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09-11-26郭爱花陈钰
郭爱花 陈 钰
摘要:介绍了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并详细论述了板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板栗;栽培管理;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2-0066-03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nd Diseases and Pests Control of Chestnut
GUO Ai-hua1,CHEN Yu2
(1.College of Forestry,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1,China;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00,China)
Abstract:The biology characters of chestnut were introduced simply,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of chestnut,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chestnut;cultivation management;diseases and pests
板栗(Castanea mouissima BL.)为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木本果树,国外称“中国甘栗”,国内有“铁杆庄稼”之誉。我国有21个省栽培板栗,海拔50~2 800 m都有分布,南北跨纬距22°[1]。它适应能力极强,抗旱耐瘠薄,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能补肾、滋阴、壮阳,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经济树种。但在生产中由于果农没有掌握好科学的综合管理方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栽培品种混杂不清、混乱采收的现象,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低、收益少。再加上板栗白粉病、胴枯病、红蜘蛛、白蜘蛛、栗实蛾等病虫害造成的危害,使农民栽培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板栗的生产和发展。为了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防治病虫害应采取综合措施,确保丰产又丰收。
1生物学特性
板栗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一般为年均气温 8~22 ℃,极端最高气温35~43 ℃,极端最低气温-35 ℃,年降雨量500~1 900 mm。在土壤pH值4.5~7.0的范围内生长良好。板栗为需锰的树种,具有发达的根系,与乔木根系相仿,无论是在山地、丘陵或河滩冲积沙地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板栗虽属深根性树种,垂直根分布可达数米,可超过枝叶1倍,甚至3到5倍,但是大部分根在土壤的表层,即25~40 cm深度之内。栗树幼嫩根上常有和真菌共生的外生菌根,菌丝体成罗纱状,细根多的地方菌根也多。菌根可使根系表皮层细胞显著增大,扩大吸收面积,增强根系吸收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还可分解土壤中难以分解的养分[1]。板栗发枝的特点为:强枝顶部数芽易萌生强枝[2],枝条的生长极性强,普通枝由叶芽萌生,生长健壮,是形成树冠骨干枝的基础。结果母枝是由生长健壮的发育枝和结果枝转化而成的。着生混合芽的枝条为结果母枝,由其顶端的几个混合芽抽生结果枝,下部芽抽生发育枝,靠近基部的几个芽则不萌发,呈休眠状态。在母枝的中部也可抽生结果枝,通常结果母枝越强,抽生结果枝就越多。因而,促进强壮结果母枝的生成是丰产稳产的保证。它的叶为长椭圆形,阔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叶缘具稀疏浅锯齿。芽可分为花芽和叶芽两大类。板栗喜光,忌荫蔽。一般5~7 a开始开花结果,15 a左右进入盛果期。
2栽培技术
(1)造林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丘陵山地、河滩平原均可发展。建立面积较大的生产园,一般是先定植实生苗,2~3 a年后嫁接成园。板栗属高大乔木,稀植早期产量低、维持年限长,密植能早结果、早丰产。板栗是异花授粉树种,在营造时要选择花期相同、授粉亲和力强的2~3个品种配置在同一栗园内,以提高结实力。栽植时期分春栽和秋栽,以往多采用的方法为秋后带叶栽植,这样可避免移栽伤根而影响缓苗,促进早期成形和丰产,但因长途调运苗木等原因效果不佳。现多采用冬季培土,翌春化冻后在苗木根际范围地表上覆盖1 m2的薄膜,既防春旱,又可增加土温,促进根系生长,保证较高的成活率[2]。
(2)我国板栗多采用实生繁殖,但因结实迟,变异大,现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北方多用本砧,以2~3 a的实生苗作砧木。长江流域一带有利用5~6 a的野生板栗作砧木就地嫁接的习惯。湖南部分地区利用锥栗作砧木,成活力较高。采用接穗也可以,枝接一般在砧木的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时进行。在苗圃嫁接可采用切接、插皮接、插皮舌接、腹按、根接,利用潜伏芽进行外套芽接、春季带木质芽等方法。砧木较粗或改劣换优的大树要进行高接,如主、侧枝光秃接宜用剥皮接或嵌合枝接等。
