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2009-11-24周汉源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题目情境思维

周汉源

一些学校地理课堂虽然穿上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衣,但是地理教学水平徘徊在胶着状态:教学效率低,很多学生说起地理知识点如数家珍、滚瓜烂熟,却在解答技巧性题目(经纬度、等高线、气候图表等)、发散性题目、情境性题目的时候却感到束手无策,学生没有一双穿透地理的慧眼,这是因为学生的地理思维没有得到有序训练。

学生思维是否灵动,其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自觉、自主、自如地解答技巧性题目、发散性题目、情境性题目。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变“以考试为目的、以知识问答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为“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激发思维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用导入的情境化触发思维;用课堂的活动化来调动思维;用教学全程的地图化,贯穿思维;用评价的能力化来考核思维。从而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改变学生恐惧地理的心理、死背地理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导入情境化,触发思维

一些地理教师普遍存在着讲授导入法和自学导入法,把生动的地理课变成枯燥的地理课,教师强调文字重点,学生跟着划线做记号。长此以往,学生思维活力就在桎梏中被窒息了。

新课导入情境化,用“引”来代替“讲”,用读“图”来代替读“文”。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新课导入情境化,可以先声夺人,触发学生思维,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教学“澳大利亚”时,我设计了情境化的导语:我们这里的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为什么澳大利亚的房子坐南朝北?学生们一下子提高了兴趣,思维被迅速触发,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究“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或纬度位置”这一知识点了。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境题目,学生思维就会一触即发,得到系统训练的思维必然变得灵动起来。

二、课堂活动化,调动思维

一些地理教师习惯于单向讲授,自认为课堂效率高,殊不知我们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我们要贯彻“以活动为主,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学生尝试在前,教师评价在后”的生本教育原则,就必须将课堂活动化。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编排了大量的“活动”,为实现“课堂活动化”提供了方向和载体。地理教师要重视“活动”内容,灵活运用,自我创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就在活动中灵动起来。

例如教学“等高线”这一难点时,我要求全班每个学生紧握拳头,在自己的拳头上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陡坡、缓坡等山体部位的形状,然后带领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绘制等高线,观察不同部位就有不同的等高线形状,既解决了初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问题,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全程地图化,贯穿思维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是其他任何教学工具无法取代的。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学生灵动思维的主要途径。

我们要强调“心中有世界”、“世界尽在一张地图中”的学习意识。例如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第一步,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看出:人口稠密地区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第二步,回顾《世界地形图》,知道这些地区与世界主要平原相吻合。第三步,观察《世界气候图》,可以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的结论。这样一步步鼓励学生观察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思维贯穿课堂,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能力化,回归思维

学习评价方式是教学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一些考试方式,实际上就是在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推波助澜。

我赞成“开图测验”,在平时的小测验中学生可以查阅地图完成题目,这种方式可以考查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可以引发学生使用地图的好习惯和高频率,真正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设计地理试题要注意地图性、能力性,注重将所有的评价通过读图完成,从而改变学生恐惧地理的心理、死背地理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地理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最终使学生从“害怕地理”到“喜爱地理”,走入“会学地理”的境界。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题目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