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指导

2009-11-24钟碧权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课前预习重点

钟碧权

我们都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语文课堂教学要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课前预习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语文课前预习指导得好,学生能怀着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愿望做好课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新教材有个总体了解,就可以有目的听课,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就会怀着极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现谈谈本人指导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工作的粗浅做法。语文课前预习,概括起来是:读一读、查一查、划一划、议一议。

读一读。每次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阅读课文,以便让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就是反对马马虎虎、走马观花地阅读课文。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自读,读精些,读细些,并能根据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进行阅读,初步领会和熟悉课文的要旨和阅读目标。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都说的是“读”功,说明反复地读,受益匪浅。教师应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读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幅动人的春天画面,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诗歌、散文这类文学作品,引学生熟读尤为重要。只有多读,学生才能体味到诗歌、散文的韵味。对文言文也一样,只有多读才能积累和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查一查。即指导学生查工具书,对生字、新词进行注音、释义,疏通文意。

现行教材,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都把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罗列出来。这些字词的音、义,学生除了可从课文下的注解直接找出来外,有的还可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加以解决。再加上学生基础水平存在差异,字、词积累不同,在阅读中还会产生出新的生字、词,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动手查工具书的习惯,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自己扫除文字障碍。而指导学生每查一个字词,说出其不同义项,同时能区别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如“响亮”一词,多指声响大,但在《济南的冬天》中“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则是“明亮得刺眼”的意思。字词是学语文的基础,这一关过好,就为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所以,预习中,绝少不了“查”这一关。

划一划。让学生在阅读中,划出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同时划出佳句、警句。

现行教材的单元及每篇讲读课文前都编排了单元提示及训练重点,学生很容易把握住单元教学及课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划出佳句、警句,并做好读书笔记。

预习中,那些含义深刻、感情深沉、用词巧妙、表达有特色的词句,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如果学生做好了预习,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听讲,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学一课必有一得。比如《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句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引退的高洁志趣。

议一议。学生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在自我思考之后,通过和其他同学切磋,达到共同理解。

预习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对课内重点知识,通过预习大体能弄懂;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就只能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加以解决。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因势利导;学生也可以开拓思路,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学生在预习《羚羊木雕》一课时,对课后练习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就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说法,且相互间展开讨论。教师要留意不同意见,并让学生弄清分歧所在,这样会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学,然后知不足”,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来接受教师对新课的教学,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学生也会欣喜地体验到课前预习的乐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俗话说的好,入门靠师傅,修行靠个人。一旦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了,就会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走出校门后,就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语文这一基础工具。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课前预习重点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重点推荐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人们在圣诞节乐善好施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分析
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及其效能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