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前预设与自然生成

2009-11-26毛东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仲永于勒英子

毛东平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面对这有理有据的自然生成。我静下心来细思,联系上下文,向学生这样解释:正是邻人的吹捧和其父的“不使学”,使仲永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才导致仲永到了十二三岁也不会自己学习。这既是仲永的悲哀,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哀。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既有主观上他自身不努力学习的因素。更是当时的客观社会环境造成的。

这样,学生的提问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老师的回答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整个课堂洋溢着和谐的气氛。

一次听课。我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课中有个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英子挨打部分的动作描写。这位教师在提前预设时意图通过对系列动词的品味,引导学生感受英子父亲那埋藏在鸡毛掸子后的浓浓的父爱。但事与愿违。学生的回答偏离了预设的主题。有学生回答:“拖”、“抄”两个词写出了爸爸对英子不去上学非常生气,很愤怒。教师不满意学生的理解。让其他同学补充。有学生回答:爸爸出手很重,对英子较狠心,爸爸不够民主,不够和蔼。

面对这自然生成的课堂“意外”,教师补充介绍了《城南旧事》一书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上世纪20年代末旧北京大家庭中父亲的地位和形象以及作家林海音在小说创作中那份对父亲的深挚怀念之情。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了解父亲的相关信息,比如父亲工作努力,父亲爱花,富有情趣等。在此基础上,学生水到渠成地分析出了“抄”、“倒转”两个词表达了爸爸对英子的爱。教师顺势总结:所谓“恨铁不成钢”,其实英子挨打,疼在爸爸心里。

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教育的艺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冲破思维的抑制状态,在积极主动中获取知识。

从以上课例我们不难看出:提前预设是必不可少的。自然生成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提前预设永远赶不上自然生成,但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就可以让课堂闪耀出智慧的火花。

如果说提前预设是传统教学的反映,那么自然生成就是新课程的体现;如果说提前预设是一张固定图纸,那么自然生成就是一个动态设计过程;如果说提前预设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功底,那么自然生成注重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如果说提前预设强调的是教师走进文本的深度。那么自然生成关注的就是学生联系文本、体验生活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前预设与自然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文本则是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从下面这个课例可见一斑。

教《我的叔叔于勒》,教师问:“这篇课文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岛返回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请同学们引用课文内容说明,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的看法千奇百怪,主要是以下几点:

1,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

2,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

3,是于勒贫困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

4,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

5,是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钱。

6,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很有钱,就会认下于勒。

7,是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经过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造成如此结局的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穷,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悟生活,共同期待在提前预设的课堂上出现更多精彩的自然生成。

猜你喜欢

仲永于勒英子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想清楚再动笔
独臂作家之死
新《伤仲永》
钻石妙贼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巧计得绵羊
怎一个“伤”字了得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