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牛丞相丙吉
2009-11-27李德生
李德生
身在公门好修行
丙吉字少卿,是西汉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他从小学习朝廷律令,最初担任的公职是鲁国狱史。狱史这个官职,当时兼有审判和惩罚双重职能,诚如汉宣帝所说:“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矣。今则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增辞饰非,以成其罪。奏不如实,上亦亡由知……”用今天的话来说:别看官职不大,却实实在在地掌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既可以公平执法,平冤申屈;也可以上下其手,残害无辜。众所周知,后世著名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就是靠制造冤狱来飞黄腾达的。身处这个位置,一念为恶小则可以轻易获得犯人家属的孝敬好处,大则可以逢上之恶,通过牺牲犯人的利益乃至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光明仕途,一念之仁则可以助人、活人。可以说,这个职位正是测试个人品行的最佳试金石。
丙吉在鲁国狱史的职位上干得不错,不久就因为有功劳升迁做了朝廷的廷尉右监。汉武帝末年,发生了“巫蛊之祸”,这个案件牵连甚广,太子刘据因此而死,其他受到连累的官民达数万之多。丙吉因为曾经担任过廷尉右监,被征召到长安监狱来专管巫蛊案件中关押的犯人。丙吉知道巫蛊案件是个冤狱,根本原因是由于奸臣江充等人利用汉武帝晚年多疑怕死的心理挑唆嫁祸所致,因此涉案的多数犯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虽然如此,丙吉知道以他的职位根本无力回天,没有办法去劝说汉武帝收回成命,因此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为犯人提供方便。
“吉治巫蛊事,连岁不决”。涉案人员经他审理了几年,也没有判定哪个犯人是否有罪。很显然,丙吉不是没有工作效率,也不是没有能力审理好这个案件,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朝廷钦点的审判官了。在这里,丙吉使了一个“拖”字诀,没有定罪就意味着朝廷不能具体处分这些犯人,而如果他坚持审定所有犯人无罪,那就意味着要与正在盛怒的皇帝对着干,抛开自己的安危不说,最大的可能则是朝廷会重新派遣大臣审理,可预见的结果则是多数犯人将会因此而丧命。短短的九个字,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丙吉悲天悯人的心地和不拘一格、善于权变的处事方法。
巫蛊涉案的一个特殊犯人引起了丙吉的特别关注,他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嫡亲曾孙,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当时他才刚刚生下来几个月,就被关押在狱。婴儿何罪?婴儿可怜啊!监狱的生活条件人所共知,大人在牢里呆上几年不死也得大病,几个月的婴儿无论如何也受不了这个罪的。丙吉仁心大发,他暗中让两个比较宽厚谨慎,又有奶水的女犯人轮流喂养这个婴儿,嘱咐她们把婴儿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睡,注意婴儿的冷暖。每天他还亲自去检查喂养情况,不准任何人虐待这个孩子。由于狱中条件差,几个月的孩子在狱中多次得病,每次生病,丙吉都及时找来狱医诊治,让人按时给孩子服药,这才使孩子转危为安。病后体弱的婴儿需要营养品,丙吉就用自己的钱买好送去,并且关照奶妈精心照料孩子,这才使得婴儿在狱中能够吃饱穿暖并一天天长大。如果没有丙吉的关怀爱护,可怜的皇曾孙或许早就死在狱中了。也许有人会说:丙吉如此费心照料这个小孩,可能因为他是皇帝血脉,而希望将来获得回报吧?对于这一点,在丙吉死后,他手下的一个狱吏为了帮丙吉儿子免罪而上书后来的汉元帝,辨析甚明,其中一句“时岂豫知天下之福,而缴其报哉”尤为透彻。确实,在丙吉照顾还是婴幼儿的汉宣帝时,宣帝的实际地位还不如一个普通仕宦人家的孩子,且不说随时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即使能够苟活下来,皇帝的宝座也离他遥不可及。其时他自己的祖父卫太子,父亲史皇孙都已经死了,汉武帝的大位将由他的叔祖父一系继承,距眼前这个小小的婴儿可说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照顾幼年的汉宣帝只能解释为丙吉的个人仁心。
