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林田径世锦赛田坛格局裂变看中国田径的突破方向
2009-11-29鲁国斌刘金凤
鲁国斌,刘金凤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从柏林田径世锦赛田坛格局裂变看中国田径的突破方向
鲁国斌,刘金凤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收集整理了第11届和第12届田径世锦赛金牌榜和前8名运动员团体总分等数据资料,通过对第11届和第12届田径世锦赛前8名运动员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客观描述世界田坛竞技水平的格局变化、发展走势以及其规律特点。同时,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田径运动员世锦赛的得失,寻求其田径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田坛由美国“独霸江湖”的格局正在向美国和牙买加“两强争霸”裂变,奖牌分布从“多元化”向“集中化”回归,牙买加、肯尼亚不断崛起,欧洲集团中俄罗斯、英国等在衰退。中国田径在世锦赛成绩的反弹增强了信心,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组建科学训练基地等是中国田径发展突破的方向。
田径;世锦赛;格局;裂变
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于2009年8月23日在柏林降下帷幕,9天的赛事里,共产生了47金、48银和47铜共142枚奖牌。参赛国家和地区202个创造了历史纪录,47项比赛中,有3项世界纪录被打破,分别是男子100m、200m以及女子链球。牙买加队成为了新传奇的缔造者,牙买加领军人物博尔特一人夺得3枚金牌,在100m和200m决赛中,分别以9.58s和19.19s的惊人成绩刷新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成为了继卡尔-刘易斯后的又一个田坛巨星。波兰选手沃勒达兹克以77.96m的成绩打破了女子链球的世界纪录,埃塞俄比亚长跑巨星贝克勒成为男子5000m和10000m的双料冠军,美国跳远名将菲利普斯在本届大赛上成就了世锦赛三冠王的伟业。笔者通过对第11届和第12届田径世锦赛前8名运动员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客观描述世界田坛竞技水平的格局变化、发展走势以及其规律特点,同时,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田径运动员世锦赛的得失,寻求其田径发展的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第11届和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各项比赛成绩前8名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体育资讯网、新浪网收集查阅了第11届和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相关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从各国奖牌分布看世界田坛格局
1)从“独霸江湖”向“两强争霸”裂变 若干年回忆起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时,人们可能忘记任何人或任何事,但唯独不会忘记尤塞恩-博尔特。在本届田径世锦赛开幕前,大家预料博尔特获得3金的把握极大,但很少有人想到他会用意外“嚣张”的成绩让世界惊叹。这位神奇小子率领牙买加队打破了美国田径“巨无霸”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第11届世锦赛美国队以14金、4银、8铜独占鳌头,笑傲江湖,位居第2的肯尼亚只获得了5金、3银、5铜。而本届世锦赛赛前美国队就表示,这次世锦赛是美国夺回2008年北京奥运会失去的众多荣誉的最好机会,同时也是向伟大的杰西-欧文斯致敬的最好机会。因此美国派出了包括男子100m和200m双料冠军泰森-盖伊,女子200m、4×100m以及4×400m其3块金牌得主菲利克斯在内的明星阵容。虽然美国队最终以10金、6银、6铜守住了第一,而牙买加则以7金、4银、2铜飞速飚升至第二的位置[1]。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个“狂人”博尔特,使得美国“独霸江湖”的田坛格局裂变为美国、牙买加“两强争霸”。牙买加夺取奖牌主要依靠短跑、跨栏项目,他们在短道上完全压制了美国的优势,美国人只是凭借全面整体优势和深厚底蕴才未被撼动老大位置。确切地说,美国是“田径强国”,而牙买加则是真正的“短跑强国”。继美国、牙买加之后肯尼亚排名第3位,牙买加和肯尼亚的崛起将俄罗斯挤到了金牌榜排名第4的位置,这也是俄罗斯首次未进入前三甲。肯尼亚、俄罗斯、波兰、德国、埃塞俄比亚、英国等众多国家属于第2集团的队伍,田坛格局因牙买加与肯尼亚的崛起发生变化。
