有病,又照顾不了他。”我马上诱导说:“是媳妇照顾的吧?”老太太回忆起那段伤痛的日子。泪如雨下。便哭着把张荣为患病的公公擦屎倒尿,尽心伺候的场景叙述得生动、感人,令在场的人都唏嘘不已。作品《声声泪,句句情》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记者与采访对象意见相左时,要注意引导话题
如果记者与被采访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甚至性格迥异,当记者采访时会出现你想得到这个答案,而采访对象偏偏由着他的思绪,大讲特讲他所感兴趣的东西。这种情况下。记者就要注意引导话题,把被采访者的兴趣、思想引导到你所关心的话题上。此时,要注意观察被采访者。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寻求契机。从而与自己的提问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不能死板教条,按照事先拟定的思路进行,而是要根据被采访者的兴趣点,两条线或几条线一起采访发展,一举多得。
通过几年的采访实践,我深深感到,即兴采访作为能较好体现媒体优势的新闻采访形式,其采访形式的灵活性,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宣传效果的影响力,都是其他宣传报道形式无法比拟的。即兴采访是一种常搞常新的采访形式,记者必须有较宽的视角范围、开阔的思路和敏感的意识,因势利导,旁敲侧击,抓住被采访者的兴奋点,及时出击。方能运用好这种形式,搞好报道,这决不是简单的采访方式的机械运用,究其实质,它是记者基本功的自然体现。唯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有效地运用即兴采访,令自己的报道出奇制胜。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