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形势下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2009-11-24于艳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0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文课堂教学

于艳霞

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根本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也随之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字写不好。由于电脑的普及,学生不好好写字,学校也不重视书法课的教学。二是学生不会写文章或怕写文章,到初中毕业的时候有不少人还是不会写作文。三是学生不愿读书或不会读书,部分学生考上大学了还没有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的学生做习题可以,但是给他一篇文章往往总结不出要点,更说不出自己的亲身感受。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新课程、新理念必然要求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

第二,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空间,设计好讨论方案,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如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案,把全班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有事可干,避免有些讨论课上看着热闹但实际上流于形式的弊端,也不会出现有学生充当旁观者的现象。

第三,让学生自己认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检查,教师指导督促实施。如让学生在小组内5分钟解决生字词,并让优等生交流,其余学生对照检查,然后一小组解决一个问题,将时间节省下来交流讨论的问题。这种组织形式比布置一大堆任务而完不成,效果要好得多。

第四,立足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的细微之处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和素养不一定通过考试反映出来,它往往体现在平时写字、读书、回答问题和课堂交流等小环节上。只有在细微之处讲究起来,才能使大多数学生磨炼语感。语文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只有知识的大量积累,才能提高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教学中笔者采取一些方法,如在课上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课前进行3分钟演讲,背诵古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展成语接龙游戏等活动,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第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精心备课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有的教师说:“长课文要短教,短课文要长教。”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笔者抓住彩虹3次出现的意义和镰刀头羊的叫声的作用,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理解斑羚在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刻,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获得生命的延续的这种英勇献身的精神,让学生达到心灵上的震撼。如果教师的理解很肤浅,就不可能在学生初步感受文章时讲解透彻。

第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手段。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然而仅仅停留在此是不够的,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要向横向和纵向拓展。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情境,能够引领学生的想象力向未知领域飞跃。正如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在讲授《明月几时有》时,笔者并不去一词一句地疏通,而是先讲解背景,再借助自己的主观优势——朗读,带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反复吟咏之后,让学生学唱这首词并伴以恰当的动作。这样,学生就在愉快的情景中理解了词的内容并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员关注,而不能成为旁观者。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应培养“尖子”生,点拨中等生,“照顾”后进生。尤其在回答问题时要优先考虑后进生或中等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去做课堂的主人。

第四,教师的评价反馈是启迪课堂生成的有效手段。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做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学生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应在恰当评价学生发言的同时适时点拨,促进课堂教学的新的亮点的生成。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互评。学生作评价的同时也是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更会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总之,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培养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质疑讨论,注重积累,逐步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文课堂教学
国学积累:语文写作教学路径的多元探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