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式非选择题的思考
2009-11-24陈素艳李淑芬曹红菊
陈素艳 李淑芬 曹红菊
1 是什么
1.1 总说综观近几年山东高考题,图表题屡见不鲜,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图表题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出题者青睐呢?图表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图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把握图表题的特点,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考生增强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
1.2 特点
1)类型。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2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之别。所选材料常常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经济生活主干知识的结合,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之间的差距。
2)组成。图表式非选择题一般由“表题、图表、注释”3部分组成,有的还加注解。
3)考查范围。以前主要考查经济生活内容,现在变为既考查经济生活的学科内容,也考查哲学、政治生活的学科内容。从图表的呈现方式上看,由以往单一的统计表格作为背景材料转变为统计表格、柱状统计图、坐标曲线图、扇形百分比图等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
4)设问。通常由2~3个小问题组成。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3种。①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或表一、表二分别表明了或共同表明了什么?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一般来说有以下4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其他问题等,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
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要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并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解答时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2 如何解答
2.1 审标题图表标题即表头,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表明一定的主体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是什么内容。同时,标题也为考生答题起到提示语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
2.2 审内容
1)对图表逐项分析。图表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审内容就是要看在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数据状态。图表的最大特点是纵与横的统一,审内容时不仅要纵着(竖着)看,还要注意横着看。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2)要注意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差距)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图表中有的年份具有特殊意义,要注意理解特殊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
3)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附注可以使图表的本意得到更全面、更彻底的表达,所以图表如果有附注,在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
4)审联系。图表题所提供的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要根据设问,结合各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把握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材料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并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所蕴含的道理。综观近几年高考政治图表题,依据其联系的性质,大体把图表间的联系分为4种情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5)要规范答题。完整的答案大体是3种语言的结合,一是教材语言即观点原理,二是材料语言,三是时政语言即党的方针政策。答案没有教材语言就缺乏理论依据,没有背景材料语言就会脱离实际,没有时政语言就显示不出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维品质。
所谓规范答题,主要是指答题步骤化和答案语言的规范性,它包括:按设问的先后顺序作答;理论与事实相结合,不能脱离图表,空发议论,堆砌教材原理观点,也不能照抄照搬图表的数据或材料而无理论分析,务必运用教材观点作答,不能像写作文那样随意发挥;要注意辩证分析,有些图表题所列项目,往往是成绩与问题同在,考生作答时必须一分为二;要上升到理论高度,注意综合概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三学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和重要政策的积累,以及个人政治素养的提高。这样,在根据设问答题时,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材料,较好地联系时事知识,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包括基本原理、观点和时政语言组织答案,提高答案的准确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