2)从“多元化”向“集中化”态势回归 第11届大阪田径世锦赛,47枚金牌分属22个国家,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全部金牌被24个国家的运动员所瓜分[2]。而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登上金牌榜的却只有19个国家,美国的金牌仍达到10枚,牙买加金牌数增加到了7枚,肯尼亚、俄罗斯各有4金,四强拿走了25金,占47枚金牌的53.2%。本届世锦赛俄罗斯派出上百人的强大阵容参加了绝大多数项目比赛,由于撑竿跳高女将伊辛巴耶娃大意失荆州,只是凭借男、女3项竞走和男子跳高冠军,才以4枚金牌跻身四强之列。北京奥运会,德国队寸金未进。这次借举办田径世锦赛之际,他们收获了男子铁饼和女子标枪2项冠军。波兰这次不仅夺得女子撑竿跳高、链球2项冠军,还创造了女子链球世界纪录。此外,本届获得2枚以上金牌的国家数增加,第11届大阪田径世锦赛金牌不少于2枚的仅7个国家,北京奥运会为5个,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增加到了11个。夺得1枚金牌的国家却减至8个,而第11届大阪田径世锦赛、北京奥运会分别有15、11个。141枚奖牌从第11届的46个国家减少到只有37个国家分享。无论是金牌还是奖牌走向从“多元化”向“集中化”态势回归。这种现象表明,田径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想从强国手中获得金牌和奖牌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2.2从奖牌地域性分布看世界田坛格局
表1 11~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区域性分布表
注:因跳高有并列名次,故奖牌总数有47、48、46之分。
1)欧美抗衡愈演愈烈 表1统计了第11、12届田径世锦赛6大洲的奖牌情况[3,4],可以看出,在地区奖牌分布上,以美国、牙买加为代表的北美洲,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和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为代表的非洲仍然是当今世界田坛各有优势的的三大集团。在近2届世锦赛中,他们均包揽了141枚奖牌中的125枚,占88.7%。欧美两强11届获得奖牌105枚,占74.5%,其中欧洲收获59枚奖牌,占41.8%,美国收获46枚,占32.6%。从奖牌总数看,大阪世锦赛中欧洲要比北美洲占有优势,但从金牌总数看,北美洲获得47枚金牌中的18枚,占38.3%,欧洲获得15枚金牌,占31.9%,北美洲的夺金能力更强于欧洲。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同大阪世锦赛相比,欧美两强抗衡更是愈演愈烈,欧美两洲在奖牌总数上平分秋色,142枚奖牌各获51枚,共计102枚,占71.8%,各占35.9%。欧洲在夺取奖牌的国家数也从第11届的22个降至15个,北美洲则从7个国家增至10个。欧美两洲的一升一降形成了反差,俄罗斯的衰落致使欧洲的奖牌总数的优势不复存在。在金牌战的争夺中,牙买加异军突起,以“闪电”博尔特为代表的短道旋风从北京刮到了柏林,北美洲获得19枚金牌,占40.4%,而欧洲只获得14枚金牌,占29.8%,北美洲在金牌争夺战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本届世锦赛欧美的对抗以北美洲压倒欧洲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
2)非洲新贵继续崛起 非洲军团是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世界田坛新贵。追溯到第10届世锦赛时,他们只获得6枚金牌,在日本大阪,他们夺取了8金、5银、7铜共20枚奖牌。本届世锦赛,非洲军团稳扎稳打,继续抢占地盘,扩大在中长跑领域的优势,夺取了8金、9银、6铜,比第11届多出3枚奖牌。非洲黑旋风主要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为代表,中长跑领地是他们铁打的营盘,肯尼亚作为非洲的田径大国,在中长跑、马拉松和3000m障碍项目上的人才济济使他们能够在世锦赛上有稳定发挥。在男女10000m和5000m项目中,埃塞俄比亚优势明显,第11届世锦赛的金牌数虽然与第10届的3枚相同,但银牌和铜牌分别少了3枚和2枚,加上肯尼亚成绩出色,因此被挤出了前3名。其实,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可谓“仇”来已久。
3)亚大弱旅进步缓慢 亚洲和大洋洲还有南美洲同为世界田坛的弱旅。亚洲在第11届世锦赛中,中国收获金、银、铜牌各1枚,巴林获1金1银,还有卡塔尔、土耳其、日本、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都有奖牌进账。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亚洲共夺得3金3银6铜,比第11届只多1枚奖牌,也只是苦苦支撑,小有进步。亚洲除了中国的女子马拉松金牌,另2金属于西亚的巴林。巴林的卡梅尔、贾马尔分别带回了男、女1500m金牌,这也是该国在世界大赛上所获的最好成绩。另外获得奖牌的还有日本、塞浦路斯、土耳其、卡塔尔,但获奖牌的国家数从第11届的8个降至6个。大洋洲主要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撑门面,第11届大阪世锦赛澳大利亚夺得2金,新西兰获得1金。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澳大利亚再夺2金2铜,获得金牌的项目是男子撑竿跳高和女子铁饼,新西兰获得1枚女子铅球金牌。南美洲在第11届依靠厄瓜多尔和巴西获得1金1银,而本届世锦赛却无所作为,颗粒无收,与奖牌无缘,也真是处境尴尬。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在短期内还难以对北美、欧洲、非洲构成威胁,还需卧薪尝胆努力追赶。
2.3从团体总分看世界田坛群体实力
生病的时候,在宝宝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长辈亲朋,人多吵闹,不利于宝宝休息,同时人多室内空气相对污浊,不利于肺炎的康复。因此,宝宝房间人不要太多,探视的人逗留时间尽量缩短,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但须避免过堂风。
