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种梧桐引凤凰 挺立潮头竞风流

2009-11-26张玉强

中关村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中关村建设企业

王 槑 申 明 张玉强

一个个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发展平台在自己的手中由蓝图变为现实,北科建集团人无不为之自豪。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朵小浪花,但小浪花却能创造大奇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关村广场高科技商务核心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拔地而起,成为蜚声中外的高科技产业平台。

十年,中关村成长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和科技创新的代名词。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始终和一个企业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科建集团)。十年前,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复》精神,北科建集团应势而生。十年中,北科建集团人始终秉承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崇高使命,奋斗创业、在追求中不断超越,在继承中坚持创新,打造了“中关村”这一世界知名品牌。北科建集团自身也成长为了以科技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为主业,净资产达30亿元的国内大型知名企业集团。

这十年,是跨越的十年,飞跃的十年。

一种责任:让中关村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2008年5月6日,对于北科建集团总经理许强而言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当天上午,随着第一锹土的落下,微软海外最大研发总部——亚太研发集团大楼在中关村广场(西区)正式奠基,标志着中关村广场规划建设的整体完成,也为历时9年的中关村广场开发建设画上一个圆满地句号。

“今天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代名词,但10年前却被人称为‘电子一条街。”许强——北科建集团董事长,这位中关村近10年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对此无比自豪。

上世纪末,中关村凭借人才优势、优惠政策以及创新的创业氛围,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但与世界著名科技园区相比,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商务环境、资本市场、信息交流、诚信体系等软硬件配套设施、服务的缺失,严重的制约着中关村企业腾飞和发展。

“中关村的前10年,是以市场自发为要素构成的,与硅谷相比还是原生态的东西,不仅缺乏硬件基础设施,软条件也很差。”许强回忆。

“升级”中关村,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1999年11月18日,北科建集团应势而生,肩负起这一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中关村从此开始了它新的生命历程。

十年来,北科建集团积极依托与整合政府、企业、市场的力量,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从园区规划、征地拆迁、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到产业招商与服务,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和经验,坚持高速度建设、高效益管理、高品质招商,全力为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提供全新平台。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了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预定目标,展现了中关村科技商务核心区和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崭新形象,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强大引擎。

精心培育的梧桐树,引来了无数的金凤凰,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关村西区以其准确的功能定位、优越的区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清新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微软、中国普天集团、中国电子集团、新浪、爱国者、法国智乐等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也吸引了中国钢铁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等10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引入了中国银行、招商银行、花旗银行等多家中外金融中介机构。目前中关村西区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决策、信息交流、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展示中心,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与资本市场初露端倪。2008年西区共上缴税收近19亿元,成为北京首个向公众公示的规划项目。

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已经成为中关村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化园区和国家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成功引入了汉王科技、东软、华为、甲骨文、西门子、IBM等170多家软件和研发企业入驻,从业工程师2万人,被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一批国内软件企业在软件园成长壮大,软件园设立八年来,入园企业共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800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08实现产值170亿元,软件产品出口和服务外包总额约占北京市总量的1/2,成为北京市IT服务外包的主体。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拥有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美国保诺等60多家生物医药顶尖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美国健赞、瑞士先正达等国际知名生物制约企业正式签约入驻,研发人员5600多人。近年来获得国内外专利4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67项,承担国家863、973项目25项,被命名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两个园区为中小企业成长建设的孵化器和科技创新载体,共扶持了200多家软件研发和70多家生物医药研发小型创业创新企业,建立了从产业政策咨询、企业认证评估、知识产权登记、企业融资、人才培养与服务、出口服务等全方位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两园区为中小企业分别建立了软件产品检测、软件出口交易、数据灾备和生物制剂检测、GMP标准中试、实验动物、蛋白质筛选等专业技术支撑平台。

在努力建设和运营好专业园区的同时,集团承担建设了服务高科技创业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的“创业者家园”生活配套项目,对高新技术入园企业购房员工给予了优惠,无偿提供用地建成了幼儿园和北京外国语附属学校,为高新技术创业人员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一个个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发展平台在自己的手中由蓝图变为现实,北科建集团人无不为之自豪。回首过去的十年,他们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重托,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种道路:在学习探索中发展壮大

“在中关村西区、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等建设的同时,我们公司自身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许强谈到公司十年的发展里程感慨地说。

北科建集团十年的历程,被许强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2004年7月集团成立,为公司的创业阶段。这一阶段公司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机制,确立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全力推进中关村广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西二旗创业者家园及配套项目开发建设,实现了开发建设的高品质、高速度和高效益,为北京市高科技园区建设写下了浓重一笔。

第二阶段从集团成立到2007年9月,为公司发展的调整阶段。面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集团审时度势,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组建了北科建集团,制定了集团五年发展战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战略管理和管控得到加强,资金压力得以缓解,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效益水平大幅提升,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进入产出期,初步形成了支撑集团快速发展的“三主一辅”主业格局。