(3)土壤管理目标。为使土壤活土层逐年加厚,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扩大根系分布范围,达到幼树生长迅速、大树保持健壮稳产的目标,应在11月下旬至翌年的2月份,深刨扩挖,整修树盘,并压土。深翻深度应掌握在15~20 cm,压土厚度8~10 cm。采用种植绿肥或豆类作物压青、施有机肥等方法,使板栗丰产林地的有机质含量维持在1%以上。在早春、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中耕除草,杂草较多的栗林于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割草,并将草覆盖在树冠下。在秋末或初冬进行深翻扩穴和刨树盘,以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生长[3]。随着板栗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年来多采用穴施肥水、地膜覆盖技术等,这对春季防旱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提前活动生长等有良好的作用。
(4)幼树修剪多选择自然开心形。结果树的修剪应注意保留树冠外围生长健壮、优良的1 a生结果母枝。由于雄花序着生造成盲节,促使结果部位外移,故对10 cm以上的雄花枝留基部2芽短截。不超过10 cm或顶芽饱满的短粗雄花枝,翌年可抽结果枝,不剪。对于长度在30 cm以上的营养枝,由于其中下部的芽只抽生弱枝或不抽枝,常使结果外移,因此,应于基部留2芽短截,促生新的结果母枝。长度在20 cm以下的健壮营养枝可不剪。
3板栗主要病虫害
3.1主要病害及发生规律
3.1.1板栗疫病主要危害主枝、主干,病菌通常在病皮内越冬。病部初期红褐色,发软,稍隆起,内部皮层腐烂,流液汁,有酒精味,后渐干缩。3月底或4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高峰期,可导致枝条枯死。病菌可随苗木传播,还能潜伏在栎树上危害,以后再转移到栗树上。据报道,此病发生的程度与品种、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2]。
3.1.2白粉病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及幼芽。春季气温达到15 ℃以上时开始发病,以子囊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受害幼叶退绿,并出现不规则的晕块,继之扩大连片,叶面布满白色粉霉状物。发病后期,病部散生琥珀色至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该病由子囊壳放出子囊孢子随风传播,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
3.2主要虫害及发生规律
3.2.1栗实象鼻虫栗实象鼻虫,又名栗实象甲,以为害果实为主,两年1代。成虫于7月出土产卵,产卵于壳斗内,9月孵化,10—11月幼虫脱果,然后入土越冬。第3年6月化蛹,8月上旬为成虫出土高峰期。幼虫通常每果1个,在果内蛀食,10月上旬咬破栗皮爬出,入土造长椭圆形土室,在内越冬。
3.2.2栗大蚜栗大蚜又称板栗大牙,以卵在栗树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孵化出无翅雌蚜,并胎生小蚜虫,5月份生出有翅雌蚜,飞往栗树嫩枝上,数百头群集一起吸食汁液,在嫩枝上繁殖后代,10月下旬雄蚜和雌蚜交尾后产卵于枝、干,常数千粒甚至数万粒密集排列成片越冬。
4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1板栗疫病的防治
应选育抗病品种,并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及时砍除病重枝干并烧毁,避免人畜损伤树干。晚秋树干涂白保护。发病初期刮去病部树皮,涂刷401抗菌剂,抑制病斑扩展。
4.2白粉病的防治
麦收前喷施 800倍液大生M-45+信生 800倍,防治板栗白粉病、芽枯病。喷布三唑锡1 200倍+虫螨克星4 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乐斯本1 500倍,防治红、白蜘蛛和其它板栗害虫。板栗红白蜘蛛为害板栗叶正面,喷药时,叶片正面和背面均喷透、喷匀。麦收后,杀菌药用大生M-45 800倍+杀灭尔800倍,杀虫药用农地乐1 500倍+哒嗪酮3 000倍,防治效果显著。
4.3栗实象鼻虫的防治
要适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脱粒可减轻危害。堆积球果时,每堆积一层,喷1 次50 %的敌敌畏1 000倍液,而后用塑料薄膜盖上,9 月中下旬振动树干捕捉成虫。亦可喷辛硫磷或杀螟松1 000~2 000倍液;用50%热水浸种10 min,以杀死果内幼虫。
4.4栗大蚜的防治
主要是刮去老树皮、人工除卵。越冬卵近孵化期,涂刷较高浓度的石硫合剂。若虫盛发期喷40 %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
总之,板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不与农作物争地,可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和植物资源,抗灾力强,产量比较稳定可靠,1年种多年收,管理比较省工。随着西部开发战略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一些西部地区开始把其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板栗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若选用优良品种,加强管理,板栗增产的潜力会很大。
参考文献:
[1] 胡芳名,谭晓风,刘惠民.中国主要经济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7.
[2] 张宇和,柳鎏.中国果树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8-50.
[3] 杨丽娟,李献生,魏学锋,等.板栗综合丰产栽培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6,26(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