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思考

2009-11-26张晓锁

天津农业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

张晓锁 王 语

摘要:阐述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概念,并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边界的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生态服务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2-0030-03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Land Consolidation

ZHANG Xiao-suo,WANG Yu

(Land Management College,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0,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ion 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in land consolidation was expounded, and for making sure the evaluation boundary and choosing evaluation index, method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ecological benefits;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将土地整理的内涵鉴定为: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整理在效益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生态效益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土地整理尚停留在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改善阶段。纵观土地整理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生态景观设计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重视与落实是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现有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效益的评价方面,这对提高我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水平,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针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概念、评价对象边界、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1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概念

效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因人类某种活动带来某种后果与该活动未发生之前状态的比较,可为正亦可为负。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设施、生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对项目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均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生态效益上表现出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因此,土地整理生态效益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因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进而对当地人们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产生效应的总和。

2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客体边界的确定

要对生态效益开展定量研究,就必须明确评价效益产生的主体和效益发挥的边界。在目前的实践或研究中,不管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项目生态效益分析还是学术研究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绝大多数均以单独的项目为评价对象,以项目区边界为生态效益发挥的边界,如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的计算。相对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言,土地整理项目区是一个相当有限的范围,一个项目生态效益的发挥远远超过项目区边界的范围,如对项目区所在地小气候的改善,对项目区内河道整治效益等,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的发挥是与周边环境、相邻项目交叉影响的。在生态环境学中以能独立发挥生态功能,并能实现自我内部物质交换循环的整体为生态系统,其系统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边界以明显地物(路、沟、河流等)或行政界线为项目区边界,显然不满足生态系统边界的含义,将其作为生态效益评价的课题边界并不合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课题边界的确定应借鉴生态环境学的理论,将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作为边界确定的前提,落实到土地整理项目就是以明显地物(河流、湖泊、山脉、连片居民点等)为效益测算的边界,评价边界内所有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的总和。

3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探讨

生态效益具有多重性、两面性、长期性等特点,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衡量生态效益的大小具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常采用的指标有:土壤肥力改善指标、农田有效防护率、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植物新增固氮、释氧量等。常用指标的选取多为静态和正效益型指标,这与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特征存在两方面的冲突:首先,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的发挥需要在项目实施完成,恢复农业生产后逐渐体现出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具有缓慢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其次,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只是正面的作用,实践证明土地整理项目对项目区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对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部分土地地力下降等。因此,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除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完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还应注意以下原则:(1)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结合的原则。静态指标指对土地整理项目及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次性永久改变效应的衡量,如对项目生态景观的改善;动态指标则是对项目区长期发挥生态效益作用的指标的衡量,如新增生态林固氮量现值等;(2)正指标与负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土地整理项目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有助于找出土地整理项目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在生态方面的不足。土地整理项目在正生态效益方面的表现有保持水土、改善项目所在区域小气候等,其负面效应主要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的增加等;(3)普遍性与针对性结合的原则。每一个土地整理项目均有其唯一性,但项目之间在施工内容上仍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在生态效益方面仍具有相同的特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不同,其土地整理重点亦不同,如部分项目涉及到血吸虫防治任务、土壤盐碱化改良、整理后农业结构大面积调整等情况,在生态效益的评价上应增加相应的评价指标,而在区域间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比较上则应注意建立统一的比较基础。

4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的选取

由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概念出发,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是对因土地整理对其相应效益范围内生产、生活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是对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变化的测度,因此,计算、测度土地整理前后范围内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将是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必然途径。综观现有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研究,在生态效益的测度方面均以测度出项目生态效益经济价值为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测度法。该方法采用列表清单的方式列出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功能各方面的影响,分别计算其影响的“量”,再采用市场价格将其折算为经济价值,如生物固氮、释氧、涵养水源价值等,该方法常见的是能值分析法,适用于各种生态效益均能确切量化的情况。该方法使用的局限在于生态效益并不能完全准确定量,经济价值的确定随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第2种方法是对生态效益的估算。该方法针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中景观改善效益、生物多样性减少损失等无法量化指标的特征,采用市场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等粗略估算评价对象的生态效益值,此方法是前一种方法的重要补充,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会随之改变,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在实际研究中,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做出定量的经济价值核算对项目的指导意义并不大,相反通过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在生态方面的问题,对改进土地整理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我国土地整理技术,促进土地整理事业发展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明确土地整理生态效益含义,合理确定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客体边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是科学有效评价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左玉辉.环境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贾芳芳.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 [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4] 邵景安,刘秀华,廖兴勇.土地整理项目的费效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4):57-62.

[5] 胡廷兰,杨志峰.农用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75-280.

[6] 熊广成,孟庆香,常庆瑞.农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5):13-16.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