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09-11-24罗华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儒家思想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儒学中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主义和谐观的比较,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和谐观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它与社会主义和谐观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认识了儒家思想在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社会;作用

和谐社会观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提出和诞生,既来源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又发展创新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又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现实已证明,未来也将证明,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是中国人民在21世纪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继续改革开放,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思想基础和新的思想理论。

一、儒学中的和谐社会观的主要内容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就已经提出了社会和谐观,和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地地道道的国粹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核心价值就是“和”、“和谐”、“和合”。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然的和谐。大自然中只有人是主体性的存在,故而自然和谐的关键在于天与人的和谐。儒家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是中和的宇宙观。《易?系辞》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就明确指出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不是对立的矛盾,而应该是一种和谐共处的相融关系。

2、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有着明显等级差异的社会,儒家思想强调不同社会身份者的和谐相处。儒家经典将建立和谐社会的途径、方法归结为仁爱,主要是孔子的忠恕之道。而其理想的目标、状态则是达“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家各自在自己的角色和岗位上,既要到位,又不越位,讲究规则和次序,远离荒诞猎奇和暴力,祥和安宁,和谐共处。

3、精神的和谐。人的精神世界是包括心理、情感、观念、思想、信仰等在内的精神世界的总和,在人的精神世界中,不仅存在着情感与理性、知识与信仰的矛盾,而且各种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的因素内部也往往存在着冲突。儒家思想总是将平和心理冲突、追求精神和谐作为个体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养心”、“正心”,还是“心斋”、“坐忘”,其目标均是追求一种精神和谐的境界。

二、儒家思想中精神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精神和谐所涉及的是个体的精神世界,社会和谐所关注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儒家思想则十分重视和强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互动。一方面,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人的精神和谐,他们既充分肯定个体情感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又反对放纵一己的情感欲望,故而总是强调情感与理性、欲望与道德之间的“中和”,既要给予适度满足,又不能过度放纵,在符合社会秩序和公德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平衡状态,即和谐状态。他们倡导的关于人的喜怒哀乐要能发而皆“中节”,其实就是指个体的精神和谐。儒家思想常常将这种精神和谐的状态称之为“乐”,认为这是一种因情与理的中节而导致的一种平和、安宁、充实、怡悦的精神境界,这正是儒家思想倡导的“孔颜乐处”。这种精神和谐的乐不仅仅是一“乐己”,同时更是在“乐人”。因为这种“乐”,一方面是建立在情感欲望合乎社会伦理要求的基础之上的,此“理”所表达的正是社会和谐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强调推己及人,即通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一己之乐推广到众人之乐,将个体的精神和谐扩展到群体的社会和谐,即实现孔子所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

事实上,一个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群体,同样能够促使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和谐,因为儒家理想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人人能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能使人人具有和谐精神世界的社会。由此可见,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建立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以及精神和谐的理想世界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为今天我们重新倡导和谐社会奠定了宝贵的古典思想基础,提供了必要的传统文化准备。

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那穿越时空的巨大生命力和震撼力。中国的事情还得由中国人自己来做,中国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多的还是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寻求动力。毋庸置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同时,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离不开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受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熏陶、浸润的国情,更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与扬弃、发扬与光大,这就是重要的中国特色。

三、社会主义和谐观与儒学和谐社会观

1、社会主义和谐观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一方面,它不同于历史上儒家思想中所粉饰的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在存在私有制和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社会的。

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而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梯。邓小平曾对和谐社会的本质作过科学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充分地体现这一内在的本质,共同富裕里面也应该包含着每个人的精神层面的富裕。

2、社会主义和谐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和谐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原则。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的“以人为本”,它不同于儒学中的人本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极“重民”,并曾提出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等等。但是,这种“民本”思想只不过是对专制的一种“训政”,其目的在于帮助君主更好地“驭民”,更顺利地实现其统治,因而它实质上是不折不扣的“君本”思想。而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以人为本” 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是以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总之,人民具有在国家和谐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

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存在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生存和巩固,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都曾经出现过不同状况的盛世和谐时期。汉、唐、宋、元、明以及清朝前期的历史时期,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强国。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曾经领先世界两千年,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思想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础。尽管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国内社会的阶级矛盾不时的激化,而导致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但是,大同和谐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追求和奋斗之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无论先哲们对大同和谐社会做怎样的解释,做怎样的奋斗,中国十八世纪中叶以来,国家的和谐社会之路还是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直到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同和谐社会才迈开了大踏步的前进的步伐。而在中国现代化社会进程中,中国的和谐社会之路也走过了弯弯曲曲的道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抛弃和批判。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恢复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又回归到现代社会之中。中国的大同和谐社会才真正展现出自己夺目的光辉。这种事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理论既有先进的一面,成功的一面,同时,也还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就是缺少现代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左倾”思想路线和文化大革命摧残的严峻事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不和世界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同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会受到侵害。尽管这样,中国历代社会的盛世历史,历代的先贤们对大同世界与和谐社会所做的各种努力,都是一笔笔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一笔笔财富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不可取代的意义。

四、儒学中的和谐社会观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1、积极作用。儒家伦理里有着许多值得今天继承和发扬的精华意蕴,例如它要求按序列正确处理好人生与社会问题,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体的道德完善开始,然后建构起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结构,这是符合人与家庭以及社会的本质关系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利益调整、位置转化,因而需要调和各种矛盾与需求,儒家强调仁爱、克己爱人、温良恭俭让的操守在这里就发挥了作用,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处于人口压力巨大而资源匮乏的环境,我们必须正确解决好共生问题,实现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维护友爱与诚信,建立起人际关系的和谐之美。周来祥先生曾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出发认为“美在和谐”,费孝通先生曾把和谐之美归纳为精辟的十六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些都极富启发意义。

2、消极作用。儒家文化里的和谐理念有其缺陷,在为儒家所用的过程中又被一定程度上扭曲,由此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一团和气,缺少竞争意识,等等。虽然先哲也曾强调:“刚柔得道谓之和”,但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儒化的社会制度(包括科举制度)的负面危害,却使中华民族性格里逐渐减少了刚性。熟透了的文明展现的是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但“和为贵”的理念也助长了清谈之风,彬彬有礼、诗道治国的儒士们不事生理,过于沉湎在精神陶冶里而缺少物欲动力,聪明才智过多地耗费在空虚处,于是晚近中国与工业和科技进步无缘,落后成为必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更加剧了这种悲剧,于是近代中国沦为了受帝国主义任意宰割的羔羊,民众成为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对象。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传统里需要抛弃的部分。

我们追求的是发展中的和谐,它既不是小国寡民的“自闭”式和谐,也不是世外桃源的幻想式和谐,更不是泯灭是非的和事佬式和谐。身处逆境和反抗压迫时我们提倡奋斗精神与斗争精神,在和平发展时期我们需要提倡和谐精神。我们要在竞争中进步,在和谐中发展,以和谐理念相调剂,走中国传统理想与现实社会进步相结合之路,塑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这是新形势下更高层次发展观和幸福观的体现,是保持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锡兰贝克.东方哲学简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

[2]蔡尚思.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3]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肖知兴.论语笔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5]纪晓岚.四库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76.

[6]朱熹.论语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罗华文(1968—),男,重庆丰都人,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儒家思想作用
儒家思想与书法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