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将军梁兴初
2009-11-26刘立军
刘立军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许多人出身低微,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军校培训,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但他们不囿常规,善于在战争实践中学习、思考,深谙用兵之道,其勇、其智、其忠令许多国民党军将领望尘莫及、自叹不如。打铁匠出身的开国中将梁兴初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打铁的”从南打到北,又从北打回南,战功赫赫,威震敌胆。
从小不安分的梁兴初,见到熊熊燃烧的炉火、灼热四溅的铁水,竟然打心眼里喜欢上了打铁
江西吉安,古为庐陵郡,自古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杨万里、欧阳修、文天祥等彪炳千秋。渼陂古村位于吉安东南部,群岭环抱、山青水秀,风景如画。这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村尊奉“耕读为身家之本”,诗书礼乐、温文尔雅,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
1929年朱毛红军与李文林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在江西吉安渼陂古村附近的东固会师,开辟了东固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曾山、黄公略等,在渼陂召开了军队和地方党组织联席会议,史称“二·七”陂头会议。此后,根据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如果说东固是中央苏区的奠基石,那么渼陂无疑就是奠基石中的“第一块”。红色政权的建立,唤醒了宁静的古村,淳朴的乡民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解放后据有关方面统计,渼陂是一个悲壮的烈士村,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51人;同时它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将军村,走出了梁兴初中将、梁必业中将、梁仁芥少将三位开国将军,加上后来授衔的梁少骎少将,一个村子出了四位将军,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恐怕绝无仅有。
梁兴初原名梁兴祚,生于1913年8月23日,是家中的长子。年轻时的梁兴初身材颀长,颧骨略高,脸长嘴阔,人称“梁猴子”。但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与众不同的门牙。一般人是两颗门牙,梁兴初却是四颗,两颗虎牙、两颗犬牙,而且外突,一打起仗来呲牙咧嘴,因此人送外号“梁大牙”。少年梁兴初生性顽劣,经常惹事生非,这让他那安分守己的篾匠父亲异常头疼。每犯事,父亲便恼怒地将他吊起来鞭打。但梁兴初似乎并不受调教。因为在学堂爱捉弄人,且屡教不改,梁兴初被早早打发回家了。时间长了,父亲觉得不能再让他继续“无法无天”了,便安排他去学些体面的谋生手艺。但生性叛逆的梁兴初对父亲的安排却非常反感:学裁缝,他故意将长衫剪成短衫,师傅吓得赶紧把他辞退;学理发,他搞恶作剧将人剃成阴阳头,弄得理发师傅也不愿收留他。父亲恨铁不成钢,一赌气,把儿子送去学打铁。打铁要有力量、胆量,还要心细、吃得苦。父亲的本意是想惩罚惩罚不听话的儿子,让他知难而退。谁知从小不安分的梁兴初一见到熊熊燃烧的炉火、灼热四溅的铁水,竟打心眼里喜欢上了打铁。在打铁铺,梁兴初抡大锤、拉风箱,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极其投入。打铁师傅也喜欢上了这个大家都头疼的“刺头”。梁兴初在打铁铺一干就是3年,直到参加红军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由于有了这段特殊的经历,所以后来有人称其为打铁将军。若干年后,统率着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梁兴初,深情地回忆起青少年时期的打铁生涯:“打铁是一个既需要蛮力,又需要巧力,更需要毅力的活儿。我当了3年铁匠,应该说对后来的军事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昏迷了三天三夜,战士们都以为梁兴初牺牲了,甚至连棺材都为他准备好了,可他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从此有了“铁打”的威名
1930年4月小铁匠梁兴初参加了红军。这年10月,蒋介石先后调集十万兵力,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是湖南讲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当时是国民党“铁军师”陆军第18师中将师长。他根本看不起游击队性质的工农红军,因而一路骄横冒进,结果在龙冈陷入了红军设下的口袋阵,兵败被俘。在龙冈伏击战中,刚参军不久的梁兴初手提大砍刀,眼珠暴突,猛追猛砍,如入无人之境,就是腿部中弹,他仍忍着疼痛拼命往前冲杀。因为战斗中表现勇敢顽强,梁兴初参加红军仅五个月就被提拔到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部做通信班班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秋,梁兴初作为副连长带兵参加了黄陂战斗,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模范连长”称号。