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对待电子白板

2009-11-2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0期
关键词:信息量电子白板理性

艾 伦

今年,在北京两个区县的中小学教育装备评标活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区县一次性采购电子白板400块,另一个区县为500块,达到平均每所中小学拥有5块白板。如此快速(或许是盲目)地进行电子白板大规模的推广,令笔者想起,在1998年,笔者曾在自己所在系的教室里安装了一块加拿大Smart Board电阻膜型的电子白板,当时估计是北京地区的首例。其后,又在学校不同的教室中安装了6块。2002年,这7块电子白板全部被拆了下来,至今闲置在仓库里。

笔者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不够理性的。

使用新技术,必然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很快接受电子白板。但当人们了解了它的使用原理,熟悉了它的使用方法,并且考虑它对教学产生的作用后,往往就不再对它投入过大的热情。

电子白板与投影幕一样,永远不能取代教室中的黑板,这并非人们的习惯定势,而是一个科学问题。通过利用人机工程学、教育传播学、人的认知规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教学设备的区别与利弊,理性地指导我们进行科学地采购和教学。

人机工程角度的测量

电子白板需要与计算机和投影机联合使用,但由于受到投影机4:3投影比例的限制,电子白板不能像黑板一样做得窄而长,所以使用面积受到严重制约。为了配合教师上课板书,电子白板便不能像投影幕一样挂得很高,于是就出现了所谓“够得着”与“看得见”之间的矛盾,即照顾了教师的板书,安装位置就不能过高,这样,讲台桌和前面同学就挡住了后面部分学生的视线;而照顾了学生的观看,安装位置过高,又会影响教师的书写。

根据教室内学生的平均坐姿眼高、人眼的干涉点距离等数据,可以计算出电子白板的下边缘高度应不低于1 120 mm。而根据中国女教师平均身高、地台高度和穿鞋修正量等数据,可以计算出电子白板的上边缘高度应不高于1 930 mm。由此推算出电子白板的有效使用宽度范围在810 mm(=1 930 mm-1 120 mm)以内。再根据投影机4:3比例计算电子白板的对角线长度为1 350 mm,实际效果相当于一台50英寸的电视机(详见《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18期)。

教育传播角度的分析

在对待电子白板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人们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其实,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充当的作用是信道(信息传播通道)而非信源(信息的来源),它不可能产生多余的信息,而只可能增加干扰(或“噪声”)。多媒体课件是对教学信息进行“包装”,起着冗余的作用。当然,根据“最临近发展区”理论,冗余在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增加了教学信息量”的结论。

为了验证上述分析,最近,笔者利用VICS(语言交互分类系统)的方法,对一个初中数学课程的常态课堂教学和使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学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是,没有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的常态教学的平均信息熵为3.0138bit,而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平均信息熵为3.0219bit。它们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增加该课程教学的信息量。

认知规律角度的思考

电子白板在课堂上一个最被人们称道的作用是直观,配合适当的教学软件,在描述一些空间关系概念时,就展现得十分清楚,便于学生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过分直观地表现将取代学生在建立空间概念上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失去了很多形象思维训练的机会,对相应问题的认知是不利的。

提出上述问题的目的不是要全盘否定电子白板,只是希望用这些东西提醒人们,应该科学地发挥它的教学作用和理性地对它进行采购。并提醒专家,需要对其进行教学适用性和教学非适用性两方面的论证,不应过分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从而误导用户。例如,在强调电子白板课堂上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同时,还应考虑是否增加了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工作量;在夸赞电子白板显示内容的下拉功能时,还应考虑课堂前后知识联系的展现。

在教学过程中,电子白板确实能够以其新奇的展现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不能盲目地大批量推广电子白板的使用,应该科学地研究教学需求,理性地对其进行采购,既要防止配备不足,也要防止配备过度。教育装备管理学和教育装备运筹学是帮助我们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有利工具和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信息量电子白板理性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
基于联合熵和交互信息量的视频篡改检测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阅读教学中的巧用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