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三季度到现在,为集团发展阶段。在控股股东国资公司等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努力克服宏观调控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动迎接挑战,资产规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提前两年实现五年规划目标。启动了整体上市筹备工作,集团的各项经营指标达到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各项工作按照上市公司体制机制试运行,公司发展驶入资本运作的快车道。

十年来,北科建集团投资近225亿元,累计开发土地7.02平方公里,房产开发项目竣工105万平方米,物业经营面积53万平方米。截止2009年9月,集团合并资产总额为166亿元,净资产30亿元,有2个分公司、12个控股公司和3个参股公司。集团多次荣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和北京市房地产企业50强。

十年来,集团员工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50多人,这支团队平均年龄35岁,7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5%具有中高级职称,涵盖了规划设计、项目融资与运营、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控制、园区招商和综合服务等各个领域,打造了学习型、专家型、创新型的复合型开发建设团队。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在北科建集团总部,摆列着许许多多的奖杯、奖状和证书。仅2009年,集团就先后被北京市评为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国家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两项成果分获北京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二等奖。

十年,让北科建集团成长为一个充满朝气的、勇于接收挑战、克服困难的学习型现代企业。

一种精神: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卓越

“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伟业,是要将中关村建设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科技型企业搭建平台是我们的历史使

命。”许强斩钉截铁地表示,发展必须要靠创新!

北科建集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创新中追求卓越。他们积极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力量,首次实施了“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规范的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并于2006年总结经验,编著了90万字的《土地一级开发理论与实践》,供全国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这种开发模式确保了规划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建设效率,推进了城市现代化进程,规范了城市房地产的开发行为,提高了城市建设的品质,是北京市土地利用制度和土地市场规范的有益实践和创新,为北京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

北科建集团大胆借鉴和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在中关村广场建设了全国第一条集天然气、电力、上水、中水、电信、热力、供冷七条市政能源管线为一体的综合管廊和地下交通环廊。

北科建集团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与美国瑷玛斯公司合作建设节能型超低温区域集中供冷站,采用冰蓄冷方式为区域提供低温供冷,实现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有机结合。

在全面总结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北科建集团经过认真策划和组织,完成了规划设计管理、监理管理、总包管理、成本管理和招标管理等五个管理办法,形成了以操作指引为主要内容的程序规范、系统实用、对关键节点有严格控制的开发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了集团作为开发型企业在项目管理上的创新。

为实现中关村广场地下30多万平方米超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集团充分组织高校智力和集团安全管理方面的力量,研究开发了超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

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这种在创新中追求卓越的精神已经内化到每个北科建集团人的骨血里,成为他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源泉。

一盘大棋:在扎根中关村中放眼全国

在中关村的成功并没有让北科建集团人“满意”,他们立足北京,把目光投向了全国。

2004年,北科建集团审时度势,确立了走出中关村的重要发展思路。“我们是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关村企业,走出去是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许强说。

北科建集团确立了2+X的战略布局,即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为重心,覆盖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的战略格局。许强对北科建集团能否在全国市场“分一杯羹”非常自信。他表示,“很多城市非常欢迎我们,无锡、苏州、南通、常州都请我们做咨询。”

“其实要建设一流园区并不简单。”面对纷至沓来的邀请,许强保持了一贯的冷静。他认为“一流园区”要符合5个标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自主创新活跃、推动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合理。而要想建设一流园区则要有4个要素:政府的主导力、创新的人才氛围、发达的中介服务体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5个标准4个要素”可谓是北科建集团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的10年积淀,同时,雄厚的资金实力,现代的企业管理规范……一串串耀眼的因素让急于建设一流园区的地方政府眼前一亮。

2008年6月9日,总投资达48亿元的北京科技园长三角创新园项目在嘉兴正式签约。该项目刷新了秀洲区单体项目的历史最大投资额度,其创新型企业总部和孵化双基地建设、大型商业中心和创新型企业办公中心建设,更为秀洲打造“长三角硅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8月6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与北科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就武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城市规划建设达成合作协议。

2009年3月28日,北科建集团与昆明星耀集团对外宣布,由双方合作打造的150 万平米的新亚洲体育城5 至8 期——长丰项目正式启动。

……

过去的十年,北科建集团面对各种挑战,艰苦创业,收获了丰硕成果;未来,北科建集团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股东单位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集团的优势,在未来3-5年内,通过主营业务调整、完善集团管控、拓展金融渠道等措施,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为国内集城市功能区、专业园区开发和住宅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知名企业集团,在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转化方面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许强信心百倍地强调。

直挂云帆济沧海,披荆斩棘会明天。北科建集团人在用自己的激情与勇敢,智慧与汗水挺立潮头,搏击风浪,书写着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猜你喜欢

中关村建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