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战役阵中文电追踪(二)
2009-11-28王庆和
王庆和
敌变我变开辟吕梁战场
我四纵西进吕梁后,正准备西渡黄河,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在张宗逊司令员率领下,这时已进至延安附近,军委保卫延安的部署已大致就绪,只待胡军发起进攻。蒋介石此时发觉我陈赓率部西进吕梁并开辟了通往延安的通道后,深感对其偷袭延安之主力的侧背形成严重威胁。因而急将已渡黄河进至宜川的第一整编师、第四十七整编师又调返河东,以进犯吕梁,驱走对其威胁之我纵。鉴于情况突变,毛主席当机立断,即于24日电令我四纵:“暂缓西进,就地协助吕梁部队开辟吕梁战场,视机迎击胡军。”
陈(赓)谢(富治)25日致电军委:“我们已按照24日20时电停止西渡,执行攻占隰县、蒲县、乡宁、吉县任务。我军作战依赖大量手榴弹解决战斗,吕梁手榴弹缺乏,如何解决,是否由延安设法运给一部,请即复。”军委当日电示陈谢:“对隰县之作战,事先应有周密之准备,以期尽歼。”当日,陈谢复电军委:“攻隰县、吉县、蒲县,估计无大问题,但在此地区大规模作战,则甚困难,因无壮丁,无粮食、村庄少、运输困难,群众条件不好(使用法币——原注),对我不利。二、请由河西派几个游击队,扫清河东岸敌人,打通交通,开辟工作……”接着,军委毛主席对“发展吕梁区以保卫延安巩固太岳”及时作出更加明确的部署,于26日致电陈谢并告王震、罗贵波:“一、为威胁临汾、河津、禹门、吉县等处胡军,延滞其北进时间,除攻隰县所必要之部队外,其余各部应迅速南进攻占蒲县,并相机攻占乡宁,攻占南面一切阎顽所守之薄弱据点。派遣几个支队迫近吉县(该城已有九十师一个旅——原注)、禹门、河津、临汾各胡顽据点,开展游击,愈快愈好。二、据王(震)罗(贵波)报,二十四旅在大宁得粮5万担,证明吕梁各县阎顽掠夺人民之粮食甚多,只要打开据点便有粮食。望通令各部注意保存为持久计。三、必须说服全体指战员,不要讨厌吕梁居民落后、物质困难,应使人人明白发展吕梁区是保卫延安巩固太岳的重要条件,目前是蒋军与我军争夺吕梁时期,望全体努力取得胜利。”当夜,军委又连电陈、谢:“(胡顽)严明之五十三旅,已由河津开抵吉县城,望派队向吉县侦察警戒,并须速攻取蒲县城,否则有失机可能。”当日,彭德怀以军委名义又致电陈、谢:“25日晨电悉,已由延川、延长派民夫运粮至永和、大宁,二十七八日可到。原石楼之游击队约200余人即日东渡,扫清永和、大宁沿河民团,维持交通,发动群众,东运粮物等事。已派张涛、黄静波至永和,计25日可到,请派员至永和城与张黄商量妥办。”
11月27日,王震司令员一行从永和避开敌盘踞的隰县城,来到城南之曹城村与陈、谢会合。当日,王震致电贺龙司令员、李井泉政委并军委:“一、我27日到达隰县南之曹城与陈(赓)谢(富治)彭(绍辉,吕梁军区副司令员)解(学恭,吕梁特委书记兼军区副政委)会合。二、今后吕梁在晋西南之部队统一在陈、谢意图与指挥下行动。三、请(晋绥)分局派大批干部来开展工作。”
按照军委部署,陈赓和王震会合后,统一协调吕梁作战。这两位老战友,抗战中在延安中央党校整风学习时就熟悉,这次在吕梁前线战地重逢,格外亲切,开诚布公地研究决定问题。陈赓事前就给干部打招呼说:要虚心接受王司令员领导,他办事是直来直去,不要受到批评就不高兴。他所率三五九旅是我党一支英雄部队,抗战中渡难关时开垦南泥湾,大生产搞得很好。后作为南下支队,经我们太岳南渡黄河,穿过层层封锁线过长江直达湘赣边,日本投降后又北返,中原突围冲破荆紫关回到陕北,部队消耗很大,未得很好补充,现在又来到吕梁前线与我们并肩作战,保卫延安。在延安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他们时曾鼓励说:在王震的字典上查不出“困难”两字。他们保持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保持了骨干。他们的战士比我们的干部资格还老。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顽强作风。我们在吕梁尽量不增大他们的负担,今后作战缴获的武器弹药尽可能地留给吕梁部队。
