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网如何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

2009-11-24曹书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校园网

曹书成

摘 要当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在学校总的资金投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另一方面校园网实际应用较少,校园网的“高投入低回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校园网络到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总结校园网建设中的经验,强调校园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网“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校园网建设应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应用的需求,校园网必须以应用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校园网的效益,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

关键词校园网;校园网建设;教育信息化

校园网建设已经有10年左右的历史,有资料显示,71.7%的网友认为校园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管理校园网络,让校园网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科学认识校园

网络存在的问题

1.校园网投资比例严重失衡,相关政策出台滞后于发展速度。

校园网建设缺乏长效机制,校园网投入结构不良,硬件投入比重过大,应用软件和设备使用维护没有足够的专项经费;校园网投入短期行为,缺乏应用为导向的系统规划;校园网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统筹;校园网管理机构设置不明确,责权不明晰;校园网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没有形成共建合力;政策出台滞后于发展速度,校园网管理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学校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刚刚开始,有待完善和深化。作为教育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校园信息网,其网上办事和服务项目有待扩展;学校信息发布、政务公开功能有待整合;缺乏集成、共享的教育公共数据库,缺乏集中的教育电子政务基础保障环境。

2.校园网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标准。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缺乏规范和标准,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重复低水平建设的现象严重;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明显;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给市、区、校业务协作带来困难;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

3.校园网建设应用滞后现象明显,师资队伍与教育信息化要求有差距。

如果说计算机应用普及基本解决了教师个人办公效率的问题,那么校园网则是重点要解决学校整体协同办公的效率问题。相对于校园网建设硬件设施的建设来说,其校园网应用滞后是现阶段制约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瓶颈。硬件环境的较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现阶段校园网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校园网硬件设施管理较差甚至没有管理,设备使用率低,教学应用水平不高,有些学校甚至是存而不用。

从事校园网管理工作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高层次、专业化的校园网管理人才匮乏,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没有相对稳定的网络管理员队伍;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和网络管理员水平较低存在矛盾;普通学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很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受过专门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

上述问题是造成校园网“高投入低回报”的根本原因。

二、科学规划校园网络建设

中小学由于资金和认识上的问题,对“校园网”建设缺乏整体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攀比性,只重点考虑构建性能“先进”的校园网硬件系统,而不具体考虑它能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做些什么。学校在作校园网规划建设方案,或升级改造等重大决策时,容易盲目跟随网络硬件代理商,陷入追求“高档”设备的误区,此时,专家论证就变得十分必要。

学校领导在完成校园网的基本建设后,认为投入过大,此后的几年就不能在这方面投资了,甚至一些最基本的维修配件或要用的耗材都要考虑再三,完全没有对网络的正常运转有一个基本预算。这样,势必导致校园网不能正常运转,一个投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网络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校园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网建设应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应用的需求。由于各中小学在投资规模、信息化基础、管理体制、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同时,校园网规划设计方案也应有所不同,必须采取与之相对应高、中、低端网络设备。但一定要遵循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合理配置、注重效益、分步实施的原则。校园网的建设规划要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相一致,要把服务教学作为网络建设的重点。建设校园网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有关的国际、国内标准,所采用的设备既要保证安全、可靠,也要保证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校园网规划方案的制定,要考虑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先进的、成熟的技术方案和产品,这样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减小设计、施工和使用难度、缩短建设周期,有利于保护投资,并且有利于校园网的维护和升级。

三、科学管理校园网

1.从学校管理制度上入手。

当前,校园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网络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学校网络管理,要从政策和组织等方面着手,具体包括:建立并严格执行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建立高素质的学校网管教师队伍、师生日常管理规范化、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组织建设和师生服务管理等。

2.减少重复投入,消灭信息孤岛。

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是造成信息孤岛的历史原因。早期,人们对网络技术认识具有其局限性,没有认真思考计算机网络技术到底该怎样运用更有效,各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分步实施,使得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彼此独立,造成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行政或业务上的条块分割、各行其是是造成信息孤岛的重要原因。信息系统开发涉及信息分类与代码、数据接口、运行操作流程等,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单位部门缺少沟通,也是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的原因。对学校而言,这些系统中的数据有很多是冗余的,需要重复输入,但学校又没有足够的权限和技术打通这些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致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陷入新的困境。利益驱使或盲目推进是造成信息孤岛的主观原因。

校园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消除信息孤岛任重道远。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领导对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的认识,这是确保企事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这不能仅仅从具体的技术、具体的项目上着眼,关键是使各级领导了解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孤岛问题、标准化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完善信息化标准化机制的措施等。

3.从安全着手打造安全高效校园网。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部网和校园网联入了Internet,校园计算机网络正在教育系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讨论问题、查阅资料,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业务管理和教学工作等。此时,校园网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有些学校的校园网存在众多的安全漏洞,这就给病毒、黑客提供了充分施展身手的空间。而病毒泛滥、黑客攻击、信息丢失、服务被拒绝等,这些安全隐患对整个网络运营至关重要。因此,如何保证校园网不被攻击和破坏,已经成为学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校园网络管理的重要任务。利用网络准入控制机制,当不符合安全策略的终端设备访问网络资源前,在这些设备上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可降低成本,提高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四、科学应用校园网

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学生是学校培养的对象,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需要科学管理。学校教育信息化强调应用,具体指信息技术在教师、学生、课程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校园网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载体,其核心环节包括以下方面。

1.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

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具体指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德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满足学校日常管理的要求,有效实现校内各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学校管理职能,优化教育管理过程,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从而减轻学校管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学校管理的效果与效率,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学校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对于每一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管理,要考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先进性、实效性等方面问题,规划各类教育管理系统的建设,对教育信息进行统一标准规范。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开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已逐渐由“口授、板书、演示”为特征的传递灌输,转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已逐渐由“耳听、手记、做题”为特征的被动接受,转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建构方式,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加关注“自主、协作、探究”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创设,信息技术所支持的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主要应该考虑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中的具体应用,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通过网络能在备课时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备课中所需要的相关资源;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能更好地实现集体备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交流备课中的问题和建议。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反馈,学校每月应该有使用信息技术的统计与抽查,这是对每一位教师的督促,也是对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教师的鼓励。信息技术在学习考核与评价方面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把多种评价手段与方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可以建立“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基于课程标准的达标考试,有效地分析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分析学生个体、班级和年级学习质量存在的薄弱环节,教师通过评价信息,及时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面向过程的评价,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并保存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3.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思考与实践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模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学习、反思;通过校本研修平台,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学习与实践共同体,帮助教师更好地相互交流、评价等;同时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度,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校本研修成长记录,定期对教师成长记录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诊断与分析,不断调整校本研修的措施与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4.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成长。

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成长记录实践,通过学校网络环境下学生成长记录平台,让学生开设自己的网络空间。在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成长记录实践中,树立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信息技术利用声音、图像、影像这些直观、生动的画面创设真实情境,带给学生真实感,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情感,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另外,可围绕同一个德育主题,组织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德育主题探究,从而更有效地落实德育主题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改催生了对校园网应用的需求,校园网信息管理正不断发展成为涵盖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OA、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教育、校园安保/监控网络、家校通、一卡通及公共服务管理系统,随着这些应用的普及,校园网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校园网的效益,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

(作者单位:南京市梅园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校园网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校园网贷有哪些违法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