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类文本的结构模型:DCP和BZD
2009-11-26刘海涛
刘海涛
一
议论文体和叙述文体一样也有自己的结构模型,一篇千字左右的议论文一般由3~5个文章结构段落组合而成。在语文课里我们曾这样向学生讲授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文体职能是要提出、论证和确立一个观点,议论文的总体构思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应这样的理论思维框架,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一个很实用的构思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采用“导言——材料——评议”的模式把中心论点和使用的各种材料组合为一个300字左右的文章段落。
什么叫“导言”?导言是作者的写作一落笔就用一句简洁的判断句说明这一个段落单元要议论的中心论点和基本看法。正像新闻文体的基本概念“导语”一样,既要精炼简短(美联社甚至要求记者写的导语不要超过23个字),又要集中鲜明地让这条消息的最重要、最新鲜、最有意义的信息“亮相”。对于这一个议论文的结构段落来说,“导言”是全段的“主题句”,是最核心的基本论点;对于这一篇议论文的全文内容来说,“导言”也可能是一个“分论点”。(如果在电脑上写作这一句“导言”可以把它“加粗”。)
什么叫“材料”?材料是指根据“导言”而选择和使用的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在材料的数量上,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在材料的性质上,它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事实的;在材料的形态上,它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在材料所占的篇幅上,因为它是证明、推论“导言”的论据,那么就可能占到全段五分之三左右的空间,如果少到五分之一都不到,那这个结构段落肯定是空洞的、不具体的,就像只有骨骼而没有血肉显得过于干瘪一样。
什么叫“评议”?它是紧接着对“材料”进行判断、推理而得出结论的分析性语言。它是从“材料”里符合逻辑地引申出来的一种理性看法,是不能与“材料”相脱离,甚至是相矛盾的一种夹叙夹议的语言。它可以是对“导言”阐明观点的一种重复、照应、发挥或强调,甚至你在讲不出和“导言”不同形式的语言时,你还可以采用和“导言”相同的句式。很多初学写作的同学,对“评议”这个段落结构模块不会用,即不会根据导言和材料来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如果缺少“评议”这个段落结构模块,议论文的结构段落会“很干瘦”。
如果你能接受上述我对“导言、材料、评议”的界说,那么我可以把这种最基本的构段框架简称为“DCP”(导言、材料、评议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D、C、P)构段模型。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具体的阅读活动的分析,掌握“DCP”的构段模型的应用方法。
吴功正的微型评论文章《精心组织高潮》的中心论点就是它的文章标题。为了论证这个中心论点,作者组织了3个完整的段落,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就是标准的段首导言,它用简洁的判断句提出了全文的3个分论点,明确地表述了每一个段落要展开论述的主题。接下来在每一个段落中都安排了几个或概括或具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又都是从《红楼梦》“宝玉挨打”一节中提炼或节录的事实材料。在每一个段落的结尾部分也都安排有若干句精炼的评议,回应、强调着段首导言。你如果对照原文看下面的图表可能印象更深:
当你掌握了上述基本构段模型后,你可以用图形做这样的推论和表述了:导言如果在段首,可用倒三角形(△)表示,这就是“DCP”模型。导言如果放置在段末,即先用材料并阐释然后再得出主题句,可用正三角形(△)表示,这就是“CPD”模型。导言如果放置在段落中部,即前后的材料都为主题句服务,可用菱形(◇),这就是“CDP”模型。如果不用导言,即主题句不出现需读者自行提炼,那可用矩形(□)表示,这就是“CP”模型了。
二
当按照“DCP”构段模型(或其他构段模型)设计和预构好议论文的若干段落后,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讨论了——这些DCP或CPD段落如何把他们组合起来呢?换句话说,这些段落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逻辑线索将它们先后连接并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文章结构呢?