1933年8月1日,梁兴初被授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三等红星奖章。红星奖章是我军最早颁发的全军性奖章,三等红星奖章“授予经常表现英勇坚决的人员”,当年能够荣获红星奖章的人很少。获得奖章后,梁兴初的革命干劲更高了。1933年于都河伏击战中,一颗子弹穿透了梁兴初的腮部,当场血流满面,说话、呼吸都极其困难,但他坚决不离开战场,咬紧牙关继续带伤指挥。在他的指挥下,全连先后打退敌人7次疯狂进攻,为伏击战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战斗结束后,梁兴初一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加上三天三夜没有苏醒过来,战士们都以为连长牺牲了,哭得非常伤心,甚至连棺材都为他准备好了。但就在葬礼的前一天,梁兴初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从此他有了“铁打”的威名。从鬼门关爬回来的梁兴初,在以后的战斗中还是一听到枪响就兴奋,身先士卒地往前冲。参军后短短8年里,梁兴初负伤9次,升了9级,成长为一名英勇无畏、机智果敢的红军团长。
红军长征攻占腊子口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时难以确定下一步红军应该到哪里去落脚。梁兴初奉命率部去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出发前,毛泽东特意把梁兴初叫过去,向他交待说:“你们想办法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是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
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历史上是全国有名的药材集散地。为了让来自各地的药商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当时哈达铺的邮政代办所发售各地的报纸。为了出奇不意占领哈达铺,梁兴初带领侦察连乔装成国民党“中央军”,大摇大摆地开往哈达铺。哈达铺守敌信以为真,赶紧打开城门迎接。进城后,梁兴初迅速控制了这个甘南小镇。不费一枪一弹全取哈达铺,令大家都没有想到。但更令人惊喜的是,梁兴初还顺手牵羊俘获了国民党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手下的一个副官。这个少校副官从省城回乡刚好路过哈达铺,当晚就借住在邮政代办所。经过搜查,梁兴初从其行李中翻出了药材、衣服等。但最让梁兴初高兴的还是这个少校副官随身带着的几份书报,其中有一张1935年9月12日出版的《大公报》,其要闻版的大标题是《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趋势》等。梁兴初如获至宝,连夜派人将报纸和俘虏送到“等米下锅”的军团部。虽然这张报纸通篇都在高喊“剿匪”口号,但却无意中透露了陕北红军的活动情况。在此之前的俄界会议上,中央的决定还是到“苏联边界去”,哈达铺的这张报纸,无意中告诉中央红军陕北也有红军在活动。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经过休整,中央红军改称“陕甘支队”,然后一头折向陕北。一张报纸改变了红军长征的命运,而在这一重大历史决策过程中,梁兴初的“歪打正着”可谓功不可没。
此后,梁兴初误打误撞的机会接二连三。1935年10月的一天,梁兴初带领侦察连执行任务路过一个村庄时,发现国民党的一支骑兵部队正在村里宿营。面对麻痹大意的敌军,面对一百多匹骠肥体壮的战马,送上门来的“大肥肉”让梁兴初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天赐良机,时不我待。梁兴初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冒险突击一下。于是,侦察连突然从四面杀出,毫无准备的敌人一下子被消灭了一大半。这次果断坚决的奇袭,毙俘敌两百余人,战果颇丰。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缴获敌人的140余匹高头大马。当时红军没有自己的骑兵,在与马匪的作战中吃过不少亏。现在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精壮马匹,侦察连官兵喜不自禁。毛泽东听说后非常高兴,决定把梁兴初的侦察连正式编为骑兵侦察连。侦察连拥有战马后如虎添翼,机动能力、战斗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后来,这支骑兵侦察连逐渐发展壮大,扩编成威震敌胆的八路军骑兵侦察团。
公然与总部“讨价还价”,被破格任命为第十纵队司令员,真正让他扬名天下的是黑山阻击战
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了国共争夺的焦点。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我军大批主力部队迅速北移,梁兴初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长征”,跟随林彪长途跋涉到达东北。时为林彪帐下一纵一师师长的梁兴初,因打仗勇猛、顽强,善打硬仗、恶仗,成为林彪的五大虎将之一,林彪一直非常欣赏他。秀水河子一战,是国共双方在黑土地上的第一场正规作战。首战事关军心和士气,至关重要。当时很多人向林彪推荐指挥人选,但林彪还是对梁兴初情有独钟。梁兴初不负众望,在秀水河子牛刀小试,全歼国民党军一个美械装备的加强团,开东北我军歼灭美械蒋军的先河,大大振奋了我军士气。梁兴初干净漂亮的指挥,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林彪也因此更加欣赏梁兴初,有时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引起东野许多指挥员的不满。梁兴初桀骜不训的个性、雷厉风行的作风,加上偶尔的童心未泯,在东野是出了名的。他少时学过理发,做纵队司令时经常主动给战士理发。理完发后,还不忘在人家嘴边画上两撇胡子,把在场的人弄得笑到肚子疼。有次刚好罗荣桓路过,哭笑不得地训斥他:“梁兴初,你几岁了?还开这样的玩笑。”一向比较严肃的林彪则悄悄转过头去忍俊不禁。