接着,四纵在曹城召开的旅长、政委参加的会议上,陈赓请王震给大家作指示,大家以崇敬的心情热烈鼓掌欢迎王震司令员讲话。王司令员热情地说:“你们在晋南打得好,受到中央的表扬。彭老总见到我也赞扬你们,我们要向你们学习。”陈赓司令员赶紧插话说:“中原突围是英雄的壮举,你们冲破荆紫关,穿过关中到达陕北,比我们艰苦得多呀!”王又说:“你们打得好,表现了高度的阶级自觉,对蒋介石搞假和平,你们警惕性高,陈赓司令员指挥有方,所以这次保卫延安,中央才决定他去陕北挂帅。”说到此,因为到会的人未曾听说过中央要陈司令员“挂帅”的事,就有些议论,陈司令员只好插话解释说:“这事我们这里还没公开。”王司令员接着说:“我们吕梁物质条件差,有些地方才开辟。但是我们要尽量动员一切力量,保证部队作战。”两支部队组成了联合指挥部,陈赓任战役总指挥,王震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两支部队。
向南拓展攻打蒲县、吉县
为迅速开辟吕梁,以备胡军来战,陈、王首长决定以四纵向南攻占临汾至大宁公路上的蒲县城及相机攻占西南方向的吉县城。27日,我十旅从蒲县东北的克城地区出发,在十一旅三十一团配合下,于当日夜晚一举攻占阎顽防守的蒲县城。在我发起攻击时,守城土顽大部望风溃逃至吉县,仅歼守敌200余人,俘107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5挺、步枪60余支、子弹5万余发、粮食千石。
28日,我十一旅主力奔袭吉县,前卫三十三团于30日扫除和尚岭土顽后,于12月1日下午4时向吉县城北之小府山阵地之敌发起攻击。此时,胡军四十旅之一四○团已由河津进抵吉县城,并以两个连增援小府山。守敌利用当地绝崖构成的阵地顽抗,火力甚强,战斗一开始就非常激烈。战至翌日4时,我攻占小府山阵地,歼敌百余人,俘敌64人,残敌退守小府山村内顽抗。我三十三团三营伤亡60余人,营长杨玉中英勇牺牲。鉴于胡顽依托坚固工事和凭仗优势火力防守,估计攻下吉县城会伤亡过大,十一旅奉命停止攻城战斗,北移至和尚岭,与十旅在蒲县一线布好阵势,监视正欲北犯的胡军,看胡军如何动作,再寻机歼敌。
向北扩张攻克隰县城
隰县城为阎顽第六专署所在地,辖石楼、永和、大宁、蒲县、汾西等县,是抗战胜利后阎锡山从晋西南回太原时留在此的重要据点。阎锡山特派其上将杨澄源坐镇,任命杨为隰县全盘“领导主任兼晋西地区总指挥”,率二十六团及二十五团一部,山炮第五连及爱乡团、政卫团、警察局和各县在此集训的数十个区村公所人员共4000余聚集防守。这些顽固势力长期与解放区对立,连年加修工事,劳民伤财。在城周15里内设防,筑有半永久性的碉堡80余座,交通沟长达2万余米,并在城东堆金山筑有“东山要塞”,有地道通城内指挥部。阎锡山在回太原前盘踞在此时,在城内东北角高地筑有“土围子”,并亲自书写“百兴城”三字,石刻后砌于百兴城南门大碉门顶,命名为“虎头碉”,是为城中之城。现时杨澄源的总指挥部和第六专署的军政要员就驻在百兴城内。杨澄源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工兵科,对碉堡、坑道作业和地雷铺设等一套军事设施很有研究。他追随的阎锡山和日本人、蒋介石一样,对付人民都迷信碉堡,靠碉堡吃饭,并美化碉堡,亲自给碉堡起好听的名字。经过连年经营,隰县城变成了碉堡式的人间地狱。大批高低碉堡林立,坑道密如蛛网,并在城垣附近利用城川河之大量鹅孵石堆集于地雷上,以增强杀伤效果,阻我接近城垣,将此称为“铜壁铁墙不破之城”。
