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再思考

2009-11-26蔡兴华

教师·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职老师课堂教学

蔡兴华

目前,高职老师在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是高职学生生源素质要低于普高学生生源素质,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必须重新思考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设计。这种新型课堂设计要求是: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共同交流,分享产生的新思想。新型课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使学生树立积极人生观;通过学习,改善学生自身状况,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成员,并最终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建立富足、和谐的社会作出贡献。基于这样的目的从事课堂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重视课前准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课堂开始前就着手准备,为建立融洽的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在老师教的主题上与老师产生互动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首先,老师要以身作则,早点到班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在开始上课之前,不要在教室里空等,请做下列事情:展示未来社会礼仪,如与学生握手,以公务性的“早上好”迎接学生,称呼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在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与他们进行目光接触,目的是模拟一种社会商务环境,给学生们做示范,让学生感觉到自身尊严所在,让学生感觉新奇从而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使学生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最后,如遇学生迟到,应强调准时:老师可以通过感谢准时前来上课的学生强调准时的重要性。课程开始后,礼貌地向来晚了的学生指出他们迟到了,坚决杜绝当众训斥学生,并尽力使他们承诺下次上课时不再迟到。同时学生进教室时,记住学生的名字,称呼学生的名字,使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个人关注。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引导与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来,同时注意课堂环境的安排,提问的方式与等待,包括老师的语言与眼神,老师的站姿与举动,这些都极其重要,在为学生积极创造参与机会的同时要学会等待!老师一个问题的提出,如果感觉一个学生很难回答,应鼓励他们发挥二到四人群体的智慧,由他们共同协商,并推举一人来回答问题,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回答问题的恐惧感,但要注意:老师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结论,要鼓励学生去想,答案的80%要来自于学生,老师再去给学生总结,学生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有参与、有贡献的,这样学生就希望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总之,老师怎样通过一堂课把学生拉进来,这是需要老师认真思考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而不仅是老师的,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通过和谐和民主来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

三、尊重学生主体,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与想法;在讲课时与学生保持较近的距离,目光直视学生;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不应批评指责,而要委婉引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一些不发言的学生,在观察到他们有表达愿望时应主动邀请他们讲话;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学生面前成为一个有弱点的人,从感觉上解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使学生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也能赶上老师的认识水平,因为老师也有弱点;要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临时提出修改意见,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训斥学生干扰了老师的教学进度,这样会打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要始终面带笑容和学生交流。

四、关注每位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学生多一些赞扬与鼓励,问题提出后,老师不要随便给出答案,那样会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乐趣和成就感;要微笑面对学生,鼓励恰当而合理;鼓励思考与分享: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分享,与全班分享他们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这样他们就能够看到,一个问题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成功地予以解决。帮助学生挑战自己,课堂设计是以鼓励学生突破表达的恐惧、承担积极的风险为基础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荣誉属于他们所在的小组,对他们的回答,要求全班给予鼓声;将课堂定位由“教师—直接指导”调整为加强“学生—学生”互动。小组合作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与主动学习机会,加强合作学习,以减少学生个人面对失败的恐惧心理。通过鼓励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只有激发才能释放。

总之,高职课堂教学的设计好不好,学生是否自觉自愿地去听,教学反馈的情况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去重新思考。要重视课前准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尊重学生主体,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高职课堂教学的质量落实到实处。

(作者单位:泰州广播电视大学泰兴分校)

猜你喜欢

高职老师课堂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六·一放假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