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天的雕刻时光

2009-11-30邓浩然

雕塑 2009年5期
关键词:石材石雕雕刻

邓浩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和雕塑在线网为了给本届毕业的大学生和雕刻企业提供直接沟通的机会,直观地了解石雕工艺的整个流程,增加石雕创作的经验,锻炼动手能力,也为了石雕企业通过活动从学生的作品中吸收新鲜的元素,为企业产品的创新提供新的思维,2009年的盛夏,再次发起创作营活动,“石雕创作营”再次走进了福建省美丽的滨海小镇——“中国雕刻之都”惠安县崇武镇。8月3日的早晨,“西岸风”第二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拉开了帷幕。

“石雕创作营”是“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作品网展”的后续活动。在参加网展的来自国内外36个院校的300多件毕业创作中,由专家评选出15件作品入围石雕营。15位作者分别来自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东北师大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8所院校。由于客观因素的局限性,院校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很少选用石材来做,接触民间雕刻的机会也很少,石雕实践也多在学校里完成。设备和信息都比较有限。因此,大家刚到惠安,立即被这里雕刻行业的规模,石雕艺人精湛的技艺所震撼。石雕创作过程中每位学生都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石雕师傅做助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与师傅的配合成为创作中重要的环节。

15位学生大部分没有来过惠安。只有两名湖北美院的学生曾到惠安做过石雕(湖北美院在崇武设立了石雕实验基地)。他们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很有计划地进行创作,而且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传达给助手师傅。湖北美院刘义忠的作品《粉墨春秋》是两个京剧人物,其中一个人物选用的石材是黑色花岗岩。刚开始人物服装的水袖部分完成效果不理想,因为石头色泽为黑色而且比较坚硬,作品的造型虽然比较生动但是要表达水袖的特征还是比较牵强。所以他当机立断让师傅把水袖的部分去掉,找两块汉白玉替换去掉的部分。师傅立刻理解了他的想法,测量好石材衔接处的尺寸和形状,用汉白玉重新做了_两块水袖,反复比较后用石材专用胶水把水袖粘了上去,又在表面稍加打磨,两种石材“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黑白颜色的对比、石材质地的差别,更能生动地表达出京剧人物的形象。这种想法的实现正是因为深入现场实践而得。

在雕塑的创作中对材料特性的了解和经验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对作品的二次创作。如果材料转换之后还用以前的方法来做,可能就达不到新材料的要求。这个问题在创作营中较为明显。天津美院的陈玉坤在石雕制作中发现师傅根据画好的尺寸从作品的一侧推着做,并且下刀一次到位。他立刻感到这样违背了“从整体到局部”的造型法则,提出这样局部的做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整体不好调整的担忧。而师傅告诉他:石雕和泥塑不一样,石头坚硬又很脆,他的作品形体变化比较大,有些形体又比较薄,所以如果所谓整体的去进行容易使作品在制作后期断掉。所以在画好尺寸并且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必须每次下刀尽量一次到位,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成,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方法。师傅的回答令他豁然开朗。

石雕创作营活动让大家走到了民间石雕制作的第一线。他们在走近石雕企业之后,开阔了眼界,发现了很多民间雕刻中可利用干自己作品的石雕语言和制作的方法。东北师大的权威同学在创作之余,观察了其他师傅的工作。发现石板在刷过药水之后颜色非常的自然,好像是经过了岁月洗礼出现的自然效果。权威马上向师傅请教,也想用这种方法完善自己的作品。他的原作材料是泥塑玻璃钢着色,表面颜色是他的作品重要的语言之一,因为作品的形象是古典四大金刚造像,表面颜色制造出的斑驳效果更能表达出历史文化的悠久意境。而用花岗岩做出之后表面颜色几乎没有变化,显得很平淡,完整度不高。最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他给作品上了颜色,在几种药水的配合下,作品的表面产生了自然的效果,有深有浅的自然渐变好像经过了多年风吹日晒的古代造像。面对不同的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使学生最直接地学到了处理作品的方法。

这种种收获是必须走到石雕制作第一线才能获得的。民间雕刻艺人整天与石头打交道,最了解石材的特性。他们就是研究石头的专家,我们学院教学如果没有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亲自参与石雕制作的整个过程,就会技不从心。任何学科,都是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得以发展和进步的,而艺术更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向前发展。

简短的几个例子并不能完全代表同学们在创作营的收获,每位同学在创作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悟。同学们都感慨:上学时候遇到的好多问题如果当时来这里看一看就豁然开朗了。学生在与石雕师傅的配合中相互切磋、学习。学生把学院培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观点在制作过程中渗透给了师傅,师傅们在帮助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学生的鲜活思维。短暂的交流虽然不能解决学院艺术和民间工艺之间的分离问题,但它对于促进学院与民间的相互借鉴制造了一个契机。而创作营这种方式无疑为学院雕塑和民间传统雕刻相互结合、碰撞、融合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方式。

学生和师傅在石雕营工作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热情的石雕师傅们邀请同学们到家中做客,在师傅家欢乐相聚,敞开心扉地谈天说地。学生们也从师傅们极具张力的闽南语划拳游戏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这浓浓的气氛当中所有的差异和不同都显得那么不重要,大家已经沉醉在美好的夜色和那不用言说的友情中。

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雕塑专业,很少有机会聚到一起交流感受、互相展示。各个美术专业院校的雕塑专业,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各有着地方不同的艺术个性。如果大家能坐到一起交谈各自的艺术感悟和创作学习中的经验,无疑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石雕创作营正是提供了这样的机会。15天的创作,大家吃、住、工作在一起,互相交流各自学习艺术的体会,互相讲述各自在学校的趣事,彼此交换在石雕创作中的体会和发现,无形中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息互通。在车间进行创作,粉尘弥漫,噪声刺耳,但大家的干劲十足,共同在机器的轰鸣和铁石的碰撞声中品尝着创作的快乐。大家在创作的空闲一起到海边烧烤,一起游览崇武古城,一起到鼓浪屿赏景,一张张合影的照片记录下了每个欢乐的瞬间。

15天的日子很快过去了,15件石雕作品诞生了,整体的效果比较好。最后评委们经过仔细斟酌和认真讨论,评选出了石验奖2名,石承奖2名,石术奖1名。“泉州鼎立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为整个活动提供了设施,并收藏了全部的作品。

石雕创作营给同学们的作品在转化材料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延伸了作品更多的可能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刚刚毕业处于迷茫时期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为将来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开拓了眼界、增加了自信。而对于企业来说,大学生新颖的作品为他们带来了新鲜的艺术空气,使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了解了年轻人的想法,直观地感受到了学院教育的成果,为企业的创新融入了新鲜元素。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也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雕塑人之间紧密的交流和切磋,是雕塑事业发展和振兴强大的动力。

15天的“西岸风”匆匆吹过。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15件雕塑作品,而是实践、体会,借鉴、友谊的一次人生体验,它让大家相聚、相识并且成为朋友。对于共同从事艺术专业的人们来说。它的意义会延展到更远的将来。

猜你喜欢

石材石雕雕刻
一种石材种沙湿贴工艺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石材展会“新格局”
雕刻时光
厦门石材展跃居世界第二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