仍然先讲最基本的组段方式。每一个“DCP”段落与其他段落相连时一般不会超出下面三种基本方式: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
所谓“并列式”,是说这若干个“DCP”段落的主题句表达的中心意思互相之间是平行并列的逻辑,上一段落从某个角度展开阐述,下一段落从另一角度展开论证,彼此不相统属。
所谓“总分式”,是说有一个段落是总起来论述,另外若干个部分根据总段分层论述,总段在论述推进过程中领起了各个分段。当然“总分式”可能是先分后总,也可能是先总后分再总,还可能是先分后总再分。无论总分式是哪一种组合形态,它们的一个重要特征常常是总括式的段落连接了若干个分段落。
所谓“递进式”,是说第一个段落论述后得出的观点成为第二个段落论述的起点而第一个段落论述后得出的观点又成为第三个段落论述的起点,由此类推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首尾相连的链状结构。这种样式的重要特征是前一个段落解决的问题必须成为第二个问题展开论述的前提条件。
“并列、总分、递进”三种样式可以说是议论文体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元素。一篇只有3~5个段落的短文很可能就是采用其中某一种样式而构成的纯粹并列结构、总分结构、递进结构。但是这种纯粹的典型样式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正像实验室里的蒸馏水,它是水的纯粹形态,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实际上,大多数议论文由三种基本样式连接、组合而构成千姿百态的模样。集中讨论并列、总分、递进中的某一种纯粹样式,对文章写作活动并无太大的意义,而研究这三种结构元素如何有规律地连接、组合成为实际文章的结构形态,可能才有实际意义。我们仍然需要通过阅读实践来归纳总结这种深层结构的规律。
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用了三千多字的篇幅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论证文章写作中选择材料的重要性;二是论述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具体方法。全文有9个段落,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概述如下:
A、作文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是对材料的选择与安排(全文中心论点)。
B、将兵、布阵的道理可以类证选择与安排的重要性(总体论证中心论点)。
C、选择上常犯的毛病是“不愿割爱”,并以“用兵”的比喻加以形象说理(分论点①,开始专门论证“选择”)。
D、用戏剧和小说的文学的特性为事实论据,阐述善于选择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分论点①)。
E、以“常山蛇阵”为比喻,说明文章有完整结构的三大特征(分论点②,专门讨论“安排”)。
F、学习布局安排的方法(进一步推进对分论点②的论述)。
G、结构安排的第一要求:层次清楚(对比论点②的首次延伸说明)。
H、结构安排的第二要求:轻重分明(对比论点②的再次延伸说明)。
I、写文章需要知道一定的“理”和“法”(总括了对“选择”与“安排”的分论部分,呼应篇首的中心论点)。
如果将A~I的段落用图表来概括它们的结构形态,我们便获得了下面的图形:
它清晰地表明,A与B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通过递进来确立中心论点。C、D与E、F、G、H相对A、B、I来说,是典型的总分关系,它们针对A、B确立的中心论点分两部分展开论证。C、D相对于E、F、G、H来说,它们是并列形态。C、D之间,又是递进,E、F之间也是递进,F、G、H是第二级总分,G、H之间又是第二级并列。最后I对A、B和对C、D、E、F、G、H来说是收束全文的“总”。由此看来,《选择与安排》的9个段落的结构形态当中,有3次递进,2次总分,2次并列。这非常有概括性地表明,一篇篇幅稍长的文章,其结构元素和结构形态绝不是单纯的,往往是并列、总分、递进三种基本样式的相连与组合形成的复合状态。这种复合才是变幻多端的议论文章的真实样态。因此,我们可以从“并列、总分、递进”三个词组的汉语拼音中各抽取一个开头字母(B、Z、D)拼合在一起,将这种文章结构中含有并列、总分、递进结构因素的复合状态称为议论文的“BZD”模型。一般说来,一篇稍微丰富、复杂一点的议论文,往往都采用总分式来设置文章总框架,在确立中心论点时有可能采用递进式来层层推进,在需要丰富地、多角度地展开论证时有可能采用并列式来安排各分论点的位置。
有了议论文结构的“BZD”模型,我们发现,不论议论文的篇幅多长,不论它有多少段落,都可以用“BZD”模型来分析出每一段落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找到各段、各层之间的逻辑联系,确认全文的结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