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音乐在学生心中飞扬

2009-11-24麻佩珍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荆州三国演义

麻佩珍

佛山市三水区地处珠三角,经济较发达,但大多数高中生的音乐基础很薄弱。城区的学生音乐基础和表现能力相对较好,而农村来的学生基础较差,甚至连基本的音符都不认识。当老师在讲台上说起那些从来没听过的音乐时,他们很迷茫,甚至不知道海顿、莫扎特是音乐家。刚开始上音乐欣赏课时,有的学生说非洲的民间音乐、外国的歌剧、交响乐是噪音。但据我的观察,学生们非常热爱音乐。课余时间不时听见他们唱歌,耳朵里塞着MP3的耳塞,课本和课桌上总贴着自己喜欢的歌星的照片,音乐其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认为,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体会音乐之美,了解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能正确比较和评价音乐,并以音乐为载体,了解其传达和表现的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一、从细节入手,提高课堂效率

1. 上课的开场白很重要

好的开场白能很好地吸引这些大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刚开始上课时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教师如果能通过他们感兴趣的开场白来拉近和距离,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三分之一了。我在上《高亢的西北腔》一课的开场白是:“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宝吗?能给我唱几句阿宝的歌吗?”简单的几句话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熟悉阿宝,这样一来学生就踊跃了。从学生喜欢的、熟悉的东西入手,他们才能很快接受他们并不熟悉的东西。

2. 内容的介绍和引入也很重要

有教育学家曾做过实验,给两组学生听同一首不熟悉的音乐,一组不作任何提示,教师对另一组介绍这是由著名作曲家作曲、著名乐队演奏的,在很多地方引起了轰动。结果是,不做提示的组只有30%的学生记住了,而另一组则有70%的学生记住了这一音乐。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不成熟,容易接受暗示,教师做适当的提示和介绍,能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介绍某一曲目时,不要只介绍作曲家和作品本身表达的意思,还可以推开介绍一些关于该音乐作品的小插曲。比如我在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介绍了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登台指挥却不能听见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而五次谢幕五次掌声高于当时皇帝享受的三次掌声的待遇,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听听这么伟大的音乐究竟是怎样的。

3. 为学生提供表演展示才能的机会

我曾经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唱他们喜欢的歌,并说出喜欢这首歌的原因和对歌曲的理解。学生很欢迎这样的形式,课前就找了自己喜欢的歌,上课的时候为全班的同学演唱。虽然有的同学很不好意思,红着脸唱完歌,但他们很愿意表演、展示自己。有个女同学唱了S.H.E的《月桂女神》,她说这首歌取自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月桂女神达芙妮和太阳神阿波罗的故事。一个男同学唱了林俊杰的《曹操》,他说这首歌取自《三国演义》,有很多“三国”中的关键词:“煮酒”“长坂坡”“荆州”,每个词都有一个故事,让他有兴趣去看完《三国演义》。

4. 不否定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

不轻易否定别人赞赏和喜欢的东西是一种礼貌和尊重,流行音乐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学生并没有注意和总结,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引导。比如现在学生大都喜欢周杰伦,但并没有了解他的音乐的内涵。我让学生听《东风破》,帮助他们了解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听《夜曲》,延伸讲夜曲这种音乐体裁。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十一月的萧邦》的《夜曲》很好听。”我以为这个学生对肖邦的音乐很了解,可是他说他不知道肖邦是谁,还取笑我不知道这是周杰伦的最新专辑里的歌。我想我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把偶像的偶像(周杰伦狂热地喜欢肖邦的音乐)拿来讲讲,讲讲他的爱国情结,他的钢琴曲,他的小夜曲。学生对这个偶像的偶像很有兴趣,听了以后很有感触地说:“钢琴诗人是周杰伦的偶像,难怪他的音乐也有点哀伤的诗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把多媒体和教材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可以打开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和作品,了解他在俄罗斯、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第六(悲怆)交响曲》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了这些知识作为铺垫,在学生欣赏该作品时,我们再运用多媒体里对该作品的分析和音响片段,逐步让学生接受并理解这部柴科夫斯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否则,对大多数音乐素养并不高的高一新生来说,我们整本教材的第二部作品就欣赏交响乐,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2. 把多媒体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前卫,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和新信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还要多。音乐课堂上,他们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音乐老师不应该拒绝回答。比方说,教材第十三单元要求我们欣赏爵士乐经典作品《南部之子》和《不知为何》,一些学生听完作品后往往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诸如美国的乡村音乐是怎样产生的?摇滚乐发展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内容当作另外一种形式的“拓展与探究”,如果学生掌握了它,无疑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作为老师,我们对乡村音乐和摇滚乐方面的知识也不一定十分了解,怎样回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利用多媒体是非常好的选择。借助它,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二十世纪美国乡村音乐和摇滚乐产生的背景和历史,链接了Catter家庭,了解Bill Halay、Elves Presley等人为摇滚乐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借以了解相关的美国音乐史。如果下载一些诸如“Say you say me”这样的歌曲让学生听,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乡村音乐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 把多媒体音乐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淡化学科体系,强化课程体系,这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上音乐欣赏课时,应该巧妙地把音乐课与美术、地理、历史、文学等知识结合起来,让音乐课变成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好的平台。文学与艺术从来不分家。《阳关三叠》是一首优美的中国古代歌曲,我们先借助多媒体分析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体会该诗深沉的意境,了解该诗所折射出来的那段历史,然后再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就水到渠成了。《阳关三叠》表现的离愁别恨的主题,随着大家对深沉的词义、情意绵绵的曲调的理解而变得通俗易懂了。

三、掌控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学生“乱”被有些教师认为是“最大的失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生“乱”起来,课堂才更有效果。这种“乱”指的就是“活”。要做到活而不乱,学生被老师的激情所感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验音乐并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整个课堂的气氛欢快活泼,这样的“乱”恰恰是学生思维活跃,体验充分的外在表现。

1. 处理好严与宽的问题,宽中有严

“严”是有课堂秩序要求,各个环节衔接自然,不是教师对学生严厉,故意制造严肃气氛。“宽”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动。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带动学生,让他们真正自由地驰骋于音乐中。

2. 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收放自如

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纵,听之任之,否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放任式教学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控制学生的行为,没有规范的要求,学生想唱就唱,不想唱就算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无组织无纪律,放任自由、懒惰怕苦的性格。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大胆地“放”,既要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把握课堂的整体。

3. 处理好动静的关系,动静分明

新标准教材中较注重的一点是课堂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多种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去学习、创造,但教师更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不能从头到尾都动,尽量做到动静结合。

音乐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它需要通过想象才能身临其境。因此,音乐课既要动,同时也要给学生一片宁静的空间,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环境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教师用不同的语气、声调讲一段故事,或设置一些悬念,创造合适的情境,给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去思考,去放飞想象的翅膀,这样的课堂更加有感染力。

音乐其实是一种美好的心态,把单纯的喜欢变成对音乐的了解,让学生发自心底的爱上音乐,这其实是一个简单也复杂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保持好的心理状态,学生便会觉得老师其实是认同他们的看法的,有被承认的感觉。教师应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爱,懂得爱,通过音乐了解其他艺术门类,让学生知道音乐不止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音乐其实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这都是我们音乐课要完成的任务。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荆州三国演义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三国战争话荆州(中)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崛起的荆州诗歌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