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豫剧发展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2009-11-28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豫剧中原河南

郭 强

“中原文化,戏大于天”,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名言,让人感受到戏剧在中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豫剧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其中传统剧目近千出,历史上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斩子》《牧羊卷》《刘全进瓜》《抱琵琶》《铡郭槐》《红下山》《大祭桩》《借妻》《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等众多传统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那字正腔圆的艺术风格,或悲愤激昂,或激越明朗的格调,都给人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充分反映了中原悠久灿烂的文化。

中原沃土,文化之源。几千年来,群雄逐鹿。王者争权,中原大地,历尽沧桑,饱经忧患,九曲黄河在这里伸展,中华文明在这里扩展。这其中戏剧可谓是平台、桥梁与纽带。说“戏比天大”既是对豫剧的崇尚与热爱,更是对中原文化的崇尚与热爱。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其质朴、爽直、厚重的艺术气息将会永远影响着中华民族。本文着力从豫剧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作用等方面,浅谈对豫剧的认识。

一、豫剧的起源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它的前身是豫西调、豫东调、样符调,沙河调,原来各自独立存在,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关于豫剧的起源众说不一。一说是在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基础上,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存在。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并入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明清区代即流行“河南讴”。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样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洛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不同风格。

现在一般人对豫剧的起源有大致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豫剧是在中原大地的沃土中生长起来的。这一观点最早见于《清稗类钞·戏剧》“土梆戏”条说:“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认为豫剧是在其他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戏曲艺术成果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另一种说法是豫剧源于秦腔。持这种说法的有两个人物。他们是王镇南和冯纪汉。王镇南认为:“梆子戏是黄河流域的地方戏。虽有多种,根源却只有一个,很清楚都是从秦腔衍变而来。”冯纪汉所言较有代表性:“豫剧源出于秦腔。明末清初之际,秦腔传人河南,在河南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河南普遍流行的清戏、啰戏等古老剧种的精华,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乾隆初年,以开封为中心,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剧种。”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豫剧起源于弦索。清代李调元在《剧话》中说:“女儿腔亦名弦索腔,俗名河南调。”该说认为豫剧是由弦索直接演变而来,形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

豫剧作为我国“八大剧种”之一,也是河南的主要剧种,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国内外的影响仅次于京剧。豫剧形成后,迅速蔓延到了东之台湾、西之新疆,南达深圳、北至黑龙江在内的21个省、市,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豫剧已被公认为是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在剧目生产、经济效益、剧团和观众数量诸多方面都以绝对优势跃居全国200多个地方戏剧种之首。

二、豫剧的特点

豫剧属梆子腔系,其音乐体制为板式变化体,经过发展变革,已成为一门融唱、念、做、打于一炉,汇乐、美、舞、服为一体的比较成熟的综合艺术。

作为文化艺术重要内容的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人生舞台。而豫剧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地方戏剧,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给人们带来精神娱乐、审美情趣的无穷享受,又能戏剧化地反映民俗、人文风情,给人们带来深情地向往追求和深刻的哲学启迪。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雅俗共赏的“中和”之美深受河南人民的喜爱。它来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比其他地方剧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豫剧从其形成到现在,发展迅速。在流派上,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剐健明亮,闫派细腻委腕,崔派深沉含蓄。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豫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因此,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豫剧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的根本原因。

其次,豫剧的娱乐性强,形式简单,表演易懂易学,调子简单,词句通俗。再次,豫剧富于地方性,腔调高亢激昂,表演爽直率真,富有河南地域气息。尤其是豫剧的写实风格让老百姓感到亲切,其乡土味儿让老百姓感到自在。

但近年来,和其他戏曲一样,豫剧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二是文化艺术主体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快捷化趋势愈加明显,影视艺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特别是电视传播网络的普及,扳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相比之下。豫剧戏曲艺术所特有的严格程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格式化的故事情节,越加显得其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不够,与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

三、豫剧对文化的传承和革新作用

戏曲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表现形式之一,豫剧也是如此,它由民族文化孕育而成,从题材、思想、情节、人物形象到音乐、语言、表演、舞美。都是由中原文化熔铸而成。豫剧包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其表现的伦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哲学、民俗等等观念,都烙上了中原文

化深深的印记。

豫剧从她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由乡村到城市,由局部到大部的发展过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时代的精华。豫剧艺人通过自己的表演,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扬的作用。豫剧中有很多剧目都可以使人们在享受精神上愉悦的同时,又得到思想和道德上的教化,而有的剧目则是剧作家根据时代的需要创作的,人们通过艺人的表演可以感受时代变化的最强音,并进而用新的思想和观念考虑和观察问题。可以说豫剧发展到现在,不管从服装、道具、舞台设计或是音乐、声腔设计等等方面都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对老百姓生活的调剂作用

豫剧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艺术,特别是在旧社会中,农民生活贫乏,各地文化生活更是贫乏之极,平时很少看戏,因此每年一次的古会唱大戏是人们最好的文化大餐。因此,豫剧艺人在跑高台唱戏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享受,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对老百姓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调剂作用。

2对河南近代社会的影响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正是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豫剧也在社会变革中成长、发展,并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豫剧对近代河南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豫剧艺人通过自己的表演来体现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很多豫剧艺人在演出的时候都深深体会自己所担当的角色,通过自己的表演使人们理解戏曲角色的人物特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二是一些民间文人的戏曲创作为豫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创作的戏曲剧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根据小说、说唱本提供的内容改编为剧本;从民间传说、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编写新戏。三是一些戏剧改良派的创作。他们多为新型知识分子,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王镇南、史树明、樊粹庭、陈宪章等。他们把戏剧作为对大众的启蒙手段,重视发挥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并为此立志改革旧剧,创设新曲,具有鲜明强烈的革新意识。在这些剧作家的努力下,豫剧出现的很多体现时代特征的剧目,像《打土地》、《李豁子离婚》等。豫剧艺人通过自己的表演,引导当时的社会舆论,体现了艺人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戏曲艺术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虽然不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豫剧艺人所从事的演出活动是属于服务行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经济上的再分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豫剧也同样在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如今豫剧成为实现中原崛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代表,在传播中原文化、树立河南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当着文化大使的角色。而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就是一个专门向外界介绍豫剧、传播豫剧文化的栏目,通过它的精心打造。豫剧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目前豫剧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由于豫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迷们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戏迷主要以老年人为主,青少年观众非常少,很多年轻人甚至对豫剧非常陌生。因而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豫剧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豫剧中原河南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沁园春·赞中原
出彩河南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