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和孩提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2009-11-30李昱亮
李昱亮
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不足三年的年轻教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得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积极、认真听讲,进而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不当的教学方法,则无法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老师也感到很伤自尊。后来听北师大附中历史教师纪连海讲:过去上历史课,学生有打瞌睡的,因为照本宣科讲历史,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后来在听相声中受到启发,就把相声艺术带进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在相声艺术中,笔者对“抖包袱”非常感兴趣,尝试引用到专业课教学后,效果不错。“抖包袱”是相声艺术里的一个专用术语,是指为了逗听众开心,事先埋下伏笔,最后揭示谜底,从而收到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效果。另外,为了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笔者想到了孩提时代玩过的“滚雪球”游戏。“滚雪球”是在雪地上玩的一种游戏,由一个人首先做一个小雪团,然后在雪地中大家一起滚动推动雪团使之体积越来越大。不论是“抖包袱。还是“滚雪球”,都是可以激发和加深学生认识与理解的教学方式,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这两种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在课堂中采用“抖包袱”的方式
因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较多抽象的内容,若能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巧抖“包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课堂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1、“包袱”的设计应典型,有利于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相声艺术中的“抖包袱”,是先进行铺陈诱导,故意遮掩,在听众产生审美渴求甚至急不可耐的时候,将最有张力的信息透露出来,给人以始料不及的刺激,产生瞬间爆发力,从而形成一种高强度的兴奋点。在教学中“包袱”的设计上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水平与特点,不宣过多过深,并且应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如何突破上加以精选。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当,并贴近学生实际,使大家有话可说,产生互动。例如:在讲“Core JDraw中变形工具”一节课中,笔者首先给学生讲中国古老的吉祥动物火凤凰,讲述火凤凰的传说,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画出一个正八边形,对学生讲我可把八边形变成一个美丽的凤凰图形,并且只需要两步的操作即可。由此设下悬念,但是笔者并不马上讲解如何操作,而是引导学生看书本上的理论介绍,激发学生看书的欲望。等待几分钟以后,开始讲解如何操作,此时,要结合书本上的概念,细致入微地讲解步骤。并最终演示出八边形如何变成了美丽的火凤凰。
2、料“包袱”的时机应恰到好处
“包袱”应针对具体情况适时地抛出,让课堂锦上添花,成为唤起学生有意注意且记忆深刻的亮点。如讲解“变形工具”这节课时,笔者选择在教学内容进行到快一半时,有些学生开始疲倦,难以形成有意注意时,抛出预设的问题,抖出包袱,让学生的思想重新集中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讨论结束时仍意犹未尽,觉得这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所以,“抖包袱”不仅仅要设计“包袱”,更要对抖“包袱”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1)情境引入时”设计包袱”。引入新课的首要任务,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引导入教学情境是产生求知欲的必要条件。引入新课的时候,“包袱”言简意赅,短短的几句话,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同学们对知识学习的欲望,为本节课的讲解埋下伏笔。
(2)突出重点时“开始抖包袱”。重点时“包袱”的抖出,就是用事先设计好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教师此时和学生一道去寻找去发现,当学生直接抓到实质性的东西时,产生了窥~斑乃见全豹的感觉,还伴有原来如此的成就感。
(3)知识应用时“层层抖包袱”。知识应用这一环节很重要,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才能达到熟练掌握。通过出题、答题、纠错,层层抖包袱,让学生不断产生满足感。
(4)总结提高时“彻底抖包袱”。课堂小结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这一环节相当重要,总结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学习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过程中存在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必须——交待清楚,让学生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包袱彻底抖开。
二、在实践课教学中多采用“滚雪球”的方式
“滚雪球”式教学,简单地讲就是老师示范、学生动手、讨论,学生再自学、再交流、再讨论,教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整个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交流讨论为特色、以教师精讲为补充。其具体做法是:
1、精心设疑导入
在学生自学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导八新课,其形式要新颖、活泼,要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导入方式多种多样,笔者主要采用的是实物导入,例如讲授贝塞尔工具绘制美丽的杯子时,我拿起我常用的水杯,然后问学生:我的杯子好看吗?我想让我的杯子变得好看些,可以吗?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教师演示操作
本环节是第一次“滚雪球”。通过新课导入,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后,教师开始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是:演示过程要把握好节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了解什么时候有可以演示快一点,什么时候要慢一点,甚至要演示多次,由于是滚雪球的引导操作,稍微一点点的操作让学生没有看懂,就会影Ⅱ自到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熟练度,甚至会放大这一点点的细微不足。
3、个人独立练习
此环节是第二次“滚雪球”。经过老师的演示,学生学到了贝塞尔曲线的基本操作,此时教师安排学生练习,独立完成。该环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做课本例题,要求独立完成后再与老师的范例作品对照,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其二,由教师做辅导,对学生在第一次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做出解答,并指导学生进行更正。
4、多人讨论、创新尝试
此环节是第三次“滚雪球”。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相互查看作品,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然后相互修改不好看的地方。并且吸收他人的优秀之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修改。
5、引导创新,交流合作
此环节是第四次“滚雪球”。由老师提出修改的方案,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交流如何实施方案。
6、小组创新合作
此环节是第五次“滚雪球”,各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参与。这个环节是学生自己对开始做出的图形进行修改创作,老师要注意观察,在学生遇到理论上的困难时,要及时帮助引导,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的“盲点”,老师也可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启发性和引申性的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7、教师精讲概括
此环节是第六次“滚雪球”,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学生之间多次交流讨论,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简单的内容。此时,需要教师精讲,主要抓住工具使用以及创意的中心和实质,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梳理、描绘、引申、启发、概括。
8、训练评改、总结
此环节是第七次“滚雪球”,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要求以老师的作品为蓝本设计创意杯子。完成后,由各个小组学生相互评改自己的创意杯子,最后老师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做出总结。
以“抖包袱”激发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以“滚雪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愿意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自己做。让学生学进去、用出来,既能领会书本上的概念知识,又能对实用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水利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