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

2009-11-30

职业·中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元器件电工

左 辉

《电工基础》是一门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电工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与素质教育、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技校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是掌握高新技术的需要,而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能单从书本上学,还须通过实践获得。因此,笔者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搬进电工实验室。例如,在讲授元器件识别这部分内容时,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很难想象出真正的元器件是什么样的。即使教师对学生讲过以后,他们见到这些元器件实物,仍不知如何识别和区分,尤其是角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这种外观比较相近的元器件。为此,笔者把这些内容放到实训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并用仪器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识别元器件,也学会了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对所测量的元器件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真正理解了“标称值”、“实际值”、“误差”等名词的含义。

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将各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这是职业教育的需要。在课堂上,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四至五人为一组,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轮流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对有分歧的地方由老师进行引导、补正。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协作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对所学的知识不但加深了理解,而且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并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是所有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此,在课堂上,笔者将《电工基础》的学习与其它课程尽可能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学生画电路图时,笔者不提倡手画,而是要求学生用电脑软件画电路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又如,在讲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时,笔者结合仪器面板上的英文,以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仪器设备上每一个按键、每一个旋钮的功能,再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及演示,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并提出问题,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从而为他们今后独立使用新的仪器设备奠定了基础。

这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引探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习教学

课堂教学在实习教室中进行,并不意味着实习教学的任务完成了。技校学生不仅要学懂理论知识,还要对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准确操作,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同时,还应了解市场。例如,功率因素的提高这部分内容,应要求学生在实习教室中亲手接好一个日光灯电路,并以日光灯这个感性负载电路为例,观察并联电容后功率因素的变化,再让学生到电子市场去实地考察各种规格、各种容量电容的价格。这样,他们对功率因素提高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

在实习教室中,笔者还要求学生拆装鼠笼式电动机,自制小型变压器及缠绕电感线圈,并鼓励他们将这些自制的产品应用到自己的课程设计中去,如自制无线话筒等。经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很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自觉地通过实践补充自己的知识欠缺点,将所学的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组织生产并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学完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后,都要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贯穿起来,针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做一个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件实用物。例如,学完《电工基础》课后,安装万用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后,自制无线话筒或安装调试扩音机;学完高频电子技术后,安装调试对讲机等等。这是实习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此外,笔者所在的学校还与很多公司企业联系,建立了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通过从实习教室训练到校外实训基地训练来了解、熟悉、直至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并通过这些实践找出自己学习中知识的欠缺点,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因此,电工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元器件电工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糊涂的维修工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炭黑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元器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