1947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在最初的安排中,梁兴初是副司令员。在东联总部林彪办公室,被召来进行组织谈话的梁兴初先是闹情绪不吭声不表态,后来死猪不怕开水烫,开始发牢骚说什么“宁做鸡头,不为牛尾”,最后公开扬言:“要给就给个司令当,副职不干,宁愿回去当师长!”然后带着警卫员扬长而去,破天荒地到商场地逛了一个下午。一个纵队师长竟敢公开与总部讨价还价,这还了得。在讨论会上,有人坚持说要处分不知天高地厚的梁兴初,杀杀他的威风。林彪、罗荣桓爱才,认定梁兴初是块“好钢”。最后林彪说了一句:“好钢还是要用在刀刃上。”于是在8月18日晚上东联总部下达的任命中,梁兴初被破格任命为第十纵队司令员,拿掉了前面的“副”字。当上司令员后,梁兴初格外珍惜这种破格的“待遇”,下决心把十纵带成能攻能守的精锐部队。后来,他指挥十纵打了一系列漂亮仗,尤其是黑山阻击战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后来有人这样评价黑山阻击战:如果说锦州的范汉杰集团最终被歼,是因为他们没能东进冲过塔山的话;那么,廖耀湘集团的全军覆没,则是因为他们最终没能西进突破黑山!
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要求各野战军敢于打大规模歼灭战,消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东北野战军随即发起强大的攻势,1948年10月15日攻克东北重镇锦州,东北国民党军的陆上逃路被拦腰切断。为稳住阵脚,蒋介石慌忙调遣5个军进行增援,由东北“剿总”主力编成的“西进兵团”(廖耀湘兵团)从彰武、新立屯地区南进,计划夺取黑山、大虎山,然后西进与锦西的“东进兵团”一起重占锦州,打通北宁路。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准备集中主力在沈阳至锦州间歼灭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战事发展很快,锦州攻克后,长春城内的国民党第60军宣布起义,国民党的新7军也发生动摇,正在与解放军商谈放下武器之事。这样毛泽东最担心的是拥有国民党精锐部队的廖耀湘兵团闻风从营口逃跑。要彻底围歼廖耀湘集团,必须牢牢扼守住黑山、大虎山这条咽喉要道。因此能不能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黑山阻击至关重要。10月21日,梁兴初接到野司电报,要求十纵“返黑山、大虎山,选择阵地,构筑工事,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到达后,骤歼前进之敌。”23日,深知黑山阻击重要性的林彪又电令十纵:“务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廖耀湘西进兵团必遭全歼!”梁兴初立即召开纵队党委会议,布置在黑山和大虎山阵地上抢占制高点,保持强大的预备队,准备与敌人反复争夺。梁兴初给各师下了死命令,要求部队坚决做到人在阵地在,“死守3天,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黑山、大虎山是沈阳通往锦州的必经之地。敌要实现会合,必须通过二山。“西进兵团”拥有国民党“王牌”的新1军、新6军;还有新3军、71军、49军、52军及几个骑兵旅。廖耀湘部全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刚成立不久的十纵要以一个军的兵力对抗敌人6个军,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加之二山之间的狭长地带长达25公里,十纵的3个师只能同时展开防御,这就使得每一个阵地都将受到沉重的压力。而黑山的制高点101高地是个寸草不长的石头山,加上时间紧迫,根本不可能修筑坚固的工事。时已深秋,东北大地秋风瑟瑟,而野战军的冬装尚未下发。这一切都预示着黑山必将成为残酷而血腥的“绞肉机”。
战斗在10月23日打响。“西进兵团”黑山遇阻,被称为“中国巴顿”的廖耀湘担心全军覆没,下令首先用重炮对黑山十纵阵地长时间密集轰炸,然后在坦克掩护下发动进攻。两军厮杀异常激烈,许多阵地几经易手。为了突破十纵阵地,敌竟下令炮火覆盖双方纠缠在一起的交战部队。101高地活生生被炮火削低2米,成了99高地。在敌重炮、敢死队的猛攻下,十纵各师伤亡巨大,101高地曾一度失守,梁兴初下令不计代价天黑之前必须收复。他不顾危险亲自跑到前线指挥部队重新夺回101高地。经过3天激战,十纵守住了黑山、大虎山阵地,廖耀湘兵团也失去了西进的可能和南撤的时间,同时也关闭了国民党军逃跑的大门。久攻不下,廖耀湘不得不下令部队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黑山阻击十纵以伤亡4144人的代价,顽强阻击十倍于己之敌,歼灭国民党军8015人,俘虏6299人,胜利完成阻止廖耀湘兵团西进的任务,从而为主力合围该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东野主力随即展开对廖耀湘兵团“切蛋糕”式的围歼。激战至28日晨,“西进兵团”10万余人被全歼,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等多名高级将领被俘。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彭德怀说:“打得好,就是万岁嘛!”