临终前的汉武帝十分昏聩,有一天他听信所谓的望气之士,居然以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为由,派使者前去杀掉所有在押的囚犯。皇帝的使者连夜赶到长安监狱下令,丙吉却紧闭牢门,拒绝使者进入,并且说:囚犯里还有皇帝的曾孙在呢,其他人这样无辜受害都是不对,更何况是皇帝自己的血脉呢?他与使者相持了整整一夜,使者没有办法,只好回去复命,并弹劾丙吉。这时汉武帝突然清醒了一会,认为这可能就是天意了,不仅没有追究,反而下令大赦天下。事情的变化虽然出人意料,但是丙吉在拒绝使者进监狱时清楚知道自己是在犯抗旨的大罪,他是不惜一死也要维护无辜的犯人!可以说,一夜之间,因为丙吉而获得活命机会的犯人有数万之多。
施恩不望报
丙吉虽然出身于狱吏这种低微的职位,但是他虚心好学,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诗、礼等儒家经典,从中学到了不少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因此他的官职也逐步上升。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丙吉任大将军长史,很受霍光器重,被提拔担任了光禄大夫给事中(皇帝近臣)。汉昭帝二十一岁就死了,无子,帝位虚悬。霍光先迎立了昌邑王刘贺,但这人品行不端,即位仅二十七天就因为淫乱被废。这时丙吉从朝廷大局出发,向霍光推荐了巫蛊案中那个在监狱中长大的婴儿。他对霍光说:“汉武帝曾孙刘病已寄养在民间,现在已经有十八九岁了,他通晓经学儒术及治国之道,平日行为谨慎,举止谦和,应该是理想的继承人,请将军认真考虑一下。”霍光想到刘病已长在民间,在朝廷没什么根基,应该更适合自己控制,于是同意了他的意见,上书皇太后,立刘病已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中兴之主汉宣帝。
自己曾经一手照料的婴儿居然当了皇帝,这个功劳不可谓不大。换做一般人,偶尔把往事提那么一点,让皇帝来个知恩图报,应该不算太过分吧?但是丙吉却不这样,他从来不在人前说起自已过去对皇帝的恩德。汉宣帝本人也根本不知道丙吉对自已有如此大的恩德,即位以后,因为丙吉曾经迎立自己为皇帝,所以就给他封了一个“关内侯”的小小爵位。丙吉依然对过去的事只字不提,只是默默地为国事尽心尽力。虽然如此,他的才能和品行还是获得了汉宣帝的信任,选他当了太子的老师,不久之后还提拔他担任了御史大夫。
尽管丙吉存心隐藏自己的善举,事情真相最终还是被揭开了。起因是一个宫女上书,声称自己对孩提时代的宣帝有抚育功劳,皇帝问宫女要证据,宫女宣称丙吉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丙吉认识这个宫女,对她说:你当年就是因为不好好侍奉皇曾孙而受过处分,现在还好意思来索取功劳?当年真正抚养皇曾孙有功的人我很清楚,绝对不是你。这时他还是没有说出自己。孰料汉宣帝因此想起童年旧事,亲自盘问所有的知情者,终于知道丙吉当年对自己有大恩德。宣帝深为丙吉施恩不望报的崇高人格感动,当即命丞相制诏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丙吉固辞不掉,只好接受。《汉书》在这里还记载了一个小插曲:宣帝准备封赏丙吉的时候,恰好丙吉病
得很严重。宣帝很担心他一病不起,这时太子太傅夏侯胜说:丙吉有阴德未获报答,得的病一定不会致死。后来丙吉果然病好了。这个故事似乎有因果报应的成分,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让人相信善有善报总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可以激励更多人去做善事。
宽仁待士善于识人
又过了几年,丙吉当了丞相。在任期间,丙吉与他的前任魏相做法不同,相为人严毅,手下一有过错就严加惩治。而丙吉则处处以宽大为怀,身居人臣之首却从不以势压人,反而时时对别的大臣礼让三分。对于自己的下属官吏尽量隐恶扬善,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发现自己手下的官员不称职或者犯了过错,他也不予以惩罚,而是以放长假的名义让他们自动离职。有人对此不理解,问他:“你身为汉丞相,对犯了错误的官员,为什么不加惩治呢?”丙吉回答说:在朝廷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办事机构里,却传出有人被立案审查的事情,我觉得并不光彩。应该指出,丙吉的做法并不是包庇犯罪,而是从爱护官员的角度出发。从某个角度上来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廷高级办事机构的权威。从此以后,公府之中不立案审查自己的属下官员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惯例一直被沿用。
