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奥运争光计划的理性思考
2009-11-20占玲玲
占玲玲
[摘要]中国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具有充分发挥举国体制,构建竞技体育战略同心圆,充分发挥经济拉动力和竞赛调节力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奥运争光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奥运争光计划 问题 措施
一、中国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正面效应
1.充分发挥举国体制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政治优势,提高备战工作的组织程度,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固有的政治优势,如何把这个优势真正转化为大家行动的指南,提高组织程度最为关键。从 1995年开始,由于原国家体委制定了奥运争光计划,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众多的奧运项目实行分类指导,实施重点项目布局,从而把备战奥运会变成了全国体育系统乃至更大范围的统一意志。虽然我们具有实行举国体制的条件,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提出一些配套措施,提高实施举国体制的组织程度,这种政治优势就未必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
2.构建竞技体育战略同心圆,充分发挥经济拉动力和竞赛调节力的作用
构建竞技体育战略同心圆是我多年来一贯倡导的战略设想。由于我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行政管理体制、经费投资主体、考核层次和目标任务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导致各种不同战略和战略主体存在的客观现实性。因此,要保证举国体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保持它在调动全国各地积极性,举全国之力备战奥运会方面的调节力,就必须在承认各种不同利益主体客观存在的条件下努力构建竞技体育战略同心圆。
二、奥运争光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体育经费问题
从1993年奥运争光计划问世开始,我国就明确了一切体育运动围绕着奥运会奖牌的目标。这样的成本投入看重的更多是金牌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的专项资金拨款就已经达到了40亿元。国家的投入占体育经费的绝大部分,中国社会资源的配置、体育产业的经营并没有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支柱,使中国体育经费严重缺乏。
2.体制问题
(1)举国体制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旧体制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对旧体制本身暴露出了弊端。这些冲击和弊端主要表现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国家队的组建体制单一、经费短缺、人才流动不畅、重点项目布局调控不力,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体制上下尚未协调,竞技水平中的科技含量不高等。
(2)现行训练体制有缺陷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专业体工队衔接程度不够,既重复投资,又互相干扰;专业队遇到奥运战略与全运会战略的冲突;民办业余训练在官办训练体制中难以找到入口;训练体制的“金字塔”塔基过宽,塔身过大,比例失衡;行政区划建立的训练体制可能使优秀运动员过于集中,造成人才积压;训练体制中依靠社会力量培养后备人才的力度不够。
3.体育人力资源问题
我国大部分教练员重经验、轻科研和自我学习意识差,造成教练员队伍水平较低。大部分的运动训练是短期训练,缺乏长期系统性训练,且领导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人才的不良交流等管理类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部分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
三、应采取的措施
1.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帮助教练员用科技武装头脑,解决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难题。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教练员。严格执行教练员制度,提高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教练员的质量。
同时还要理顺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合格教练员进入专业运动队的渠道。
(2)运动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加强运动损伤的康复管理,加速运动员运动疲劳的消除。一线运动员进大学,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同时要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开发与管理
规范和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政策;解决好中专体校招生难的问题;体委系统和教委系统共同培养人才;系统训练,切忌拔苗助长;淡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选材。
2.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
(1)对运动项目进行科学排练、科学考查我国现在的体育实力水平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体育实力增长水平,以及国际体坛的发展格局,对我国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非优势项目进行科学排队,以便工作有所侧重。
(2)在巩固和发展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基础项目和集体项目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某些优势项目上“摘金、夺银”已趋于饱和,如果再在这些项目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再上一个台阶,难度是相当大的。但如果在基础项目和集体项目多投入一些,力争实现“金牌增长点”的突破,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3)重视发展冬季奥运会项目。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物质和环境条件,提高普及率等措施加快冬季奥运会项目的发展。
(4)重视非奥运项目。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资金与人员投入、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非奥项目给予高度重视。
3.寻求更多的体育经费资源
开发体育市场,建立“造血”机制。“奥运争光计划”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仅靠国家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体育市场上做文章,向市场要效益,建立“造血”机制。
(1)深挖体育彩票市场
目前,我国体育彩票市场的前景看好,无论从体育彩票的发行数额、种类,还是发展规模,都很乐观,下一步应该再深入挖掘体育彩票市场的潜力,并进一步管理好公益金的使用,以便更好地为“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开发体育广告市场
利用体育比赛以及与体育比赛密切相关的媒体和形式,向公众传播企业的商品、劳务等信息,寻求更多的企业赞助商来支持,从而获得资金赞助。
(3)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通过申办与招标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体经纪人承办体育竞赛的经营性开发,从而获取资金。
(4)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市场
利用体育比赛的会徽、会标、吉祥物、电视转播权、特许运用权、专卖权、体育专利等形式,寻求企业和社会团体的介入,从而获得资金。
参考文献:
[1]张中江,裴永杰.试论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基本保障[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3):18-20.
[2]韩春利,孙晋海,曹莉.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8):7-12.
[3]韩建国.20世纪末中国竞技体育的重大举措——对《奥运争光计划》的回顾与思考[J].体育科研,2000,(4):16-19.