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转变的理性反思
2009-11-25王义全
王义全
[摘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特征之一,但这些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示我们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它们不是学习的程式,而是学习的基本特征;它们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也是学习的任务之一;学习方式转变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多元学习方式的整合。面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困难,我们需要把学习方式转变作为不懈追求的理想,并通过教师学习方式转变和学校文化建设等为转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5-0020-02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既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手段,也是课程改革本身所希望实现的目标之一。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存在认识偏差,影响了实践效果,甚至导致部分教师质疑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习的程式,还是学习的特征?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它是认知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特征。它与教学方法相比是更为上位的概念,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学习方法及其关系、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
自主学习是针对他主学习、被动学习而言的,它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精神、独立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和个人学习中过于强调竞争而言的,表现为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侧重于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探究学习是针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求真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习方法中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学习品质和特点。我们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程式,只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最为实质性的内容。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习的特征、作为学习的一种精神和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习方式转变的要义,并使这些学习品质不仅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而且体现在其他学习方式中,比如有意义的接受型学习的方式。
二、是学习的手段,还是学习的任务?
虽然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但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把它看做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应该承认,自主、合作和探究都是为完成学习任务服务的,然而仅仅在工具理性下把握学习方式的转变容易导致教学的形式化。比如:合作学习没有分工,或者有分工而无合作,教师没有对讨论进行有效的引导。自主学习缺少明确的问题和方向,自主成了“自流”。探究学习有活动而无体验,有问题而无对话。为了达到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一些优质课评比甚至提出了硬性要求,如:必须有小组讨论环节,有学生动手环节,必须用多媒体,教师讲授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分钟等。
现在课堂上出现的有情景而无问题、有活动而无体验、有温度而无深度、有问题而无对话、有小组而无合作等现象,充分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驾驭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也应该成为学习的任务或目的之一。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学会倾听、理解、宽容、思考和表达,学会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学会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方法等。教师和学生只有具有这些相关的意识和方法,才能保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运行。而且相对于知识来说,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可能是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三、是替换。还是整合?
“翻开许多新课程书籍,上面都把学习方式主要分为接受型与研究或发现型两种,并且认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由接受型向发现或研究型转变。”这样过于简单和粗糙的理论解释致使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将接受学习和研究学习简单对立,讲授法教学和接受型学习成为了批判的对象,把教师对讲授的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弊端归罪于按受型学习本身。
实际上学习方式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例如:根据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受指导的情况和学习者的学习自由程度,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根据学习主体的参与范围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与他人交往,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还认为,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这两个维度的学习方式可以两两组合,构成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机械发现学习和意义发现学习4种学习方式。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并列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型学习方式相比,这4种学习方式并不存在哪种方式最好的问题,只存在最适合教学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要综合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的是过于强调接受型学习的做法,改变以教代学、以告知代替讲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重结论不重过程,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式的机械训练;而不是对接受型学习的简单批判和抛弃。转变学习方式是指我们要将僵化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弹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并完善每种学习方式,提升每种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而不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替换其他学习方式。
四、是放弃,还是坚持?
由于对学习方式转变存在片面认识、对实践困难估计不足,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使我们又面临一次选择:是放弃,还是坚持?
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教学(而不是接受型学习)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返回老路显然是不可取的。而自主、合作、探究在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既与我们缺少自主的习惯、合作的氛围与探究的条件有关,也与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法有关,对这些学习方式的认识和掌握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坚持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要将其作为一种理想不懈地追求,并在坚持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调整。首先要不断深化对学习方式的认识,“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庸俗化。”其次,要转变教师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否具有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态度和能力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最后,转变学习方式需要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设转变学习方式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