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垂钓池塘异育银鲫黏孢子虫病诊断及治疗
2009-11-30张仕林段春山
张仕林 段春山
江苏省仪征市某度假村的一垂钓池塘发生异育银鲫大量死亡事件,养殖者虽自行用药治疗,但未能凑效。笔者经现场实地察看患鱼发病症状,并结合镜检,确定异育银鲫是因感染黏孢子虫而引发的急性死亡,后经及时对症用药治疗,5天后病鱼死亡减少,7天后停止死鱼。现将具体诊断和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 该发病池塘总水面12000米2,平均水深2.8米。今年1月份放养鲫鱼6500千克(至发病时尚存塘约5000千克)、青鱼2500千克、花鲢3000千克,规格分别为0.4千克/条、4千克/条和1.7~1.8千克/条。近阶段平均日投喂颗粒饲料80千克。
2. 发病概况 6月13日饲养管理员在垂钓者钓到的一条鲫鱼鳃部发现有2粒乳白色胞囊,未引起重视,6月16日鲫鱼死亡2条,17日死亡28条,到18日急剧上升至120条。
3. 病鱼症状 发病鲫鱼大多浮于池塘水面,口张开呈缺氧状,游动缓慢,人靠近池边时无反应。捞出几条病鱼察看,病鱼背部体色稍显发黑,眼球稍突出,口腔闭合困难,透过张开的口腔可见病鱼喉上部肿胀并向下突出,甚至堵塞食道。剪开鳃盖,发现鳃丝呈肿胀状,部分鳃丝呈暗紫色,黏液增多,且带有少许污泥,在鳃丝末端不规则附着分布有直径1~1.5毫米的乳白色或淡黄色球形胞囊,单侧数量多为3~7个,多者达10多个。胞囊与鳃丝粘牢度较好,用镊子剥离后观察,胞囊表面有一层厚胞膜,用镊子尖刺穿胞膜后内有乳白色浆状液体流出。再剪破病鱼的喉上部肿胀突出部位,内有一块蚕豆大小的白色浆糊状松软物质,挑少许压片镜检,在镜头的视野中充斥着活动的孢子虫。病鱼离水后鳃部出血,不久即死亡,体表正常无虫斑寄生,但肠中大多无食。
4. 病因分析诊断 结合上述病鱼症状与镜检,确诊该塘异育银鲫患喉部黏孢子虫病。黏孢子虫大量繁殖后侵入鱼口腔上咽部软组织,导致病鱼上喉部肿胀,一方面吞咽困难不摄食,另一方面由于口部不能正常闭合,且鳃部寄生有大量黏孢子虫胞囊,鳃丝充血肿胀,黏液增多,严重影响鳃部进行气体交换,病鱼多因呼吸困难而亡。
5. 治疗方法 针对该病发病快,且已处于发病高峰期,死亡率又较高的特点,遂于19日上午选用孢虫净(主要成分为5%环烷酸铜、盐酸氯苯胍粉等)进行全池泼洒,用量为2500毫升,20日减半再用1250毫升,22日再用2500毫升,连用3次。用药后长时间开动增氧机进行增氧。与此同时,在饲料中按0.8%的比例添加内服中药孢虫克(主要成分为百部、贯众等),连续投喂5天。
6. 治疗效果 用药后死鱼数量明显减少,22日死鱼数量达400条,23、24日死鱼数量均下降到150条,25日死亡30条,27日开始未见死鱼。23日再次去现场察看,人到池边时鱼游动迅速,反应灵敏。捞出2条鲫鱼检查,鳃丝末端寄生的白色胞囊减为1~2个,其余大多脱落,病情大有好转。27日检查时鲫鱼鳃丝末端已无白色胞囊存在,腮丝呈鲜红色,喉上部肿胀突出部位也逐步恢复正常,吃食量也明显上升。
7. 分析与讨论①充分重视外购水产品的检验与检疫工作。事后据了解,该批异育银鲫系年初时从苏北某地购进,而当地恰是黏孢子虫病的多发区,因此属外来输入性单发病例。当初放养时未进行相应的鱼体消毒工作,更谈不上检验与检疫。黏孢子虫病属三类水生动物疫病,是七种危害较大的鱼类疫病之一。垂钓场所的经营者或养殖者从外地购买商品鱼时要及时做好所购鱼体的消毒、检验与检疫工作,以有效阻断疫病的异地传播,避免造成损失与疫病扩散。②平时重视做好预防工作。黏孢子虫在寄生部位的潜伏期长的可达几个月,短的仅一周左右。孢子虫一旦萌发,会迅速发展形成胞囊,胞囊不断扩大,最终寄生部位溃破,胞囊排出后会在喉部形成一空洞,并大量寄生于鳃部。每年的6月份和10月份是异育银鲫黏孢子虫病的高发期。因此,除了每年年初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清塘和鱼体消毒工作以外,在发病高峰期前的5月份和9月份,需投喂药饵1~2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3~5天)进行预防,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③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由于对黏孢子虫的认识不足和黏孢子虫虫体构造的特殊性,使得对黏孢子虫的预防和治疗变得相对困难。一旦发现病状,经确诊后应立即采取内服与外消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治疗,方能起到预期的疗效。但无论选用哪种外用药物,均要采取隔天泼洒用药1次的方法,连续用药2~3次。内服药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停药1周,然后再用内服药一疗程和外泼外用药1次,以巩固原有疗效。如果鳃丝受损较重,为避免细菌感染并发炎症,须用氯制剂进行消毒杀菌1次。
(作者联系地址:张仕林 江苏省仪征市真州东路51号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邮编:211400;段春山 江苏省仪征市大仪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21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