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者智慧求解教育方程
2009-11-20余玮
余 玮
顾海良1951年1月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等职;现为武汉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共十七大代表和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等。
1996年初,顾海良被调到国家教委工作。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问:“你的特长主要是哪方面?”顾海良笑着作答:“我没有什么特长,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我有着特殊的经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上生、博士生,我都教过。在中国,我只知道吕叔湘先生有我这样的经历。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朱开轩含笑称赞他的化奇经历。
2001年底,顾海良被调任武汉大学。临行时,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对他说:“武大不缺教授,你不是作为学者去的,你是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去的。”顾海良默默点头。
如今,这位书记已就地转身,走上了武汉大学校长的岗位,人们期待着他能用学者的智慧求解教育这道世人难解的方程。
与总书记面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顾海良:2004年3月9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湖北团听取代表意见。我作为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作为武汉大学的主要领导之一,有幸跟锦涛同志谈了一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记者:当时您怎么想到提出这个话题?
顾海良:当时我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来之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参加“两会”,第一天就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更感受到这件事情不仅学校领导很重视,政府也非常重视。温总理报告里两次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是以往历次人代会上所没有的。1999年,是高校扩招第一年,到2003年7月正好本科毕业。由于全国高校大幅度扩招,而出口不畅,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十分关注,于是在发言中提出这个问题。我对总书记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问题。去年是历届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总数达到212万人,而国家整个就业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人口总是存在的,其中肯定会包括一部分大学生。”
记者:总书记的反应如何?
顾海良:当着锦涛同志的面,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校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工作来抓;二是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三是转变观念,把评估和考核高等学校的单一指标转为多元指标,尤其是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四是政府要发挥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尽快建立发布中长期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平台,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锦涛同志认真听取了我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十分关心农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指出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要研究大学生如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选择就业等等。
记者: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企业招聘需求大幅减少,中国的职场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您预见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殊形势吗?
顾海良:2004年,我经过大量调研,就提出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全”理念,即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提到学校全局工作的高度、要作出全面的部署、将其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三全”的就业指导思想,既强调就业率的提升,更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如果要说到预见性,也许我作为
g研究经济学的高校领导,对于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供需关系等关联性问题,感觉敏锐一些,考虑得也比较早一些吧。金融危机的确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但是作为高校应当发挥职业规划方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就业辅导。
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武汉大学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做过那些服务或指导工作?效果如何?
顾海良: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大学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的能力,以及企业所需要的熟练的技术人员缺乏,当然还有一些老问题,即我们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社会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的力度,比如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择业。高校要开展一些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武汉大学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尽管这些人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还是起到一些垂范的作用。
打特色牌以突破“干校一面”
记者:很多人对当前的高等教育不是很满意,不少人认为高校教育的质量在下滑。作为武汉大学的校长,您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顾海良:在适度拓展办学规模的同时,注重发展内涵、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实践,对武汉大学发展的规模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对于发展规模中的结构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即根据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结构,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科质量和学科建设效益。
作为校长,我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坚持把本科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并列为学校年度工作要点第一条。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在质量观上,只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是高水平大学。我们的一切工作要从学生成长出发,以对学生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办好学校,扎扎实实作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以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科学滋养去陶冶我们的学生,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校长办公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专题研究教学工作,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资源配置、骨干教师引进、本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奖惩制度等问题,都会得到及时解决。今年学校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即是一个体现。
记者:大学特色是大学的个性特点,是一所大学的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和自然生成,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符号。您在大学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作了哪些具体的努力?
