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获奖作品

2009-11-30

雕塑 2009年5期
关键词:导师记忆材料

赵灵均[东北师范大学]《E小调的随想》综合材料40×180cm导师:李东江

作品点评:作品以拉长的人体四肢。增强了舞蹈动作“支条”般的运动感。在简洁的几何式造型语言中,使这组作品的主题表达得富有节奏,体现出作者在当下造型语言趋于某种雷同化状态下的独到视觉思考。

赵文[湖北美术学院]《潮》木85cm×24cm×20cm导师:项金国作品点评:作品造型简洁,概括,作者以大的块面关系表现出了富有张力的体积感。有一种与空间联结的动势。恰当地把握住了雕塑语言的本体特性,体现出作者善于捕捉当下人物精神及外在状态的敏锐视角。

徐永杰[中国美术学院]《三元论的圈套》综合材料100×100×200cm导师:王强、班陵生、陈汉

作品点评:作者运用毛皮等材料作为表现语言,形式较为特殊,意在阐释对原始与当代,虚妄与真知的置疑。在此,平面上(画布)的人与站立在空间中的人之间虽同处一个时空,然而却未必存有必然联系,往往是心在此,意在彼,分不清圈套和真理,表现出了人们认识世界是在迷惘与清晰中交替的,是在伫立与冷静中进行的。

刘东旭(鲁迅美术学院)《雾露霎霞》透明亚克力板

120cm×120cm×40cm导师:霍波洋

作品点评:作者以透明的亚克力板作为对主题的阐释,旨在表现当代人在心理失重下的无助与无奈。作品有一种虚妄的梦幻感,这一视觉印象恰恰暗喻出当代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状态下,内心世界的失衡与难以自持。透过透明板,人体在叠合和分割之中“笔断意连”。这是一件有益的形式实验之佳作。

杜旭渤[东北师范大学]《骁》木、金属

195×98×98cm导师:李东江

作品点评:作品以木材、金属为主要材料,以粗犷简洁的造型塑造了一位坚韧威武的古代武士形象。此作没有过多的表现语言,能够运用木材本身所合有的表现性来突出主题特征,因而更能接受到直观的艺术感受。

王勇[四川美术学院]《木牛》木120cm

导师:何力平

作品点评:作品造型简括整体,从材料本身出发,但又不拘泥于其限制,对牛的形象进行意象化塑造,在似与不似间使形象变得生动。

姚富莹[广西艺术学院]《弱者的衣装》木、铁钉160×120×130cm

导师:何镇海、覃继刚、黄善武

作品点评: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失去灵魂弱小的人类躯壳,在不断反省和追问中寻找到的一种赖以武装自己,像刺猬般钉满铁钉的衣裳。此作以抽象语言象征“弱者”,形式表现上富有想象力。

宋艳[鲁迅美术学院]《秀·哉》树脂20×20×85cm导师:张烽

作品点评:这件作品塑造了几位天真可爱的娃娃,他们动作各异,但神态却透出了一种美好的纯真,能够唤起人们对看逝去的纯真童年的怀念,作者以此来留住记忆,留住幸福。

张璐祺[北京服装学院]《消逝的光年》喷绘、树脂200×300cm导师:马天羽

作品点评:雕像与照片里的形象形成了视觉上的联动,照片里的人物是记忆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又以站立在空间中的“人物”进入现实,使人们感到消逝的事物依然存在。站立的雕像表现的是一位有着典型特征的80后北京女孩,在大人们看来略微有些畸形的O型腿80后典型站姿,BOBO头,蓝白相间条纹海军衫,帆布鞋,45度角仰望微笑,美好而又青春地沐浴着阳光,让人感叹青春的短暂和美好时光总是那么快地消逝。

项一[湖北美术学院]

《国际舞台》树脂80×70×7Dcm导师:傅中望作品点评:作品塑造了两位“奥巴马”,他正从一个空间中走到另一个空间中,其动作不变,而人物的“色彩”却在变化,“奥巴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为自己的立场和思想言说。作者通过对他的描写,表现出自己对国际形势的关注,有着较强的现实色彩。

张瀚文[广州美术学院]《玩具熊》综合材料80×100×1 10×390cm导师:陈克,黄河

作品点评:作品表现作者内心潜在的对于童年记忆的追忆,以物寄情是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作者以“熊”的形象引发出纯真记忆,即便它铁锈斑斑,即使它伪装得冷酷坚强但是还会面对现实,它象征着我们内心的成长。

猜你喜欢

导师记忆材料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