奖牌分布反映了顶级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格局,而田径运动会的团体总分则更具体准确的反映出整体竞技实力和项目群体优势,从另一角度验证了竞技水平的厚度。近2届田径世锦赛团体总分(表2)前10名国家发生了变化,这种分数值的变化也是世界格局的变化表现。大阪世锦赛前10名中北美洲占2席,欧洲5席,非洲2席,亚洲靠中国队排名第8占一席之地。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欧洲减少了一席,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排名第9获得一席。牙买加把俄罗斯挤到第3的位置,自己坐上第2把交椅,埃塞俄比亚从第9上升至第7的位置。中国队从第8降至第10名。就各国田径整体水平而言,美国队总分第1实至名归,他们男女队实力平衡,总分遥遥领先。但在世界的包围与追赶中实力逐步被削弱,特别是牙买加的腾空出世,美国人长期统治的男女短跑项目被牙买加抢走大部分地盘,霸主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毕竟有雄厚的夺金得分能力,总分中除男子10项、女子8项没有得分外,在短跑、中跑、跳跃、投掷等绝大部分项目上全面开花,均有收获。
表2 第11届和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10名团体总分一览表
图1、图2全面客观的表现了6大洲男女团体总分的比值状况,按地域对第11届大阪田径世锦赛团体总分的依次排名是:欧洲921.3分(男373.5、女547.8),北美洲573.5分(男350.5、女223),非洲246分(男156、女90),亚洲149.2分(男77、女72.2),大洋洲33分(男11、女22),南美洲33分(男26、女7);第12届世锦赛团体总分排名依次为:欧洲726.5分(男352、女374.5),北美洲602.5分(男304女298.5),非洲274分(男167、女107),亚洲122分(男53、女69),大洋洲63分(男40、女23),南美洲25分(男9、女16)。欧洲由于得分国家多,各项目整体实力平均,团体总分位居第一,同第11届比,欧洲下降了7个百分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得分国家从24个减少至20个。北美洲靠老牌劲旅美国人和牙买加短道上的超强实力和整体发挥,团体总上升了将近4个百分点。之所以未赶超欧洲,是因为牙买加抢占的不少是本洲兄弟美国的地盘,他们只能屈居老二。非洲黑旋风主要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为代表,中长跑领地是他们铁打的营盘,且人才济济,排名第3实属稳坐钓鱼台。无论是亚洲还是大洋洲和南美洲要想赶上欧美非3洲,也只能望而生叹。
图1 第11届田径世锦赛6大洲团体总分比例图 图2 第12届田径世锦赛6大洲团体总分比例图
2.4中国田径收获“三色奖牌”
中国有32名运动员参加了柏林田径世锦赛,其中男运动员12名。因为没有刘翔压阵,“缩小规模、低调出征”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15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1金1银2铜的“三色奖牌”。还有一个第4、6、7、8名,3个第5名,列奖牌榜第13位,获得团体总分51分,总分榜第10位。成绩好于第11届的金银铜牌各1枚,奖牌成绩为近8届世锦赛最佳。为中国获得这枚唯一金牌的是21岁的女子马拉松选手白雪,成绩是2h25min15s。在最后一项即将落幕的第9d,终于在这座1936年奥运会的主赛场奏响了中国国歌。女子马拉松中国老将周春秀以2h25min39s获得第4名,朱晓琳和孙伟伟分获第5和第13名。由于本次比赛同时还是世界杯团体赛,中国队获得了团体冠军。此外,王浩在男子20km竞走项目上获得银牌,刘虹在女子男子20km竞走项目上摘得铜牌,而巩立姣获得女子铅球第3名。也许是“哀兵”必胜的道理,也许是北京奥运会的“蝴蝶效应”,中国田径队在柏林接连颠覆人们的常规思维,“85~90后”的小将们一扫阴霾,使得中国田径迅速反弹。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收获的不仅是奖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信心。还有夺取奖牌队伍的年轻化和女子马拉松跑的集团优势凸显,让我们看到了2年后的大邱世锦赛和3年后的伦敦奥运会的希望。
3 中国田径发展的突破方向
3.1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协调发展
现今世界田坛清晰的划分了各自区域,短跑是牙买加人的主战场,中长跑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领地,田赛则是欧洲选手的专属地盘[5],不过美国可以全方位争锋。属于中国田径的铁打地盘在哪里?思考本次世锦赛的成败得失,明确新周期田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必须面对和选择的。多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我国田径有自己的优势项目,毫不动摇地全力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才是方向。优势项目要突出发展,女子中长跑、马拉松、女子投掷、男子跨栏跑、男女竞走等世界大赛得过奖牌项目要重点抓。我国的举国体制已得到世界的公认与效仿,利用体制优势,全国一盘棋,把优势项目做大做强,做成集团作战。使所有优势项目都能像这次女子马拉松跑一样,中国运动员可以利用集团优势制约对手,期望在多个项目出现这种场景。潜优势项目要突破发展,应该明智地选择技术型的项目,在夹缝中求生存。特别注重批量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切忌运动员的断档现象发生。
