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产业仍是民企发展优势
2009-11-25
受金融危机冲击,惯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民营企业在破产、转行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上彷徨。尽管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环境短期难以恢复等因素让民企备受打击,但是笔者认为,我国仍将是世界上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东南亚一些国家虽然具有比中国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但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产业配套、技术水平低下等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的时期之内难以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新基地”。例如,印度从上个世纪就将中国作为赶超目标,然而直到现在,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与中国仍然无法比肩。2007年中国的纺织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3.37%,而印度为2.8%。相反,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有着很强的技术能力,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也较好,但由于劳动力成本过高,也根本无法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所作为。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不会从根本上削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多是各国为缓解国内压力的短期手段,一旦危机过去,全球贸易还会重新进入增长轨道。
第二,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主要是希望通过利用新能源等技术,培育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其实质是产业升级,不仅不会放慢产业跨国转移的速度,而恰恰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跨国转移,而中国是最有能力承接这些转移的国家。
第三,美国的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正如一个美国人说的那样,“只要经济上允许,我们还是希望一次购买一打衬衫,而不是一件”。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依然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民营企业的特点是机制灵活、开创性强,因此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我国民营企业完全有可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甚至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为此,国家应当为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避免过度行政干预、利益集团寻租行为和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所导致的体制环境恶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而企业则应当主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
一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全球产业链分工来看,中国企业往往处于低端环节,而国外企业通过专利、保密技术、品牌等手段对高端环节加以控制。我国民营企业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一方面将现有业务做精做强,另一方面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当前,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要避免行为的短期化,要有一种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决心与信心,通过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管理改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增强节能环保能力。资源环境问题将是未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最大约束,而绿色壁垒也将成为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中最常用的手段。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民营企业来讲,在低能耗、低污染前提下的低成本生产能力将是决定在未来竞争中能够获胜的关键决定性能力。
三是加大国际市场渠道开拓力度。渠道能力弱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制于国外的关键所在,而且品牌的建设也需要有着强大的渠道能力作为保障。因此,民营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的渠道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要对国外一些具有丰富渠道资源、营销网络发达的营销企业进行跟踪研究,一旦合适的并购机遇出现,就努力把握,使国外优质资源为我所用。▲(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制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原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