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高考上海历史卷试题解析与备考建议(下)

2009-11-26杨志才赵茂生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9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考查历史

杨志才 赵茂生

二、非选择题

31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史实再认再现能力。第一问要求考生完整准确地把握孔子主张的基本内容。孔子思想内容丰富,但是核心内容还在其哲学和伦理方面。第二问涉及儒家思想的变迁。考生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内容的发展,还要注意其思想地位的变化。第三问考查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考生要注意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因为尽管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儒家思想,但其影响依然存在。

[答案](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仁、礼。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他答案。

(3)答案1: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删,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答案2:只从批判性的视角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

答案3:只从肯定性的视角回答。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仍占有重要地位。

其他答案。

32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与历史变迁、辨析历史概念与研究历史学视角的能力。第一问考查考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以及相应政体变迁过程的正确把握能力。第二问考查考生对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权力大小的认识,权力大小取决于政权属性与政体。詹姆士一世当权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玛丽、威廉一世是在光荣革命后执掌政权的,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的封建势力的妥协,君主权力要受到法律制约。第三问主要考查考生研究历史学的能力,对“图像是可视历史”的理解应结合图像的特点从“可视性”的角度去分析。

[答案](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④②①③。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运用核心知识作出解释。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和威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

其他答案。

(3)答案1:结合图像,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回答。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

答案2:仅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来回答或只就图像本身进行回答。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曲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可以看出图像记录了历史。

其他答案。

33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清单,回答问题。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史实再认再现与推断能力、历史分析能力与历史评价能力。第一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生只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61.7、1862.6、1864.7)和“圆明园”等字样,就能判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要避免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混淆)。第二问要结合19世纪中期的两部国际法,从主权的独立和不可分割两个方面,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第三问考查考生的历史评价能力,一定要注意观点和立场的正确性。

[答案](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答案2:未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答案3:仅有正确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

其他答案。

(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

答案2:回答不充分。拍卖劫掠品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

其他答案。

34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解析]该题是一道图表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图表、提炼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一问前,要正确理解“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含

义,即英国和美国主导世界的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应该是经济实力,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是国家或地区强大经济实力最突出的表现。在第二问中,结合图表判断出“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时间应在③、④之间,即19世纪中后期开始到20世纪初。

[答案](1)答案1: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或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美国世纪:“金元帝国”的形成,或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答案2:未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其他答案。

(2)史实方面:

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关联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一流强国:一战前的扩军备战影响到英国经济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冲击,“日不落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垄断组织托拉斯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后美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成为“金元帝国”,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移到美国;二战后美国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通过“冷战”,美国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深入到欧洲等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具体内容;美孚石油公司改制为托拉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具体内容;信息技术革命的具体内容;“冷战”的具体内容等。

其他答案。

组织方面:

类型1:组织形成结构,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2: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3:部分列举,只进行简单组织。

35,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表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

材料三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

[解析]该题的命题思路着眼于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的联系,以小见大,从具体细微的个体单位的生活变化人手体会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与分析史料、提炼与概括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注重考查图表中的信息,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变化过程。第二问注重考查考生归纳生活水平的变迁与分析原因,考生应结合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概括提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体制性原因,包括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体制两个方面的表述。解决第三问的关键在于抓住农村与城市住宅格局“日益趋同”这一点,即认识到城乡差别在日益缩小。

[答案](1)答案1: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越来越多,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联合家庭基本消失。

答案2:未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并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回答。从贫穷到富裕,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引进外资,建立许多外资和合资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答案2:能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但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

其他答案。

(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的发展;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改造和冲击;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产生了影响。

答案2:回答不充分或意思含糊。农民进城打工。

其他答案。

36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评价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考,生结合基本的历史事实,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与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答案]①否②否③是④否⑤是

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时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哪些差异?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史料分析、史实再现、历史比较与评价能力。第一问主要考查考生的史实再现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最后一段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信息并进行概括比较。第三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对考生回答问题所采用的史学观念和视角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考生只要用文明史的观点,坚持史论结合,全面客观地评述,就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答案](1)答案l: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答案2:仅笼统地回答。侵害了司法主权;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中国:以礼入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答案2:未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中西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他答案。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西方在中国设立法院,建立起自己的司法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西两种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与冲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的司法体系的差异与冲突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从西方国家对自己和对中国的双重标准来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文明”概念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定义权的问题;文明观的问题,文明与野蛮,文明(西方),野蛮(清朝)两分法的问题;西方在“文明观”视野下,利用修辞的力量来为自己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问题。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考查历史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新历史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