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国家利益重新配置 需要社会承担巨额成本

2009-11-23

环球时报 2009-11-23
关键词:世宗巴西利亚巴西人

“当千百万巴西人像螃蟹一样依恋着拥挤的海岸过着穷困的生活时,巴西内地辽阔的领土却像撒哈拉一样荒芜闲置着”。这是巴西在1891年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写出的“要将首都迁往内地”的原因之一。但就在巴西从里约热内卢迁都巴西利亚即将迎来50周年之际,其国内有关迁都的争议依旧继续,甚至有巴西人至今认为迁都“是政府权力强加给老首都里约热内卢的一场灾难”。普通百姓搬家都要千思万想,一国之都如何定址,往哪搬迁,关系到国家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也必然会牵扯出一笔沉重的经济账和民生账。巴西迁都引发的争议在世界多国都有自己的版本,日本、英国等国的政府和民众争论了很多年,“迁都大事”都没有定论。很明显,与历史上封建专制国家相比,现代社会的迁都堪称是“迁一城而动全国”的大事、难事,有艰难成功的先例,但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纸面或口头上的一个话题。

韩政府迁都问题想“变卦”

关于迁都的话题这个月正困扰着韩国政府。11月13日,韩国政府表示,有必要将世宗市的建设计划由“行政中心”改为“企业中心”。郑云灿总理称,最快将在今年年内公布修改案。此举立即引起在野党的强烈反对,也遭到了“新都”世宗市所在地区民众的不满。原来,2003年12月,在时任总统卢武铉的推动下,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政府机关从首尔迁往韩国中部地区。此举是为了实现卢武铉竞选时提出的“迁都促经济均衡发展”的设想。韩国人口4800多万,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就聚集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经济总量也占到全国的70%左右。迁都计划最终帮卢武铉赢得中部地区选民,进而赢得大选。也有分析认为,韩国计划迁都还与想离韩朝军事分界线远一点有关。

计划中的新都世宗市位于韩国中部,距离首尔150公里左右。2007年10月,世宗市开始施工建设,准备在2014年左右完成相关政府部门的搬迁工作。按规划首尔到世宗市要开通火车,但现在还没有。《环球时报》记者上周六开车去世宗采访时因遭遇堵车走了4个小时。在世宗,政府办公楼、住宅小区等已开始建设。街头还挂着不少标语,写着“希望郑云灿总理好好反省,一定要按原计划建设世宗市”、“500万忠清圈民众要死守世宗市建设原方案”、“要求郑云灿总理下台”等抗议政府“变卦”的话。负责世宗市建设的是行政中心综合都市建设厅,该建设厅发言人告诉记者,工程总投资将超过100万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但无疑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果政府改变规划,他们的建设方案也只能随着变化。

不过,韩国此前公布的一项对2337名首尔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约23%的人认为,应该按原计划建设世宗市,有近62%的人认为应该修改或废止迁都计划,原因是“会导致政府效率低下”、“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对国家均衡发展没有帮助”等。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家住首尔,他也表示,将政府机关迁往世宗市并不一定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而可能是巨大浪费,还会带来家属的就业和孩子读书等问题。

多国在争议声中完成迁都

尽管迁都困难重重,但半个多世纪以来,还是有巴西、巴基斯坦、科特迪瓦等近十个国家完成了迁都大计。而这些国家迁都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出于国家战略因素考虑,有的是为躲避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有的是为地区发展平衡,还有的是平衡民族矛盾。与缅甸2005年年底迁都相似,有些首都原来临海的国家,担心一旦战事发生,容易遭受敌方从海上发动的直接攻击,因此迁往内地。1979年2月3日,尼日利亚当时的穆塔拉军政府就决定将首都从海滨城市拉各斯迁往处于内陆中间地带的阿布贾。此外,还与拉各斯被约鲁巴族势力所控制,其他民族很难融入拉各斯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有关。而拉各斯1400万人口,也不可避免地暗藏着一系列的社会环境问题。1991年12月,尼政府各大部委、各国驻尼使馆陆续开始迁往新都。谈到迁都问题,尼通社高级记者尤素福认为“是成功的”,“尽管迁都之初,约鲁巴人表现出些许不满,但现在阿布贾已经成为包括约鲁巴人在内的所有尼日利亚人的首都”。

从尼日利亚手中接过迁都接力棒的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1997年10月20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命令,宣布阿克莫拉市(后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语意为“首都”)从当年12月10日起取代阿拉木图市成为新首都。起初,还有人怀疑“说不定总统过一段时间会改变想法”,但支持者则认为,哈之所以选择迁都,是在国家获得独立之初,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做出的战略性选择。阿斯塔纳冬冷夏热,气候条件相对恶劣,但半年之后,哈政府还是在这样一个起初只有20万人口的荒漠小镇完成了大批政府机构的搬迁。纳扎尔巴耶夫曾表示,“创建首都就是谱写一部国家历史的新篇章,并不是每一代人都有创作此类篇章的机会。”哈民众都说“阿斯塔纳”是总统的“孩子”。记者曾于2001年到访过阿斯塔纳,那时的中心广场还十分显眼,但等到今年再去时,广场已被周围宽阔的道路和旁边的高楼大厦所“淹没”。

