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审美教育
2009-11-24樊小强
樊小强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职业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锦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创造美的才能。
1 要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
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大自然阴晴无常,风云莫测,不管是山川日月,还是天地海风,人类都无法对它施以丰富的社会因素,但它却能给人类提供最美的无限性。这种无限性就是其形式的多彩多姿和难以尽言的变易性。在艺术美中,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社会美中,内容就比形式更占分量;而在自然美中,则偏重于形式。自然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独立的形式美因素。
如王维的《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这首诗有色、有形、有声,有大自然穷形尽相的万千之变。它甚至荡洗了人的一切思想因素,就连审美主体也要融入大自然的形式美中,成为多姿的美的组成部分。孤烟、远树、落日等,都在诗人极其空远的内心世界里。客观世界是空灵的,眼界的无染及心空就自然而得。在这里,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在物我两忘中感受到大自然这种形式美之所在。
2 要突出审美能力培养
高二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性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3 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第三阶段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学生的思维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课堂上教师首先在屏幕上播放康桥优美的风光片,伴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同时教师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介绍背景材料:“1920年10月,徐志摩就读于英国康桥大学,从穿过康桥大学的康河与康河两岸的自然美景,他领受到大自然神奇和甜蜜的温馨,他把康河视为净化心灵的圣地。……再度回到母校,怎不让他激动万分?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抒情诗。”接下来,听配有古典音乐的《再别康桥》录音朗诵。聆听录音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发挥联想和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康桥美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学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理解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和训练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应该指出的是,中学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