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意境的三个境界
2009-11-28陈贵有
陈贵有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浩瀚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几千年来灿烂文化之宗。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尤其是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运用,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诵读”、“记忆”这一相对浅显的层面。不能否认,这是学诗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然而如果总是如此,未免过于狭隘,太“取法乎下”了。要知道,一首诗好比一棵大树。它的上面不仅有枝叶,有露珠,有鸟雀;而且有姿态,有风度,有情致,有意味。所以,必须静下心来,反反复复,一遍遍地读,一字字地想,真正参通悟透其中的意境。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好一首诗的“意境”呢?
1再现意境——“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首好诗,如同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作者在描绘这幅画面时,他最直接的材料是什么?是形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欣赏主体也必须采取同一步骤,以形象思维来读破每一句诗文所蕴含的语义,使这些具有虚拟形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生气淋漓、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欣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现的自我实现过程。也就是让作品中的形象“活”起来,让诗文中所描绘的声、光、色、态如同电影、电视的画面一样立体化地显现出来。如下面这首诗:“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首诗全篇用白描的手法,写的是春天山居的景色。按照由外向内,由远及近的顺序,诗人摄像的镜头缓缓地摇过来:屋院在深山里边,白云遮断了去路,房舍在白云缭绕环缀之中;一湾明静的溪水从屋旁流过,它把春意从远方带来,又把春意向远方进去,沿途欢唱着春之歌;落花飘在这里,溪水和花瓣一同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清静的院门对着盘山小路,主人读书的屋子隐在柳阴之中;阳光穿过浓密的柳枝柳叶,斑斑点点,在专心看书的主人身上洒下淡淡的清辉。我们在静神细读、沉思默想的过程中,能悟到这一清幽明静、活泼新鲜的意境,那才算初步对这首诗悟出了一点滋味。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能把感悟到的这些内容用笔画出来,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那你就进入了更高一个层次的理想境界,因为,此时你已经是左右脑并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了。
2拓展意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文面上看,上面那首诗可谓通篇写景,它写了泉、花、云、树,可诗人真正想要表现的,是这种种自然景物吗,不是。诗人真正要表现的是景物背后的主人。可作品中又没有直接写到人,这就需要欣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地去寻找隐居在云树深处的读书人了。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两个人:一个是客人,他由山外漫步而来探访隐者;一个是主人,就是在溪泉的潺潺声中。绿荫掩映之下,闲持一卷的隐者。诗中之景随着客人步履所至而层层展开,我们与他一起骋目而游心,怡情而适意。从他的足迹,还可以想见山外的尘嚣与山中幽静的对比,以及由这种对比而产生的欢悦之情。客人最后驻足在门边,似乎唯恐惊动了闲坐养心、浑然未觉的主人,诗篇到此为止了。隐者恬然悠然的风度,超凡脱俗的生活,都任由欣赏者自己去描画。这就是诗歌欣赏要达到的第二境界——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经验补充、丰富和发展作品直接描绘的部分。这里要说明一点,补充的内容也不一定是诗人在创作时确实想到过的,但必须是合情合理的。
3深化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属于抒情文学,它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旨。因此,诗歌欣赏的进一步就是领会它的意蕴,这是诗歌欣赏的第三境界的主要目标。前面一首诗写山居之景是表层的,写山居之人是深层的,而贯穿其中起着统帅作用的则是山居情味。古来清高自爱的知识分子,常常向往挣脱尘网,俯仰宇宙,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思想感情有很深的时代痕迹,但他们所希冀和描述的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山光水色之中净化心灵、摆脱狭隘的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力图触及宇宙人生奥秘,这种心理与后代人却是可以相通的。因此,只有从画面中悟出这种意味,我们的心才会同诗人的心相撞,才能真正进人和把握诗的意境。
“诗是灵性的火花。”快来采撷这颗璀璨的珍珠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一些诗,一定会增加你的文化底蕴,也一定会使你更加聪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