陈王首长决以二十四旅、吕梁独四旅和四纵十三旅之三十八团,共7个团的兵力攻城,二十四旅担任主攻任务,首先夺取东山要塞。敌东山要塞在堆金山筑有三层阵地,号称拱卫隰县城的“铁锁”。我决心先砸开这把铁锁,从东南面攻城。三十八团和吕梁独四旅配合攻占西山阵地后,从西南和西北方向攻城。三五九旅在城北为预备队。在陈王首长签署的作战命令上附有吕梁军区于年初派参谋化装进城侦察所得的敌人工事分布详图。
11月25日,各部开始包围隰县城。二十四旅进至城南之石家庄、圪针塬一线。三十八团进至城西南之刘城村一线,独四旅进至城北之前庞村、千家庄之线。26日开始扫除外围据点,接近城垣。
二十四旅首先向东山要塞和城东南(含城川河)地区进攻,占领桃树坡、后寺里一线后,以原决二纵老底子之七十团担任主突击。当日16时在七十一团、七十二团配合下,攻占南坪山、车家坡、王庄、卫家垣等外围据点,接近了堆金山要塞主阵地。主力七十团集结于卫家垣、圪针沟,准备突击堆金山主阵地。这时,陈赓、王震司令员从曹城来到前沿阵地视察指导,并鼓励部队说:“打得好,打得好,这个部队像个样子。”27日拂晓,七十团第一营为突击营,第三连与第一突击队、第二连助攻。刘金轩旅长、李耀政委亲临突击队检查准备情况后,炮火开始轰击敌主阵地,突击队抬着跳板越过开阔地冲向外壕架跳板时,因城墙外壕太宽,跳板不够长而跌入外壕,这时,敌低层火力压制突击队,加上突击队冲锋经过开阔地的荒草丛时连连踏响地雷,伤亡过半,该连勒指导员(原决二纵老战士,壶关县人)牺牲,副指导员负重伤,攻击受挫。于是,连长下令退回预备阵地,准备第二次突击。团长谭云保和突击营的干部战士开展军事民主,总结经验教训,并从团直属队和营部抽调人员充实突击队,营部通讯员李梦华哭着要求参加突击队,要为第一次突击时牺牲的哥哥、三连班长李梦林报仇,营长以他年纪小不让他参加,他硬坚持要参加,二次突击中他也光荣牺牲了。这时陈赓司令员又从四纵调来两门山炮,加强火力支援,并组织研究排除地雷和压制敌低层火力的火力队。经过群策群力,大家充满着胜利的信心,刘金轩旅长鼓动说:“陈赓司令员、王震司令员都在看着我们,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完成突击任务!”中午12点,第二次攻击开始,猛烈的山炮将敌三层大碉摧毁,数门迫击炮将带炸药包的炮弹射向敌人阵地,第三连冒着炮火向外壕冲去,副营长姜玉安指挥二连从左翼佯攻,以吸引敌注意力,掩护三连过外壕。这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原来第一次突击时战士郑元宝等几位同志掉进外壕因是黑夜看不见,他们未撤回,部队以为他们牺牲了。而他们掉进外壕,敌人也看不见,他们处于敌火射线的死角,反倒安全。他们坚信部队还要突击,于是他们把掉进外壕的跳板竖立在外壕内壁,准备再突击时用以攀登。当部队发起第二次攻击时,他们几人主动攀上外壕向底层敌碉之射口塞手榴弹,支援了突击队。于是,在营长王友常指挥突击队跳进外壕,连长李成楼、代政指柳三朵率部跳下外壕时,惊奇地看到跳板已竖起,于是立即攀上跳板突进攻主阵地。随即又架起第二个跳板,勇士们竞先突进主阵地,清扫残敌。13时即攻占主阵之三层主碉。这时,部分残敌向西溃逃。七十团二营跟踪追击,迫近城垣。当日下午,敌从城里出动一个营增援东山,也被我击退。当日黄昏,七十团完全控制东山阵地,敌炮阵地之山炮、追击炮全为我缴获。这时,整个隰县城处于我俯视之下,我并抵近东城。同时,七十一团亦将泉全村东北高地控制,以防城内之敌向东北方向突围。七十二团一个营与友邻三十八团并肩攻占南并,并控制了火柴厂,取得了从南面攻城的依托。
与此同时,十三旅三十八团和独四旅配合,南北夹击攻占敌西山阵地,两支兄弟部队在城西北的大碉下会师。当日下午,三十八团三营利用在南关外捕捉到的敌巡逻队一个排长带路,占领敌在南关之三层主碉“好汉碉”,与兄弟部队并肩控制南关,取得攻城依托。当日下午,陈赓、王震、彭绍辉、罗贵波等首长来到西山阵地,一边问候鼓励部队,一边拿着望远镜观察城内布防情况,陈赓司令员还到架通电话的碉堡内打电话,部署攻城。
