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2009-11-24谭形形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组员语文课堂教学

谭形形

小组合作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关注。它既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习方式。

一、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

近些年来,社会上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关注和批评越来越多,矛头直指中学语文教材及其教学方法,这是因为陈旧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就是过于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疏通文字+逐段理解分析+概括中心与写作特色”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启动者、控制者,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对象和容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沉闷的课堂气氛又很难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真正的兴趣,再加上应试这个短期而又迫切的目标,学生在没有兴趣、却又不得不学的压抑的环境中就会渐渐对语文产生厌恶,甚至憎恨,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这也违背了高中新课标中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个长远的目标。

所以,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从这番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强烈的需求,并根据这个需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丰富想象,更能诱发学生良好的思维情感,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从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文能力,而不是教师的“硬塞”,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实现教学有效性。

我校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参与课堂教学新形式的探索”的课题,正是针对此种情况开展的。在本人的教学中,主要是尝试开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参与课堂教学。

二、实施策略

在合作学习的研究中,专家们开发了许多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其中,学生小组学习(Student Team Learning)应用较为广泛。学生小组学习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发与研究成功的合作学习技术。其理论认为有三个概念对所有的学生小组学习法十分重要:小组奖励,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如果小组达到了预定的标准,那么小组就可以得到认可或得到其他形式的小组奖励。个体责任是指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成功的均等机会是指学生通过提高自己以往的成绩水平来对小组做出贡献。有两种是适合于大多数学科和年龄水平的普通合作学习法:学生小组成绩分工(STAD)和小组游戏竞赛(TGT)。而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应用了小组游戏竞赛((TGT)的形式。

首先,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能力、兴趣、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组合,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从而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接着,由教师授课,把所教授的内容给学生讲解,之后学生们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学习与巩固,务求使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然后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给出相对应的练习,让各小组组内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其他组如有问题可以举手提问;如其他组有不同意见,也可在上一组讲解完之后上台表述。问题解决后,各组互相评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

本学期在高二语文教学中,本人选取了一个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验教学。现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作一下介绍。

1. 明确分组原则

在分组前,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介绍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以及分组原则等,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分组要求,即每4人一组,男女生搭配,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要求下先自由组合。这样,小组内就形成了一个异质学习团体,而组与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本班共44名学生,共分成11小组。

2. 组长培训

与组建小组相同,每个小组也是先由学生选出小组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一般都会选平时在班内思维活跃、热情的、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同学心目中有一定威信的当组长。这与教师的期望相符合。

选好组长后,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培训。首先,要使组长明确自己的责任,他是这个小组的领导者,有一定的权力,可以给组员指派任务,当然,组长自己也要起榜样示范的作用。而当小组开展讨论时,组长应是参与者、组织者;当小组一起学习时,组长又是“小老师”;当组员发生冲突和矛盾时,组长又要成为协调员。其次,教师还要教给组长一些具体的方法。例如怎样组织小组讨论,如何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另外,在讨论时,组长要力求让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体现协作的团体精神。

3. 组员要求

每次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应在上课前按照组别坐好,并把相关的表格、答题卡准备好,讨论时由组长组织开展并指定记录员,记录员对活动内容、过程进行记录,每位成员都应积极发言,然后由写字漂亮的组员把得出的结论写在答题卡上,以备投影之用,或课后交给教师。

这个学期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认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较大的作用,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说明在当前课改实验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可行的。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组员语文课堂教学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组落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