迁都设想在巴西先后酝酿了近200年,而这期间伴随着各种迁都争议的是里约热内卢作为首都日渐完善的市政设施。最终,在时任总统库比契克推动下,仅经过43个月的施工建设,巴西利亚新城于1960年4月21日落成并举行了迁都仪式。现在,多数巴西人一提起巴西利亚创造的这种“历史速度”,就会流露出一种自豪感。当然,为迁都付出的成本之大自不用说,甚至于因为政府职员的家属一开始不愿到内地这个据说“大风能把骑自行车的人卷走”,“有野狼出没”的地方,政府只好给官员每月发两张往返飞机票,让他们周末回里约热内卢与家人团聚。

巴西人有一句俗语:“居住在巴西利亚,娱乐在里约热内卢,工作选在圣保罗。”从中可以看出巴西人复杂的心态。《环球时报》记者从1985年起断断续续地在巴西利亚先后生活了12年,感受是这座城市很新,但缺少“历史韵味”,既不是文化城市,也不是商业城市,特别是到了周末,整个城市就像个空城,当地人的休闲方式大多是邀请几个亲朋好友相聚,喝冰镇啤酒,吃一顿烤肉,看一场电视足球赛。在巴西,新书、新电影的首发式仍然会选择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今年10月14日,巴西《请看》月刊特邀专栏记者戈佐撰文说:“我们不否认新首都建设帮助巴西开发了中部地区,更不否定在那里辛勤建设的许多劳动者。但迁都是政府权力强加给里约热内卢的一场灾难。”他认为,“剥夺里约热内卢的首都地位,酿成了巴西人心中永远的创痛”,甚至说“没有任何一支入侵的外国军队能比迁都对里约热内卢造成的创伤还要大”。这些言论立即得到巴西利亚历史地理局的书面反驳,强调迁都保障了巴西辽阔领土的完整性,促进了巴西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功不可没。

耗资巨大也难住发达国家

迁都的现象最近几十年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但并不是说发达国家就没有动过这个念头。据英国约克大学历史系学者托马斯·维克介绍,尽管伦敦早已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但在2002年英国人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大约1/3的英国人不希望把伦敦再作为首都。维克解释说,一是因为英国其他城市越来越像是伦敦的“陪衬”,二是因为伦敦自身日益严重的住房和交通问题,已让伦敦人有些不堪重负。每次伦敦铁路工人罢工,尽管真正受影响的只是伦敦人,但还是会搞得整个英国人心惶惶。维克说:“最近十多年里,英国政府其实已经把卫生部、社会保障部、环境部等中央部门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伦敦,一部分则设在利兹等中部城市。只不过,真要从伦敦这座千年老城彻底搬出去,英国女王和内阁成员都还没有这个勇气。”

关于迁都的问题,日本也犹豫了30多年。地震隐患、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地价飞涨、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迁都论”,新址方案竟有10个之多。日本内阁国土交通省国土计划局专门设有研究“迁都”问题的“首都机能移转企画科”。日本奈良县立万叶文化馆馆长中西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人们对迁都的话题一直都抱有浓厚兴趣。这是因为历史上每一次迁都后,日本都会出现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比如说,公元708年,日本元明天皇决定从藤原京迁入平城京,就是日本接受中国唐代文化的一种变革,其都市建设风格从‘日本的转变成为‘中国的,这是日本第一次具有都市建设意义的迁都。”日本国会曾在1990年通过迁都的决议,当时处于泡沫经济中的日本人连购买美国纽约的想法都有,更不用说建设一个新首都了。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国土厅官员算账说,整个迁都计划至少耗资1050亿美元。但也有人说造价将高达3500亿美元。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佐佐木认为,日本人喜欢谈论迁都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今天就可以简单地迁都,“迁都是国家大事,要想向国民征税是很困难的。没有钱,就不要想迁都了”。因耗资巨大,坦桑尼亚、阿根廷等国的迁都计划也一再推延或无法实施。

由于首都德黑兰处于地震多发带,有关迁都的问题在伊朗也争议了20年。英国学者维克认为,像德黑兰、东京等被认定存在地震危机的城市的确不适合作为首都,当地政府应考虑搬迁。至于缅甸迁都,维克认为这更多是现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希望通过迁都来分散敌对力量可能发动的攻击。▲

本报驻外记者 莽九晨 吴志华 殷淼 陈志新 蒋丰 纪双城

迁都大事让多国争论不休

猜你喜欢

世宗巴西利亚巴西人
“蜜枣”的由来
韩国世宗公务员住房价格4年涨5倍
巴西人不说“巴西语”?
巴西利亚城市建设启示下景观评价差异性研究
走马上任
8万巴西人移民葡萄牙避乱
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大桥
周世宗挨板子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