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功利化中两个社会问题的思考
2009-11-24赵汉廷
赵汉廷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一个异常突出的社会热点话题。人们纷纷追根溯源,并很自然地把目光再次投向了我们现行的教育。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却似乎忽略了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教育功利化的现象日趋明显。所谓功利化教育,是指抛开对人的心灵、理想的培养,一味强调为将来某种职业做准备或过分看重实用性的唯智主义倾向的明显的急功近利的狭隘教育。然而,作为过分强调获得某种职业技能的功利化教育在遭受着“培养不出精英人才”的指责的同时,又遭遇着难以保证普通就业的尴尬现实。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改革的经验教训时就深刻地指出: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发展首先要求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同时它又是按一定的文明观念和理性思维去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教育有着社会学上的深刻意义。当教育背离其主旨和本质时,我们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根究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寻求改革的良方。基于此,本文将对教育功利化中的两个突出问题:身份教育的一元化、教育机会均等的失衡展开思考和讨论。
一、身份教育的一元化
教育呈功利化致使我们的教育异化为一种纯粹的身份教育。我国的教育和用人制度都特别强调一个人所具有的外在的教育身份。个人的未来发展受这种“身份”的限制。所谓身份教育,就是个体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就强调学校和学生的身份,从好的幼儿园到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是好的大学——“进入好的学校”就是一种身份。当进入一所好的大学伴随着身份优越感时,势必会导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乃至学前教育之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系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相互脱节、比例失调的现象,势必会大大影响教育的整体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显然,这已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异化了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可能会产生高分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可以进入好的大学,在现行的用人制度和就业模式下也可能会找到好的工作。但是,一个缺乏公民意识、没有平民情怀、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绝对无法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近年来,“高学历人才”犯罪的新闻事例屡见不鲜,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也越来越低。前些时候,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抢劫银行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当大家纷纷指责甚至谩骂中国教育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深层地思考过,这是身份教育导致的后果:学生人格教育的缺位,学校、家庭、社会对这个学生本身除“身份”之外,其精神成长应给予的关注的缺失呢?学生个人一旦处在一个不利的社会地位,大学教育对他来说就是无效的文化传播,这正是社会学上所说的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的鲜活例证。
当功利化的教育具备了转变人的身份这一功能,必然会出现两个问题。一,社会大部分人群对大学生仍持传统的期望值观,即大学生应该是“精英人才”,应该从事所谓的精英岗位。而现实的就业环境却大谬不然。去年,有大学生争相应聘卖猪肉等工作,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的争议。这与长久以来的身份教育对社会、对大众的深远影响不无关系。试问在这种情形下,作为当事人的大学生怎能不迷惑?理想与现实的角色落差,对自己的社会定位不清晰,产生角色不清甚或是角色失败,又何足为怪?每年毕业之际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身份教育是能夺人之命的!二,在身份教育中,如果大学不能向社会输送大家所理解的社会精英,上大学不能获得身份的改变,很多人就会对学校教育感到失望,“读书无用论”自然而然地会再度流行。高中生弃考高校人数的增加,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加剧,势必会加深城乡二元差距,而这又必然加剧即将要讨论的另一社会问题——教育机会均等的失衡。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失衡
教育的功利化加之我国本来就存在的城乡二元差距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复杂的现实国情,使高考这一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全国性考试承载了诸多非教育的功能。它不但关系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初步的社会分工,更关系到户籍、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比方说,一个农村孩子只有通过高考才能获得城市户籍,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反过来它又是进一步加剧教育功利化的推力,从而使教育机会均等失衡现象加剧深化,并呈现复杂的态势。
我国目前还是个农业国。由于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基础上存在巨大差距,致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教育机会上存在着本有的巨大不均衡。而教育的功利化无异于雪上加霜。在功利化教育的背景下,农家子弟考上大学毕业后大多留在了城市,有几人自愿返回农村承担起改造和建设农村的社会责任?广大农村原本经济落后,教育原本无力,加之长期只出不进的人才流失,只会更凋敝更落后,与城市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现在国家已深切关注三农问题,如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我们希望随着一体化的深化,城乡之间在教育机会上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均等。
当然,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失衡不只是体现在城乡二元差距这一方面,其原因是纷繁复杂的。比如说高考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例如广东的考生比北京多,而北京大学在广东的招生名额却比在北京少,那么这个结果显然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再如,今年高考结束后,陆续爆出吉林松原集体舞弊,浙江航模加分,重庆31名考生民族身份造假……这些乱象都是教育功利化的直接恶果,也是教育机会均等失衡的恶性体现。乱象丛生不仅对社会、对国家造成恶劣的影响,其背后更意味着有无数个个体的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机制,平等享受教育机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体现出的是人人平等的自由要旨。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就尖锐地指出现行招生制度违反宪法平等。当然,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失衡现象是有着极其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的。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的,而探求如何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