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组高考地理试题想到的试题立意问题

2009-11-26武建敏鲁爱华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9期
关键词:旱地水源地河谷

武建敏 鲁爱华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的第9-11题,是以“南水北调”为背景的一组命题。现将原题摘录如下并试作分析。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 700km2,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9在该水源地内

( )

A阴坡坡度大干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1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一、试题特点分析

1主干性: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方式。南水北调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工程,意义重大,社会关注度高。在高考考点中,该内容属于核心考点,知识拓展性强。解题时除了要掌握三条调水线路的具体路径外,还要对三条引水线路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综合分析。

2信息性:试题信息呈现的方式主要有:①文字信息——水源地(区域)、面积(大)。②图像图表信息:表格——水源地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柱状图——水源地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在解题时要弄清表格信息与柱状图信息的含义及关系。

3逆转性:本题虽然以“南水北调”为背景命题,但从设问上看,命题关注的范围不是整个工程,而是集中在其中一条线路的水源区,是对“点”的深度挖掘。

4探究性:与其说试题是对水源区自然环境的考查,不如说试题在引导考生进行探究性思维。而思维的方向正是题目设置的问题与题图信息的关系。

二、试题立意分析

试题以实际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情境,根据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体系,不忌讳知识的重复,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试题从认识分析实际问题角度设问,提问的内容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态度、观点和方法,注重对考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考核,引导考生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本组试题的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如何判断题目中的水源地位于汉江谷地:表1中显看礅水源地旱地比重较大,且高于水田。另外,箭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植被,是大熊猫喜食的食物,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和云南。

(2)如何比较阴坡与阳坡的坡度:从图4可以看出,水田、旱地、箭竹及灌丛、阔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在阳坡的面积比重大于阴坡。就坡度而言,阴坡坡度陡、阳坡坡度缓。

(3)如何读取水田、早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由图4可知,该水源区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主要有三部分,即阴坡、阳坡和河谷,三者面积比重之和为100%。水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为柱状图中空白部分在垂直方向所对应的数值,约为80%。同理,旱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约为60%。

2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10小题,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探讨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问题。这需要重新审视材料信息,结合试题所提供的选项进行分析、探讨。

(1)保护高山灌丛。从图4可知,该水源区高山灌丛草甸主要分布在阳坡从表1数据看其在该水源区的面积比重只有0.01%,说明阳坡的高山灌丛在整个水源区非常少。高山灌丛的破坏,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

(2)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采育失调可能会破坏植被,从而导致水土流失。

(3)扩大梯田面积。这种行为会带来水土流失。

(4)防治水土流失。从图4可以看出,石砾地、裸地主要分布在阳坡,且水田、旱地在阳坡的比重也较大,说明人类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过度开垦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故应进行水土保持。

因此,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防治水土流失。

3地理估算的能力。

对于第9题中的选项B,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主要表现为在思维定势上难以突破,即认为水田平均海拔一定低于旱地,因此容易造成误选或错选。实际上,本题除了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外,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估算能力。从图4可以看出,水田与旱地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所以水田与旱地平均海拔的高低主要看水田与旱地在河谷中的面积大小,面积大的平均海拔就低。虽然水田在河谷中的面积比重较大,但水田在该水源区的面积比重远小于旱地。通过数据可以进行计算:河谷中的水田面积比重约为:3.10×80%=2.48;河谷中的旱地面积比重约为:10.40×60%=6.24。所以,河谷中旱地的面积比水田大,旱地的平均海拔低于水田。

三、复习策略

1加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学习。高考无论怎么考,知识始终是能力的载体。高考命题具有“抽样性”的特点,但所考内容都是高考考点中的核心主干知识。因此,复习时可对照考纲,圈定考点,通过归类将同一考点的知识与试题集中研究,分析考查的特点和命题的方向,以实现对主干知识的全面掌握。

2发挥优秀试题的导向功能。在对应考点训练中我们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那些考查灵活、方式创新、思路清晰的好题,特别是高考真题,细心品味优秀试题的导向,与老师、同学一块儿交流心得,以增加答题体验,把握考试方向。

3注重对自己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课堂和平时的训练中。在课堂上听从老师的引导,了解文综测试四项基本能力的要求。特别要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化解题的得分意识,把握解题时间,以提高快速解题能力;在老师讲评试题时,要注意从信息构成、信息提取、信息整合和信息使用上进行分析,培养自己在分析过程中的信息意识。

猜你喜欢

旱地水源地河谷
旱地出芦笋
甘谷县2020年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报告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松原市开展集中式地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
基于数据建模王平镇河谷对泥石流可容体积评估
河谷对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