给丙吉驾车的仆人喜欢喝酒,有一次喝醉酒还吐在了他的车上。手下官员想辞退这个车夫,丙吉说:他是因为喝醉酒才犯了点小错误,如果就这样被辞退了,可能其它地方都不会再请他,我看你们就宽大一点,不要追究了,说到底他也就是弄脏了我车子上的垫子而已。这个车夫十分感动,时刻想着报答丞相的这份恩情。正好这个车夫是边境的人,很熟悉边境的有关情况,尤其懂得边境如遇敌寇入侵时,如何报警以及呈送紧急文书等事项。有一天这个车夫外出,看见从边境方向来了一个驿者,匆匆忙忙地向宫门走去。他马上反应:一定是边境上出事了,驿者是来传递紧急军情的。联想到这是丞相管辖的国家大事,于是他跟着驿骑来到了皇宫的门卫处。向驿者打听到边境上发生了敌寇入侵的情报后,他急忙回去向丙吉报告,并且建议说:据我了解敌寇入侵的边境地区,主要官员都是年老体弱的,他们无法胜任带兵打仗的重任。丞相应该事先物色好合适的边境长官,以免临时措手不及。丙吉对车夫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视,并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着手准备。傍晚,皇帝果然召见丞相、御史大夫,向他们通报了边境情况,询问他们敌寇所入侵边境的官吏情况。丙吉因为事先早有准备,所以回答得准确而清楚。而御史大夫因为没有准备,被皇帝问得张口结舌,受到皇帝的批评,相反丙吉却受到了赞扬。
回来后,丙吉感叹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容纳各种人才非常重要。今天如果不是车夫先向我报告,我怎么能够得到皇帝的嘉勉呢?通过这件事,丞相府中的官员都认识到,丙吉的大度容人不光是个人品德好,而且在关键时刻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丙吉不仅宅心仁厚,为人宽大,善于保护和使用人才,而且在识人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的儿子显有一次跟着他祭祀祖先宗庙,礼仪态度不够端正,丙吉勃然大怒,对妻子说:宗庙是何等重大严肃的地方,而显却不知敬畏谨慎,将来一定会丢掉我留给他的爵位。丙吉打算严厉惩罚自己的儿子,后来被他妻子劝阻了。丙吉死后,显果然违反朝廷法制,差点被剥夺父亲留下的世袭爵位,还是汉元帝经人劝说,怀念起丙吉的功劳这才放过了他。
丙吉在丞相任上终老,临终时,汉宣帝亲自来探望,并问他万一有什么不测谁可以接替丞相这个位置。丙吉根据平时对大臣的观察向皇帝推荐了三个人选,汉宣帝认为丙吉的推荐很有道理。后来这三个人相继担任了丞相的位置,在任都非常称职,汉宣帝时刻赞叹丙吉有知人之明。
丞相问牛
有一次,丙吉外出,在路上正好遇上因清道而发生的群斗,死伤的人很多,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丙吉看见了这个情形,却什么表示都没有,手下官员都觉得十分奇怪。他们一行走到前面,看见有个人赶着一头牛,那头牛走得气喘吁吁,热得直吐舌头。丙吉见状马上命令停车,吩咐侍卫去问赶牛的人,要他们问清楚赶牛人已经赶着牛走了多远的路程。丙吉的手下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丞相看见死人都不闻不问,却对一头牛喘气的事情问个不休,真是有点不知所谓。有人大着胆子问丙吉原因,丙吉回答:百姓相斗有所死伤,这种事是长安令、京兆尹之类官员的职责,应该由他们派人去抓捕、审理。丞相的职责只是年终考核他们的政绩优劣,然后根据考核的结果奏明皇上对他们进行奖赏或惩罚。宰相不应该亲自管具体琐事,所以我经过死人现场,就不加过问。现在还是春天,天气不应该太热,如果那头牛没走多少路就喘得那么厉害,那就是因为天气太热了。如果在春天天气就很热,那就是时令失调,不符合节气,气候反常对农作物和人都可能带来灾害。我位在三公,职责就是调和阴阳,使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我对牛喘气吐舌的现象就不能不亲自过问了。这番话说得手下官员心服口服,认为丙吉识大体,是真正的宰相之才。
后世的南唐中主李璟是个只知游乐的才子皇帝,对国家大事没有什么建树,倒是颇有点艺术才华。有次他带了几个伶人外出游玩,看见原野上有一头牛在悠闲的吃草,夕阳下看去真是一副绝美的图画,李璟当即交口称赞。他身边的一个伶人立刻作了一首咏牛的诗: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更无人。诗的最后一句就用了丙吉问牛的典故,讽谏南唐没有关心民生的贤臣。“问喘”或“问牛”竟然成了后世贤相的代名词。
史书称赞西汉名相,高祖时有萧何、曹参;宣帝中兴时,丙吉、魏相都是一时难得的人选。他们在位时,各级官员职责分明,上下有序,朝廷大政井井有条。君明臣贤,广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国家也一天比一天繁荣富庶。从丙吉的个人事迹,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点当时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