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及中考策略
2009-11-24兰艳明
兰艳明
1 前言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走向,因此教师应转变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课内、轻课外,重分析、轻阅读的教学行为,并重视应用一些策略,那中考时学生就会取得相应的好成绩。
2 转变教学行为,激活语文教学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和走向。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才能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激活语文教学。
2.1 转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行为传统的语言课堂教学往往重视结论,而忽视引领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的备课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用书》为依据,从中“批发”一些现成的观点或结论“零销”给学生,多半不允许学生讨价还价。学生只要记住教师所讲的就是好学生,没有有机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得到的知识只是一些零碎的、抽象的结论。而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过程是结论的前提和先导,有了逻辑的过程,才会有科学的结论。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面对新教材、新篇目,教师自己本身应先做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相应的结论,然后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参与实实在在的过程,让学生真切得到获取知识的体验。
2.2 转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行为就学习而言,知识是一个人的内在积累储备,而能力则是一个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多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时,教师多以知识点为载体,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剖解为若干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记住的、记牢的往往是“优等生”。这种教学行为多偏重于应试,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动用语文的能力。总是说“语文是工具”,学生也知是工具,既是工具,它的真正价值应体现在使用上。教师应重在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地运用语文。
2.3 转变重教师、轻学生的教学行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没有把他们看作主体,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认可代替学生的分析。整个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宰下追求知识的系统化,学生只是简单地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缺乏一种学生意识。教师处于霸权地位,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一节课热热闹闹、紧紧张张,而学生的语文学习却收效甚微。因而在实施新课标时,教师要有学生的意识,把学生当作不完美的有待发展的人看,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民主的人看。教师“目中有人”,才能使教师主宰式的教学转化为师生互助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体验课程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对话、沟通、合作、交流、共建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
2.4 转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教学行为过去语文教学是重课内、轻课外,课内抓得实、做得牢,课外则放得松、疏得远。这种课内外脱节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的学、用分离。实施新课标,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课内外的语文学习并重,课内学、课外用,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固课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深阅读,主动与家长配合,备足语文教材列出的课外阅读书籍,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认真阅读,写出阅读心得;或组建课外阅读小组,或班级定期举办课外阅读交流会,以交流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课内外的连接,会促使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2.5 转变重分析、轻阅读的行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分析多、阅读少。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听教师有理有据、有条不紊的分析,很少有自己阅读的机会和时间,阅读能力迟迟提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读。没有读便没有感,没有感便悟不出其情、其理、其思,悟之不深,便品不出其“味”。实施新课标,应切实让学生把课文读起来,语文课堂应不绝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把美文“品”起来。读而感,感而悟,悟而品,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
3 语言学科中考策略
1)复习阶段一定要制定一个详尽、周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过程中按计划组织复习,循序渐进,争取使每个学生中考前夕都能对初中3年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及运用。
2)认真分析最近3年的中考试题,从中发现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和趋势,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复习。强化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这3种语文主体能力的训练。
3)注意限量用题,杜绝题海战术。复习训练应精心组织那些有代表性,能培养悟性、提高能力的试题加以训练,评讲时讲出方法、讲出技巧、讲出规律,让学生真正透彻理解这些典型题目,争取使他们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帝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