全国解放后,梁兴初回到老部队当年的东野一纵,当时一纵已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梁兴初任军长。朝鲜战争爆发之后,38军成为最早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为了打好出国第一仗,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梁兴初带领38军迅速赶到熙川地区集结,准备参加一次战役。由于初出国门,对地形、战场环境还不太适应,加上情报失误(当时朝鲜人民军报告说熙川驻有敌一个黑人团),38军一路小心谨慎,行动比较保守。当38军到达熙川时才发现,熙川竟然是一座空城。因为38军的延误,志愿军围歼敌人的意图未能全部实现。在朝鲜大榆洞志愿军第一次党委全会上,梁兴初经历了一生中最难堪、最耻辱的场面。彭德怀司令员在总结一次战役得失时,严厉批评38军“小脚女人”、“主力个鸟”,骂梁兴初:“你什么虎将,我看明明是鼠将!”38军首战就出师不利,让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梁兴初自己也羞愧难当。他立下誓言,拼出老命也要在二次战役中为38军雪耻。
一次战役并未给敌以重创,“联合国军”据此认为中国只是“象征性出兵”,并从东西两线发动总攻势,叫嚣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1950年11月,志愿军决定将计就计,示弱于敌,诱敌深入,然后伺机在东线、西线打一两个歼灭战,同时将战线向前推进。经过梁兴初奋力争取,志司将诱敌的任务交给了38军。38军一部佯装败退,令固执己见的麦克阿瑟认为中共军队“装备低劣,怯战败走”,因此更加骄狂。按照我军战前布署,要首先歼灭德川、宁远的敌人,然后穿插价川、三所里,阻敌退路,以实现大围歼的战略意图。在38军指挥所里,梁兴初向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立下军令状,保证一天拿下德川。
德川背靠大同江,有5条公路在此汇合,是麦克阿瑟进攻部队东西虎头钳的支撑点,地位极为重要。这次梁兴初认真吸取熙川战役情报失误、行动保守的教训,首先派出先遣队进行先期侦察,探明虚实,破坏道路,并扼制敌人的突围。11月27日下午2时,38军顺利拿下德川,残敌败逃。与此同时,先遣部队穿插到指定位置,并成功炸毁了德川通往顺川、平壤的武陵公路大桥,这样敌人唯一的逃窜道路被彻底切断。几乎在桥被炸的同时,从德川溃逃出来的伪7师部队的坦克、汽车一辆接一辆地出现……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梁兴初指挥38军全歼伪7师师部及所属第5、第8联队,美国顾问也全当了俘虏。德川一战将一次战役以来笼罩在梁兴初和38军心头的阴影一扫而光。为了彻底围歼敌人,38军趁热打铁,派战功卓著的113师孤军深入,大胆向敌后的三所里穿插。113师一夜急行近150华里,于28日早上7时到达三所里,从而关上了包围圈的闸门。仅仅5分钟之后,溃退的敌人也到了三所里,但就是这宝贵的5分钟让113师抢占了有利地形,而且最终决定了战斗的结局。美第8集团军约4万人被拦截在价川至三所里、龙源里之间的狭长地带。直到此时,敌人才发现南逃、北援的企图统统化为泡影。公路上塞满了美军的汽车、坦克、大炮,疲惫不堪的美军士兵挤在滚滚烟尘之中,寒冷、饥饿、绝望一齐袭来。为了逃命,美军动用了最猛烈的炮火、最现代化的武器,但113师像钢钉一样牢牢地扎在三所里和龙源里阵地上。当时,北援的美骑1师和英第29旅已到达三所里和龙源里以南地域,距南逃的美第2师部队仅相距1公里了,被围美军甚至可以清楚地看清援军坦克的编号。但这短短的1公里就是可望而不可即。在113师的顽强阻击下,美军无法实现汇合。经过7天的厮杀,美国人不得不承认遭遇了“美国历史上可耻的大溃败”。而38军以伤亡2279人的代价,取得歼灭美第9、第25师和伪军第7师7485人,俘3616人的丰硕战果,还缴获了各种火炮389门、汽车1500余辆、坦克14辆、电台51部。38军在此次战役中歼敌约占志愿军此役歼敌总数的33%,占西线战场歼敌总数的48%!此战不仅歼灭了大量敌人,还成功阻击和牵制了数十万敌军,为志愿军主力在西线换来歼敌22000余人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梁兴初指挥38军一雪前耻,志司为此发出彭德怀亲自起草签发的嘉奖令。在嘉奖令中,彭德怀高呼:“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当时有人提出喊志愿军万岁没有问题,但喊某个军万岁在我军历史上还没有先例,彭德怀不以为然地说:“打得好,就是万岁嘛!”38军“万岁军”的称号从此叫响了。
“梁兴初,一个打铁的,从小参加红军,受过9次伤,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他能反对毛主席吗?”
