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年,大众偶像谁做主

2009-11-30

时代风采 2009年19期
关键词:雷锋偶像

建国伊始:战斗英雄、革命烈士

毛泽东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内战的硝烟还未散尽,镇反运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东北亚狼烟四起,朝鲜战争的爆发,把几乎所有大国都卷了进去。这个时期,枪杆子决定生存与发展,枪杆子就是话语权,被树立起的大众偶像,毫无疑问只能是战斗英雄与革命烈士。

董存瑞因“舍身炸碉堡”而闻名全国,女烈士刘胡兰的事迹家喻户晓。董存瑞纪念碑和刘胡兰纪念馆五十年代中期先后落成,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朱德则为董存瑞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1952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一则来自朝鲜前线的报道,讲述志愿军某部通讯兵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的故事。文尾写道:“战斗结束以后,战友们在黄继光的身上找到九个机枪子弹射透的洞口。一个指挥员带着深厚的感情连声地说道:“马特洛索夫,中国的马特洛索夫!”于是首个最正牌的中国“马特洛索夫”正式诞生。

大跃进:生产标兵、劳动能手

战争硝烟逐渐散去,经济和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生产劳动成为新的时代主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拟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一场战天斗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拉开序幕。

“战斗英雄”服从时代的需要。把媒体版面让给各种劳动能手、生产模范。“铁人王进喜”、“掏粪工时传祥”、“好书记焦裕禄”、“铁姑娘队队长郭凤莲”,成为最有代表性的全国知名偶像。“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的名言响彻中国大地。

文革临近,偶像逐渐被“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们所替代。

文革:“俺们这旮都是活雷锋”

雷锋,一位湖南籍战士,从东北走向全国,几乎成为贯穿整个六七十年代的标志性偶像。雷锋生前所在的班被国防部以他的名字命名,国家领导人先后为之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朱德)、“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

随后,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雷锋活动,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即使到今天,“俺们这旮都是活雷锋”仍然传唱大江南北。

改革开放:“靡靡之音”启蒙大众文化

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生活。关于偶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逐渐摆脱政治色彩,随着人性复归,大众文化兴盛,一个个冉冉升起。

文革结束,极左狂潮渐退,科学知识推动生产力的观点再次被确立,勤奋学习,建设四化的偶像走进人们的视野。张海迪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国人,这个高位截瘫,刻苦自学文化的女子被定为全国宣传的偶像,并获得“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极高赞誉。1989年,四川石棉县中学生赖宁,因救山火牺牲,被团中央和国家教委授予“英雄少年”称号,在全国青少年中掀起学习大潮。

七十年代末,陈景润成为公众偶像之时,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已穿透战云密布的海峡,突破层层围追堵截,在年轻人中私下疯狂传播。她那甜美柔情的歌声,预示着一个真正大众偶像时代即将来临。

八十年代是港台偶像“执政”,日本美国偶像辅佐,那时能够与他们略微抗衡的大陆偶像,影视方面有个刘晓庆,流行音乐方面有个崔健。奏响才刚序曲,一个全盛的十年亦迫不及待地向人们走来。

鼎盛年代:天王当道,诸侯割据

港台文化产业经过七八十年代黄金期的磨砺,以成熟身姿进入日益开放的大陆市场,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九十年代初,原有的偶像继续开疆拓土,巩固阵地;老道的港台造星工厂令人目不暇接,小虎队热潮方兴未艾,香港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已率领千军万马滚滚杀来,经过一番激烈争夺,最终与台湾的四小天王(林志颖、金城武、苏有朋、吴奇隆)罢战讲和,大家“联合执政”吧。但诸侯割据的局面总也解决不了,有力的挑战者一个接一个出现,王菲、孟庭苇等巾帼偶像统治着另一个“国度”。

粉丝们对大众偶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爱他的优点,爱他的缺点,爱他的人,爱他的狗。随着录像带、LD、VCD、DVD的交替兴起,欧美影视歌偶像,不管是过气的,还是当红的,一口气来个诺曼底大登陆,各自打出一片天。

二十一世纪:我的偶像,我做主

韩流是新千年的新景象,这个词,据说最早由某京城记者在20世纪最后一年所创,那年人们开始感到“寒(韩)意”。五六年内,李贞贤、Rain、张东健、张瑞希、裴勇俊、李英爱、权相宇、全智贤、东方神起等韩国偶像如潮水般涌来,一浪比一浪澎湃。

本土最值得一说的当然是刀郎和“超女”的崛起。在此以前,人们从未感受到本土偶像能红到如此发紫的地步。有人开玩笑说,每个公共厕所、每辆出租车、每个发廊都能听到那高亢沙哑的歌声。以前的偶像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已金光灿烂,这一次,平民大众共同参与、目睹了山鸡变凤凰的全过程。李宇春2005年10月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堪称中国偶像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超女”们狠狠遏制了一下韩流的汹涌势头。

进入本世纪头十年末期,生活多元化,品味个性化必然导致偶像阶层大力分化。易中天、于丹作为学术超男超女红遍大江南北,又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韩寒、郭敬明等文坛超男的影响力,亦不亚于某个影视明星。如今年轻人奉行的王道只有一条:我的偶像,我做主。

这60年,偶像史经历了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政治型偶像到大众化偶像的过渡,这是中国人心智的第一次解放,宣告了政治不能再完全统治人的内心;二是偶像的分散,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成为全民偶像,人们的兴趣点越来越分散,对一个偶像的看法也可能越来越不同,这是第二次解放,也是中国社会多元化的见证。

猜你喜欢

雷锋偶像
接过雷锋的“枪”
雷锋章在3月闪耀
偶像报
请叫我雷锋
我的偶像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