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管理
2009-11-30吕英杰
吕英杰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的管理。
一、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中学生缺勤和迟到的现象较为严重:教师对课堂互动环节缺乏有效控制,课堂过于活跃,常处于无序与失控状态;教学环境较差,设备的软硬件经常无法正常运作,导致课堂成为自由活动的场所:教师对教学的准备不充分,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对学生基础差异的估计不准确,统一进度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逐步较少。
2、产生问题的原因
经过分析,发现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源于课程与教学。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想学、爱学,才能进一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深入、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必然关系,努力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总目标,而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教学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
二、计算机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1、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目标的实现
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保持安静和驯服,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课堂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争取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是指学生投入有价值学习的时间,不是分配给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间;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指向全体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求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发展全体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2、确保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操作过程顺利进行
要想保证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课堂管理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与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操作程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设计课堂管理规则、提出课堂管理规则、实施课堂管理规则、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其中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指的是,教师把教学活动的环境和对学生的期望转变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规则;提出课堂管理规则是在设计、制定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向学生阐述课堂上须要遵守的各项规则,让学生知道不遵守或者无视课堂规则的后果;实施课堂管理规则是指课堂管理规则确立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严格按规则行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在规则的指导下监控学生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反思、修改课堂管理规则指的是教师要对课堂管理行为和课堂管理规则及时进行的反思,并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改完善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
3、确定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实现计算机专业的课堂管理目标,在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计算机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环境的关系、学生和环境的关系。课堂管理就是协调教师、学生、环境的关系,以实现课堂管理目标。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管理,除了实现传统课堂管理目标之外,更要重视协调好教师和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因此,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课堂系统中的各要素功能及相互关系,做到综合协调,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的因素。
若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以课堂管理的规范性为前提。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则的设计语言表述要规范,规则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现实条件,规则的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规则的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则的设计执行:规则执行后一定要及时反思、修改、完善。适合课堂教学的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设计、实践、修改的反复过程,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计算机教学的课堂管理是由一系列规则控制的外显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学生和环境进行调节、控制的行为,因此计算机课堂管理规则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完成某个具体教学任务时,要求学生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完成哪些操作,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任务的奖惩规则是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的行为是什么等。只有课堂管理规则具有可操作性,才有利于教师管理,同时也才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执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