3.2搭建国际交流与比赛平台
在体育领域,中国田径的“洋务运动”不尽人意,而体育的国际化是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流动越来越多,形成了“四海一家”体育局面。牙买加的大批短跑好手每年都去美国的训练基地训练,和美国选手一起切磋交流。日本每年请盖伊、鲍威尔等强手来本国训练,并测试其相关身体数据做出科学分析。美国这2年中长跑实力明显增强,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华人教练李犁,他是2007年全美田径最佳教练,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田径队的领队[6]。肯尼亚因为聘请的外籍田径教练太多,已出台了专门的管理条例。中国田径必须加快和世界交流的脚步,这次竞走队尝到了向外籍教练学习的甜头,应该说是开了个好头,今后更应该将这种“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经验加以推广,加大力度并不断坚持。要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扩大国际交流的机会,形成“国产教练”与“进口教练”优势互补的最佳组合。运动员要增加国际比赛的频率,把更多队员、教练送往国外训练、参赛,提升训练理念、方法,提高训练水平。
3.3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
中国选手连续比赛能力非常欠缺,不少运动员在及格赛中表现不错,特别是年轻队员在资格赛里全力以赴,而决赛比预赛成绩还差。而很多国外的高手预赛都有所保留,优异成绩在决赛中出现。另一现象是比赛发挥能力差,大部分运动员在世界顶级赛事里不能正常发挥水平,更不能超水平发挥。创造好成绩往往是国内赛事或非重大比赛,当然这与运动员年龄、比赛经验、大赛压力有关,如何调节运动员赛前心理和最佳竞技状态,包括适宜运动强度与运动量是需要探讨的。需要进一步加大科学训练与科学创新与田径运动的结合。
3.4组建高水平的科学训练基地
我国没有高水平的科学训练基地,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因此,组建高水平的国家田径训练基地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家计划直接投资8.4亿要把北京体育大学建成全国最大的田径训练基地,建成后将以此作为龙头,带动全国其他各基地的建设[7]。基地建设可以按项群分,如耐力基地、投掷基地、短跳基地等,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基地与重点项目协同发展,加强基地的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最终形成集科研、训练、比赛、生活、娱乐、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田径训练基地。
4 结 论
1)世界田坛正在发生变化,由美国人“独霸江湖”转变为美、加“两强争霸”的格局,牙买加、肯尼亚田坛新贵不断崛起,传统强国俄罗斯在衰退。白俄罗斯、英国等也是今不如昔。
2)田坛争夺奖牌的“多元化”态势正在向“集中化”回归,以美国、牙买加为代表的北美洲成为主宰世界田径的最大赢家,欧洲的整体优势大大削弱。
3)田径项目的地域性特征明显,短跑属于北美洲人,中长跑属于非洲人,田赛属于欧洲人。亚洲、大洋洲、南美洲特征不明显,田径水平总体发展虽呈上升之势,但发展缓慢。
4)中国田径强势反弹,重建信心。明确今后发展方向,突出发展优势项目,突破发展潜优势项目,尽快适应田径国际化趋势,搭建国际交流与比赛平台,建设科学训练基地,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1]李莹.柏林世锦赛落幕美国完美收宫新贵崛起俄惨遭滑铁卢[EB/OL].http://sports.sina.com.cn,2009-08-24.
[2]郭春阳,张玉超.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田坛竞争格局[J].体育文化导刊,2009,(2):37~40.
[3]华奥星空.新浪网2009柏林田径世锦赛最终奖牌榜[EB/OL].http://www.sports.cn,2009-08-16.
[4]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2009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EB/OL].http://www.sportinfo.net.cn,2009-08-23.
[5]王乐乐.哀兵出征收获16年最佳结局,中国田径前景光明OR昙花一现[EB/OL].http://sports.sina.com.cn,2009-08-25.
[6]张玮.数字盘点柏林世锦赛:一个强人贯穿两强争霸[EB/OL].http://sports.sina.com.cn,2009-08-24.
[7]张军波.第十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述评[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4):60~64.
[编辑] 洪云飞
G82
A
1673-1409(2009)03-N096-05
2009-06-07
鲁国斌(1953-),男,1979年大学毕业,教授,现主要从事田径训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