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成非洲人的百货商场
2009-11-30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9日文章,原题:广州的非洲缠绕 为平复因7月份200名非洲人抗议引发的创伤,广州警方正在实行两个月的特赦。加纳商人协会的负责人说:“警方在11月和12月份对逾期滞留的非洲人给予特赦,以使他们现身并返回自己的国家。”
目前约两万名非洲人长期生活在广州,还有几万人因做生意而定期来访。这是自唐朝以来非洲人在广州最大的存在。“如何管理外国人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大挑战”,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李志刚(音)博士说,“随着我们城市的国际化,会有越来越多外国居民。”北京的立法者正考虑制定新的移民法以解决这个问题。
来自非洲的常住人口蜂拥而至,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中非贸易激增的结果。北京奥运前夕,在广州的非洲居民人数达到顶峰。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商人跑到非洲去做生意等因素,使非洲人的流入放缓。他们目前集中居住在几个以“巧克力城”著称的地区,出售为非洲客户量身定做的牛仔服、T恤衫、领带和假发等,有五颜六色的大号裙子,还有拼接图案的宽松裤子。从非洲大陆各地赶来的人同商贩们讨价还价,将成堆的货物塞到塑料袋和盒子里。海运、空运货物的广告,提供的目的地包括拉各斯、洛美、科托努和其他许多广州本地人从未听说过的城市。如果广东是“世界工厂”,那广州则是世界百货商场。
在这个城市的居民看来,非洲人亦福亦祸。他们几百万美元的订单以及在租房、食物和日常用品上的花销,繁荣了这个城市的经济。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欢迎他们。“我不想拉他们”,出租车司机黄靳(音)说,“他们为一两元钱斤斤计较,在不允许的地方下车,有时还发脾气……还有些人贩毒、抢劫,逾期滞留。”
一些非洲人几乎或完全不会讲汉语,这会引发误解和恶感。当地媒体有关非洲人犯罪的报道加强了这些负面形象。李博士说,只有为数不多的本地人直接接触非洲人,比如他们的生意伙伴、饭馆和理发店的人,“这些负面新闻显然不代表主体。多数非洲人是生意人……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住房。”这些传闻也影响了警方,他们加强了检查。”▲(穆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