顾海良:中国的大学不能“千校一面”,每一所有些历史的大学都应保持其固有的个性特点。我认为,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学术传承、精神气质乃至流风遗韵,应植根于其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积淀,逐渐生成。我理解的大学精神,应体现对于大学的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随着
时代变迁而不断充实发展的关乎办学理念的集成。那么武汉大学呢?116年前,自强学堂的办学宗旨是“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后来的武昌高师以“朴诚勇”为校训,西迁乐山时期的“明诚弘毅”,武大文化百年之旅究竟传承了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挖掘、凝练和汲取呢?这些是值得我们着手探究的工作。大学精神既蕴涵于大学之中,又神游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钟灵毓秀的世外桃源,也不仅仅是各类人才的集散地,而聚集了人、思想、创新、智慧的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我任校长后的第一天,主持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就是武汉大学教授委员会工作座谈会。我提出,武汉大学要施行和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趋势,有利于真正实现“教授治学”;是武汉大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实现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也是学校学科建设、学术科研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推进学者、学科、学术、学风的建设。此举可视为推进大学特色建设的一个举措吧。
记者:作为校长,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挑战来自哪方面?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顾海良:挑战那就多了,作为一所大学的当家人不容易。治理百年名校是需要花费极大l心血的。对于治校理念,我把它概括为“五学”,即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和学生。
我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必须紧紧抓住“五学”。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大学者、大学术。尊重学者、崇尚学术,自然就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也自然成为大学不懈的价值追求。没有一批优秀学者的学校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学校,没有优秀学者的学校也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学校,所以对于学校来讲,悠悠万事,学者为大、学者为先。学者的声望和影响又总是以一定的学科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学校,不管是大校还是名校,都要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即使没有优势学科,也应有学科优势。
学术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尊重学术就是尊重知识、尊重学者。尊重学术是和形成良好的学风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学校有没有良好的学风,有没有历史积淀下来的值得人们称颂的学风、富有特色的学风,是它能否跻身名校一一中国名校或世界名校的根本。学风是学者风范的写真,也是学科和学术水平的体现。在“五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高校的以人为本,在根本上就是以学生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最根本的就体现在所培养的大学生的质量上。武汉大学的学生是武汉大学的产品,武汉大学要教给他们的不仅是学习的方法、探索的精神,还要教给他们理解复杂世界的能力;武汉大学的学生应该是人格与_心智都完善的学生,是知识、能力、责任感三者相统一的学生。
会“玩”的教育家矢志“读懂武大”
记者:您现在还教书吗?课时多不多?如果由于行政事务缠身而耽误教学,如何弥补?
顾海良:我现在还带博士生,主要是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两个专业的博士生。既要“办好事”,也要“讲好学”,事务繁多,确实分身乏术,所以我只有少带几个。不过,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我都是保质保量地完成的,这主要是靠灵活机动地分解教学任务和课时,并尽可能利用上一些节假日来上课。
记者:您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有什么样的要求?
顾海良:我希望他们有博采会通的学术方法、严谨求实的学术品质、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就知道武汉高校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学在华工,玩在武大,吃在武水,爱在华师。”对“玩在武大”这种说法,您是如何理解的?您在大学的时候会玩吗?
顾海良:其实,这种“学、玩、吃、爱”的说法,在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的地方都有类似套用的说法。综合性大学一般被配套上“玩”、工科为主的高校一般被套用上“学”等等。我不赞成这种简单套用的说法,但细想一下,这个“玩”字可能也反映了综合性大学宽松的人文氛围,大学生应当学会玩,在玩中受到特有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吸收与滋养。大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他人文的素养、善于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更有效率,学得更有劲头。我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其实音乐并没有全部听进去,但它却营造了一种氛围,使我读书更有效率。
记者:中国高校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障碍。您对此如何评价?
顾海良: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所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中国学校的校长一直没有被看成专门的职业,虽然大学校长一般都是由专家、院士转型而来,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他们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基本是空白,常常习惯性地以一种学术的思维、实验室的思维来管理学校。不仅如此,“官本位”的文化和意识也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杰出教育家的出现和成长。有些人虽然当上了大学校长,却是一副苦行僧的样子,一退休就感觉“浑身轻松”,对教育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冲动,自然也没有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还有一些大学校长随着行政职务的升迁,其学术职称越来越高,其原因是以行政权力谋求学术权力,将公共的行政资源转化为个人的学术资源。
要成为杰出的教育家,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肯定不行。我不赞成把教育估计得过于悲观。利用现在的平台、机制,我们在人才培养、提高学校声誉、转变办学思路等方面实际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不能永远期望等待环境改变后再来做事情,消极的心态永远进步不了,应该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家也应该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应该允许探索,允许失败,整个社会,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提供一个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环境。
记者:您心目中的武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顾海良:珞珈山高,东湖水长。我心目中的武大,不仅是一所校园最为优美的大学,还应该是一座引领社会的灯塔,是尊重学者、崇尚学术,恪守思想自由、探究高深学问等大学精神的学府,还应该成为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为鲜明、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我很高兴,看到了一个发展的武大、一个有着极其美好前景的武大。
记者:如果有一天,您离开武汉大学,您希望武大人如何评价您?
顾海良:一直以来,我希望自己能读懂武大。武大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幅长长的画卷。我希望自己能以尊重同学、了解同学、爱护同学、帮助同学作为读懂武大的开篇和结论。如果有一天我退休了,我希望武大人谈到我时,认为我为武汉大学的发展做了几件实事。
(图\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