1953年初,梁兴初载誉回国,中央军委任命他为海南军区司令员,后又调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爆发后,各地武斗急剧升级。1967年3月,毛泽东亲自点将让梁兴初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当时四川的武斗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梁兴初到任后,首先大刀阔斧整顿部队,然后强令各造反派联合。造反派与梁兴初辩论,强词夺理大谈革命有理,造反无罪。梁兴初怒斥造反派:“我也是造反的,我跟着毛主席造了反动派二十多年的反,造得有理,造出了新中国……你们造反,把还没装备给解放军的新式武器抢过来搞武斗理在哪?妈个×,你们再吵再闹,就把你们统统关起来。”梁兴初快刀斩乱麻,以强硬的手段收缴了造反派手中的武器,控制了四川的形势。
梁兴初的军事指挥能力无人怀疑,其带兵之诡、爱兵之深在军中早有名气。但习惯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他,在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面前却显得无所适从。梁兴初的战斗经历是与四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四野又是林彪、罗荣桓指挥的,梁兴初是林彪手下的五大虎将之一。因而林彪叛逃事件发生后,梁兴初自然而然被怀疑跟林彪的阴谋有牵连。
1971年10月27日,中央召集梁兴初等到北京开会,名为汇报工作,实为接受调查。梁兴初如实向中央说明了历史上与林彪的联系,但仍然备受怀疑,这让梁兴初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11月14日,毛泽东接见了如坐针毡的梁兴初,当时毛泽东当着很多人的面对梁兴初说:“你喝了林彪的茶,不是林彪的人嘛!”但毛泽东的开脱却并未改变梁兴初的处境。回到成都后,梁兴初即被隔离审查。四川省委和成都军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所谓的“梁兴初问题”。1972年3月19日,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对“梁兴初问题”作出结论,先是认定梁兴初犯了“严重的方向路线错误和宗派主义错误”,随后又说“梁兴初是四川上了林彪贼船的头子”。这个结论是梁兴初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他感到非常委屈和痛苦:“没想到我跟毛主席干了40多年革命,出生入死,最后倒成了反对毛主席,反对共产党,参与反革命政变的反革命分子……”1973年,梁兴初被扫地出门,下放到山西太原“劳动锻炼”,并继续接受审查。从此梁兴初在太原度过了长达8年的下放审查岁月。没完没了的审查、问话使梁兴初这个铁打的汉子身心受到沉重打击。
1979年9月,感觉政治气氛有所变化的梁兴初,写申诉材料托人递交给黄克诚大将。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自己也还未平反的黄克诚,对梁兴初的遭遇非常同情。在一次纪检会议上,黄克诚动情地说:“梁兴初,一个打铁的,从小参加红军,受过9次伤,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他能反对毛主席吗?”
在中央的过问下,1979年下半年梁兴初终于被解除劳动改造。1981年10月23日,中共成都军区委员会时隔9年,再次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呈递了“关于梁兴初同志问题的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的报告。中央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认定梁兴初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没有牵连,但有政治错误。鉴于梁兴初在战争中有卓越贡献,其本人认识错误态度也较好,再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免除党内外一切处分,给予大军区正职待遇。尽管梁兴初本人的问题初步解决,但对那些因受自己牵连而被打倒、被迫害的同志、下属,梁兴初一直心怀歉意。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也不管别人的风言风语和白眼,坚持不懈地为受连累的同志申诉,直到后来有了一个满意的解决。
1985年10月5日凌晨,一代战将梁兴初因心脏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