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城市建设启示下景观评价差异性研究
2020-03-02张从如
张从如
摘 要:文章通过对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经典案例回顾,引发对景观评价差异性问题的思考,针对城镇建设中当地居民与专家建设者对规划及建成的景观评价出现差异化的现象,从景观元素的权重、环境感知序列、主客观交互心理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差异的产生及原因,并得出两组人群的审美经验、所处立场等都会造成差异产生的结论。因此在相关建设中应当综合考虑多方偏好完善评价体系,以发展的眼光引导大众审美取向,指导规划设计。
关键词:巴西利亚;城镇建设;景观评价;差异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安徽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旷奥理论的城市景观视觉空间秩序研究”(RD19100283)研究成果。
一、巴西利亚城市建设案例回顾
巴西利亚是现代主义城市的代表之作,这座仅用了四年就拔地而起的城市被人们寄予厚望并充分展现了建设者的雄心壮志。总设计师为Lucio Costa和Oscar Niemeyer,参与建设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城市设计深受Le Corbusier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影响,同这位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一样,巴西利亚在建设中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并且在建成后暴露出来很多问题。
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史上有着开创性的影响,但是居民在建成后的城市生活中深切体会到它的反居住性,甚至直言巴西利亚是灾难。城市中心支离破碎,郊区化现象严重。统计显示,在建成20年之后,超过七成的市民都搬到了城郊,城市中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少。这种消极的反响及现实与建设者们的美好构思背道而驰。
巴西利亚为何在众多建设者的期盼中落得如此困境,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专家角度的规划与使用居民立场的冲突。
Le Corbusier在《光辉城市》中提到:“只有一种层次分明的序列,秩序井然,大家都乐于遵守。像完美的蜂巢一样,这种积极有序的氛围,端赖于全体人员对于秩序、规章、纪律、公平和善行的主动尊奉。”建设巴西利亚目的为缩小巴西国内的贫富差距、平衡发展,Lucio Costa在规划中遵循了这样的建设目的和光辉城市理念,希望打造出一个公平、平等的城市,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上。
城市规划中的确将所有居民一视同仁,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划分被取消。城市被刻板地分割为若干功能区,几乎没有混合功能的区域。
同时巴西利亚的交通系统也饱受诟病,受到Corbusier的汽车城市规划的影响,Costa设想未来的城市交通畅通无阻,为居民带去最大的便利,而事实却是交通事故频发,缺失公共聚散空间,没有行人的容身之处。
巴西利亚的城市设计虽然不是出于Corbusier之手,总策划Juscelino Kubitschek与规划师Costa同样也没有脱离现代主义的精英控制论,这种缺少验证的认为“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相同需求”的观点显然没有经受时间的检验。
二、景观评价差异性相关研究
(一)景观感知与景观审美偏好
景观感知和景观审美偏好是影响景观评价的两个重要因素。景观感知的差异同时受到主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立场影响;景观审美偏好则是以景观感知为基础,经过感知主体的心理过程作用由表象认识深入内在认知,最终形成对景观的主观评判。而主体存在的审美经验同时会作用于景观感知,这种美的刺激激发了主体的视觉美感、生理快感与精神愉悦。
(二)景观评价差异性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指出景观评价的差异与不同人群背景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示,不同个体对于自然景观的认知偏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对于人工景观,人群的认知偏好评价较为一致。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职业、地区、专业背景、受教育程度、性别。在城建建设中,这种景观评价差异性,尤其在专家与当地居民之间产生,直接影响建设的过程和建设后的使用评价。
三、景观评价差异化分析
(一)景观元素的权重
景观评价的差异与评价者背景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实际的景观元素。环境的秩序性、清洁度、植被状况和视野开敞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工构筑物比例、色彩丰富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整洁的环境、生长良好的植被以及开阔视野的景观被大多数人接受,人们更偏好较为统一的环境,无论是形式还是色彩。
由于不同人群对于景观元素的解读各有不同,元素所呈现的复杂性、易读性、神秘性、连贯性也各有差异,这也是城镇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这些元素的权重,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二)环境感受的序列
通过访谈的形式,分别访问从事景观规划相关的专业人员与生活在城镇的居民两种人群,让专业人员描述一段在调研现场时的环境感受,包括因工作需要做出的判断流程,并让居民以自身的角度去描述自己所在的生活區域。以采访者的主动描述为主,不引导不干涉访问者的回答。访问后通过对采
访者的描述,由笔者整理,可归纳为图1。
由调查可知,专家对于环境感受的顺序排列为先是对地区有一大致的直觉感受,被特征元素所吸引,再是结合多方面的资料整合和专业的敏感度产生较为整体的感知与偏好,最后会对该地区的景观环境做出评价,表明针对该地区可能的改善措施;本地居民直接为表述感知这一层面,这种环境感知对于有着相同生活环境的人来说有存在共性,深入环境中的居民往往基于这种认知从自身利益角度对其做出评价,并产生一种归属感。
(三)场所感
物理学中的“场”是指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事物在场中能够互相作用。格式塔中的“心理场”的概念是指在精神范畴内,经验存在的形式。心理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场所感是衡量人们在特定场所下心理舒适感的一项指标。
心理场既束缚又引导了场所感的产生,而场所感的产生对景观的积极评价起到了辅助作用。场所感一直被认为是检验城市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的重要工具,也是预测人与周边环境如何互动的工具。主体在客观环境中通过交互的页面而建立了某种联系,此种特性反映了场所满足人们通过场所体验从而获得自我满足的需求的过程,在这种长期建立的联系中,当地人更容易与其他居民及周边环境建立深厚感情。
以上归纳分析表明,专家由于先前没有亲身亲历的生活经验,一般是将碎片式的信息拼接成的该城镇的意向,这种缺少经验和整体性的拼合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而准确的意向;本地居民相比较会从完整中看局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发现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问题。
对景观元素权重、环境感知序列、场所感进行了总结,影响景观评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观特征、客观环境、主客交互。其中主观特征包括个体成长背景、心理定位、功利关系(使用角度);客观环境包含环境背景(区位/规划/景观等)、活动行为(居民的行为/生活状态)、价值观念(文化/历史/发展规划等);主客交互包括感知、认知、偏好、情感投入四个方面(图2)。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经典案例回顾,进行景观评价差异性问题的探讨,结合访谈调查从景观元素的权重、环境感知序列、主客观交互心理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城镇建设中专家与当地居民差异的产生及原因。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与案例分析、调研访谈对城镇建设中景观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其中对环境感受序列的研究,结合访谈形式做出归纳总结,但是采样数量与范围有限,后续还会继续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并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证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柯布西耶.光辉城市[M].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11.
[2]黄锦.石刻景观游客审美偏好形成机理研究:以重庆大足石刻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罗涛,张婷,王海,等.景观认知偏好及其人群差异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2).
[4]王荣华,赵警卫.乡村景观美景度评价及其决定要素[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作者单位: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