在城北的独四旅十二团,攻克数座敌碉,控制了城西北高地,逼近北城时,向北门外河滩中一座水泥碉攻击。此碉非常坚固,孤立于空阔的河滩,不好接近爆破,炮打只留下黑窝,穿不透它。我军对敌进行喊话采取政治争取,守敌动摇,停止射击。但要他们缴械时,却不见人露面,只从射孔往外丢枪支。经我们一再喊话,保证他们生命安全,他们才喊叫着诉说:“当官的把碉堡门朝外锁了,让死守。”于是我战士上前用石头砸开铁锁,才把里面的人解放出来。从而拔除了部队接近北门的障碍。在北门东侧的十三团、十四团,扫除北城外一些卫星碉堡后,也抵近城东北角。至17日黄昏,我军从东、南、北三面(西面是河滩,靠近西山绝地,敌跑不了,我也不好攻城)形成包围,取得攻城依托,准备发动总攻。
陈(赓)、王(震)首长根据各部扫除隰县城外围情况,下令各部准备好一切,于28日18时总攻城垣。开始炮火准备,在南关西侧的三十八团往城根运送云梯时,在南关东侧的七十二团由于战斗激情高,作战心切,误认为友邻部队已经开始登城,即提前动作架设支梯,结果遭敌三面火力压制,登城受挫。三十八团突击队也被打回。但此举吸引敌用预备队加强南城防御,却有利于我从东面、北面攻城。于是,七十团在东城首先以山炮摧毁威胁最大的城东南角之十字碉后,山炮抵近射击,直接瞄准,掀翻城头六七个碉堡。突击队第三营架云梯一举登城,首先攻入城内。从北面攻城的独四旅十二团三营在炮火掩护下架起云梯,却不够长,不能攀登,即用250斤炸药爆破北门后,突进城内。接着,十三团、十四团也从东侧突进城内,配合十二团向纵深发展。南关攻城部队第一波受挫后,组织第二次攻击时,陈赓司令员和陈康、刘金轩旅长来到南关前线,组织指挥两支部队协同动作和步炮协同,并从十旅调来四门山炮、两门步兵平射炮支援攻城。在炮火准备时,将城墙上敌碉一个个点名式地摧毁,两个团的三架云梯竖向城墙,突击队奋勇登城,突进城内,利用阴暗向十字街古楼穿插,敌城防体系很快土崩瓦解。从东城突进的七十团三营两个连沿东城墙向北猛打猛冲,九连连长解全胜率队由东北角翻墙越屋,迅速从东侧打进敌核心阵地——百兴城。第八连也接上来,班长焦子玉首先冲进敌总指挥部守将杨澄源的住所,大喊“缴枪不杀”。杨的副官跑出窑洞大叫:“别打了,我们投降!”接着,杨澄源垂头丧气地走出窑洞,俯首就擒,交出阎锡山发给他的“援军无望,固守城垣”的绝望电报。顽固堡垒百兴城内官兵600余人也纷纷放下武器投诚。
当夜9时许,全城战斗结束,守敌全部被歼,共生俘敌上将总指挥杨澄源、少将参谋长胡芳珍、第六行政区专员孙海丞、县长源炎德以下3000余人,击毙2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追击炮4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150挺、步枪850余支、冲锋枪200余支,枪炮弹9万余发,电台4部、马达6部,电话总机4部、单机23付,粮食3万小担,棉花数十包及医药等物资一批,修理所、合作社、火柴厂无损。我伤亡营以下200余人,消耗山炮弹百余发、迫击炮弹500余发。
战斗结束的次日,即29日上午,陈(赓)王(震)首长经南关来到隰县城,检查部队执行政策纪律情况,并在百兴城召见杨澄源,对他晓以大义。陈赓司令员开玩笑说:“你是阎锡山的四员上将之一哩!”杨澄源不平地说:“我是个挂名上将。赵承绶、孙楚、王靖国都是指挥正规军各一个集团军,把我放在隰县守孤城,给了个空头总指挥的名义。”陈司令员说:“好啊,放下武器就是朋友。希望你今后能在反对美帝支持蒋介石、阎锡山打内战的爱国自卫战争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你还能得到人民的谅解!”杨连忙点头称是。
经过两天两夜激烈战斗,终于攻克坚固设防的隰县城,人民重见天日。对隰县这一“河东重镇”的攻克,拔除了在兵要意义上的一个大据点,为保卫延安准备好战场。(待续)
(责编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