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既要面向领导也要面向群众
2009-11-26宋波
宋 波
腐败是腐蚀剂,它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削弱党的战斗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加强廉政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有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的意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起社会主义不倒长城。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得到广泛重视,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对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的一个实践创新,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就是如何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与面向全体公民的廉政教育有机结合。
一、坚持“先进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与面向全体公民的廉政教育的关系
廉政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同样重要。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存在。腐败的产生,个人主观因素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出问题是腐败的根子,思想道德防线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这就决定了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可以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使我们党经受住历史性的考验。
民风、社会风气与党风、政风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互相影响、互为作用,共同决定着反腐败斗争的走势。党风、政风是关键,民风、社会风气是基础。端正了党风、政风,可以直接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而端正了民风、社会风气,就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社会根基,起到釜底抽薪的功效。所以,仅仅把廉政教育锁定在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仅仅靠个人的自警、自律是不够的。按照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还必须树立“大廉政文化”理念,把廉政教育延伸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家庭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单位”人也是社区和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惟有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能清正廉明、洁身自好、言行身表,才能引导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
以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带动对全体公民的廉政教育。我们党是执政党,党风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实践者、执行者和党的纲领宗旨的重要体现者,也是党风廉政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受教育者。邓小平同志说:“为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
没有领导干部的积极带头,廉政建设就会失去应有的功效和有力的组织保证。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党政干部,端正党风的核心就是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廉政教育,贵在身教。身教的“主体”,是领导干部。其一言一行,群众甚为关注,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领导干部就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他们的腐败行为直接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导致基层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的恶化,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如果一个地方或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而是徇私枉法,贪污受贿,无论这儿廉政教育的形式是如何的丰富多彩,内容是如何的新颖吸引人,恐怕也是枉然。所以,在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对象,只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能严于律己、清正廉明、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然能在人民群众面前真正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营造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道德环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一个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二、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与面向全体公民的廉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分层次,抓重点。党员干部的年龄不同,工作经历不同,思想基础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以及文化水平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思想状况。对不同层次的人不能采取"一锅煮"的教育方式,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重心下移,拓宽廉政教育覆盖面。一个人的世界观的确立,行为规范的形成,不但与他的成长经历,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关,而且与他的家庭背景、工作环境有关,而领导干部世界观的确立,除上述因素外,还与他的人际交往的“社交圈”有关。因此,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领域,延伸触角,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建设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于民心。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多发多样的状况,对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坚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形成反腐败斗争浓厚的社会氛围,使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获得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要拓宽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渠道。坚持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协调利益、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健全监督保障和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权利运行的透明度,让公共权力运行阳光操作。加强信访举报受理工作,重视检举线索,依法保护举报人。对腐败分子要坚决惩处,决不姑息。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三、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廉政教育实效性
要努力改进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反腐倡廉教育效果,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更要深入探索挖掘新的方式方法,致力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要认真总结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积极探索改革开放条件下反腐倡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贴近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给受教育者既要面向未来讲通“大道理”,又要立足现实讲透“小道理”,帮助他算好“人生账”。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正面宣传为主和积极开展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促进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形成强大合力。要把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党校、教育、文化等部门以及新闻、文化艺术单位的力量整合起来,建立廉政文化建设分工合作责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廉政文化创作机制,掌握反腐倡廉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加大廉政文化产品的创作力度,坚决抵制腐败文化的滋生。腐败现象产生腐败文化,腐败文化又催生腐败分子,产生腐败现象。建设先进的廉政文化是当前反击腐败文化最好的武器。凡是腐败文化所追崇的,都必将是廉政文化所要否定的。因而我们应大力培育廉政文化建设,针对消极腐败文化的传播形式和内容进行一些针锋相对的反击。
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推进。在组织上,要广泛动员党政机关和各行业、各部门积极参与,有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在形式上,还要进一步积极探索,通过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廉政教育的途径;在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增加实效性,展现廉政教育新视野;在层次上,要在面向党员干部的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做到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与面向全体公民的廉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开辟廉政教育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