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中的学生主体观

2009-11-24郭立燕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观照中学语文主体

郭立燕

目前,“思想的缺席”在中学生作文中是一个危险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很少能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社会和人生,对历史、文化和人类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的独特理解和思考,他们思想的触角还尚停留在清浅的表象。笔者认为,这种“思想的缺席”实际上反映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即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本文主要谈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构建文本解读中的学生主体观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一个积极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要自己运用思维形式或具象或抽象地去概括反映感知文本材料,是积累性阅读更进一步的深化和理性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防止意识形态话语和自我权力话语的展现,而应坚决树立文本解读的学生主体观。为什么要如此坚决地构建这个学生主体观呢?这是因为:

一、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从而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实现文本的终极价值。而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观照,引导学生积极地走向价值的多层取向。从终身教育的层面来看,文本的解读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从人生教育的层面来看,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本身。所以,语文文本的解读应发挥“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自我的文化熏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发展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由于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明证。学生在母语学习中是带着已有的丰富多彩的个体经验进行自我的文本解读的,是带着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认知的,并由此而形成了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解读过程,尊重他们的价值关怀,尊重他们的情感、个性、人格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本解读由于学生主体的不同,评价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教师的解读结论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三、如果以学生为主体解读文本,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比较、分析、取舍,从而全面、整体地认识文本内涵,得到自己想要的思想启迪,受到人格锻炼或者领悟到某种写作技巧和规律。所以,教师如果自觉不自觉地非让自己解读替代学生的解读,后果只能是造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殖民文化”。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文本解读的多层功效,并用更多更广的理念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完成文本解读。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阅读的民主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阅读意识。例如可以围绕某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至少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刺激学生的阅读欲;二是各抒己见,虽答案不尽准确,但有助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教师作为学生讨论的催化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释放主观阅读后的创造性(阅读超越)能量,哪怕这种释放的能量是糟糕的误读,也要容许他们的观点存在。这也正像建构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知识的假设总是不断地被否决,或被不断出现的新的假设所代替……不存在终极的知识与绝对的真理。”

二、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读书贵在知入知出。所谓“入”,即理解作品;所谓“出”,即不为作品内容所囿。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模式去观照文本,不要只从背景、创作意图等思想上去规范文本。不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用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的方式取代真实的人的体验。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在文本解读中萌生的疑惑大胆质疑,允许学生解读的多样性。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传达个人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学生互相解答在阅读中不理解的细节,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拓展解读的渠道。这里面有智慧的碰撞,有语言的交锋,有个人生活积累的观照,有想象联想的迁移。此类问题讨论,实质上倡导了一种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风气。学生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并作出符合自身需要的调整或重组。

本文谈树立文本解读的学生主体观,是尊重学生阅读、强化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需要,是为学生以后的创造性阅读培养自信心。语文教学不能习惯于将人的思维纳入某一凝固化的甚至荒谬的“定论”中,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人沦为“标准答案”的附庸。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学生的作文才能改变“思想的缺席”的现状,才能表现真我,写出特色。

责任编辑 赵霭雯

猜你喜欢

观照中学语文主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由《论语》观照孔子的修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